高麗王決定向蒙古投降後,蒙古除送上責高麗王書以及索取大量財寶和童男童女的詔書外,撒禮塔又於高麗京、府、縣內設置七十二個達魯花赤,對高麗實行監臨統治。蒙古軍隊雖然撤出了高麗,但所設置的達魯花赤卻淩駕於高麗府道州郡的衙門之上,握有生殺予奪之權,這對高麗朝野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種喪失主權的形勢下,高麗朝廷感到前途渺茫,難以對付蒙古的盤剝和壓迫,過去曾以主戰派自居的權臣崔怡,看到這種朝不保夕的局麵,出於保全他私人利益的需要,提出了“徙都避亂”的主張,並於1232年七月挾製高麗王及百官遷都江華島。
高麗朝廷遷都海島,這對高麗來說是一種消極抗戰的行動,對蒙古來說則無疑是一種公開的反叛。高麗王既然被迫遷都海島,也就決定公開對抗蒙古,首先派人往北界諸城收繳蒙古達魯花赤的武器,派去的人雖然被殺,但這一行動卻鼓舞了在陸的高麗軍民。其後不久,高麗西京宣撫使、大將軍閔曦等人便盡殺蒙古所設達魯花赤,消除了高麗國內的蒙古統治勢力。當然,這一行動必將遭到蒙古的報複,所以在陸的很多高麗臣民紛紛遷居海島避難。
蒙古得知高麗國內的這一變化後,窩闊台複令撒禮塔率軍征伐高麗。蒙古大軍入境,一邊遣使投書高麗,責其降而複叛,遷都海島,殺死達魯花赤之罪;另一方麵則猛攻高麗重鎮。高麗朝廷遷於海島,可免遭兵災及被俘之辱,但在陸臣民則難逃蹂躪之苦。所以,高麗朝廷不斷修書答複蒙古,極力解釋兩國間的誤會和東真從中作祟之奸,乞求蒙古罷兵。正當此時蒙古元帥撒禮塔在指揮攻打水州屬邑處仁城時,被一避兵災於城中的僧人射中身亡。蒙古軍隊主帥一死,軍心大亂,副帥帖哥遂率軍回師。蒙古第三次征服高麗的戰爭就這樣失敗了。
撒禮塔幾次率兵征服高麗,號稱權皇帝,高麗朝野對其多有畏懼。然而高麗僧人金允候將其一箭射殺,蒙古軍隊亦因此敗退,這對高麗臣民產生了極大的鼓舞。高麗王一方麵修書東真以求聯合,另一方麵開始安定國內消除隱患。在蒙古侵略高麗的過程中,一些高麗將領曾迎降於蒙古軍隊,並充為向導,往來於高麗朝廷與蒙古軍隊之間。如趙叔昌、洪福源等,因其投降了蒙古並受到蒙古的重用,在兩國交兵期間高麗朝廷不但不敢責罪他們,反而委以高官,讓他們為高麗的安危在蒙古方麵進行斡旋。高麗打敗蒙古的進攻後,隨著國內抗禦蒙古入侵的士氣振奮,這些有反叛行為的將領便成為眾矢之的。在高麗懲治內奸的行動中,洪福源隻身逃到蒙古,趙叔昌被處決,甚至連代替高麗王出降蒙古的淮安公王侹亦莫名其妙地死去。
蒙古在高麗受挫之後,沒有立刻派兵報複。但為了防止高麗與東真的聯合,窩闊台派皇子貴由和諸王按赤帶將右翼軍進討東真,同時詔發高麗,督令遷出海島,令高麗王赴蒙古朝覲。蒙古平定東真擒殺蒲鮮萬奴之後,正值對金的戰略進攻接近尾聲,其注意力放在了對金的最後攻擊上,對高麗國內清除叛黨、積極備戰的情況,沒有作出什麼實質性的反應。
1235年春,窩闊台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遠征,除征西域和伐南宋的兩支重兵外,以唐古為元帥,洪福源輔佐的第三支軍隊,又踏上第四次征服高麗的道路。是年閏七月,蒙古兵踏境的消息傳到江華島。高麗王即令前後左右四軍沿江設防禦敵,同時令百官臣僚每天自辰時至午時拜日襄兵。高麗朝野知蒙古此來,決不會善罷甘休,所以也下決心進行舉國抵抗。這場戰爭進行了近四年之久。
1238年,蒙古軍隊已經攻占高麗北邊數十城,其前鋒已入高麗腹地。高麗王為免遭滅國之災,是年十二月派將軍金寶鼎、禦史宋彥琦奉降表再次赴蒙古求和。蒙古方麵則必以高麗朝廷返陸,高麗王赴蒙古朝覲方能休兵。雙方互使不斷,蒙古催逼責難,高麗推諉拖延,其間蒙古軍隊仍駐鎮高麗,小規模的戰事時常發生。這樣的形勢一直延續了兩年多。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高麗的社會生產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百姓流落海島,土地荒蕪,國力已消耗殆盡。1241年,經朝中集議,高麗王決定用族子永寧公稱為太子,率衣冠子弟十人入蒙古為人質,從而才結束了這場戰爭。高麗仍依前例,不斷向蒙古交納貢賦。同年十一月,窩闊台去世。其後,蒙古統治階級集團內部爭奪汗位的鬥爭又持續了五年之久,在這五年之間,蒙古對高麗的控製日益鬆弛,兩國往來漸疏,高麗也停止了納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