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一代梟雄橫空出世——忽必烈建立元朝(6)(2 / 3)

至元二十一年(1284),那木罕獲釋回朝,忽必烈改封他為北安王,仍命出鎮嶺北;至元二十四年(1287),設置王傅,掌管軍需及本位諸事。在此前後,又派真金長子甘麻剌到北邊防鎮。這時海都、篤哇勢力極盛,不斷進犯畏兀兒地區和按台山一帶;東道諸王乃顏等人叛跡漸露,而且有暗中勾結嶺北和西道諸王的跡象。這便是忽必烈以兩親王同鎮嶺北的原因所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海都乘元朝集中兵力(包括嶺北守軍)平定乃顏之亂的時機,越按台山而東,次年,敗甘麻剌於杭海嶺,進據和林。忽必烈立即統兵親征,收複和林,留知樞密院事伯顏鎮守和林,輔佐那木罕,甘麻剌則召還。

至元二十九年(1292),北安王那木罕死,忽必烈改封甘麻剌為晉王,複命出鎮嶺北,統領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及北方諸軍和蒙古本土。《史集》所載授予甘麻剌統領之地包括哈剌和林地區,赤那思、昔寶赤、斡難河和怯綠連河地區,薛良格河和海押立,成吉思汗大禁地(即不兒罕山),以及吉利吉思等地。甘麻剌所統之地幾乎囊括全部蒙古本土及其以北地域。這些地區內的諸王、貴戚、勳臣所部軍民,均受晉王節製。元貞二年(1296),成宗曾命合赤溫後王也隻裏、哈撒兒後王八不沙、別裏古台後王甕吉剌帶、斡赤斤後王也裏慳等一道駐夏於晉王怯魯剌之地,這次駐夏即是一次以晉王為首的大聚會。

晉王駐守怯綠連河上遊成吉思汗大斡耳朵之地,置內史府,秩從二品,設內史、中尉、司馬、斷事官等官屬,並在大都置分司;原北安王王府官並轉屬晉王。按元朝製度,蒙古人的刑名、詞訟、婚姻、驅良等事,歸大宗正府管理,因此晉王所部蒙古人案件,即由大宗正府派劄魯忽赤前往,會同晉王內史審理,重刑需稟報晉王決斷。

大德六年(1302)甘麻剌死,子也孫鐵木兒嗣為晉王。至治三年(1323)也孫鐵木兒即皇帝位,泰定元年(1324),以次子八的麻亦兒間卜嗣晉王位。次年,又命第四子允丹藏卜出鎮嶺北。致和元年(1328),擁戴文宗的軍隊打敗擁戴泰定帝太子阿剌吉八的上都集團,八的麻亦兒間卜適在上都,城陷後死。從此晉王甘麻剌這一家失去了統領嶺北蒙古軍民的地位。

就在甘麻剌出鎮的次年(至元三十年),忽必烈遣其孫鐵穆耳(真金第三子)撫軍北邊,以真金的皇太子寶授之,使具有統率諸王、諸軍的權力。這時,海都勢力雖已被逐出嶺北,但力量還很強大,元朝以大量軍隊防守按台山,稱海沿邊之地,除嶺北諸王之軍外,還有安西王阿難答所部軍、諸衛親軍和汪古等部軍,與諸王阿隻吉、出伯所部防守西邊的軍隊連為一線。因此特命鐵穆耳以皇太子身份為諸軍最高統帥,以便統一指揮,其地位在晉王之上。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死,鐵穆耳回朝繼位,是為成宗,以其叔寧遠王闊闊出代總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