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被安南國扣留。1258年初,兀良合台率軍侵入安南,這一次蒙古人取得了勝利,達到了預想的戰略目的。兀良合台占領了安南京城升龍(今河內),9天後撤回。忽必烈即位後,封安南國主為“安南國王”,允其三年一貢,並派駐達魯花赤。1267年和1277年,忽必烈兩次遣使安南,以國君親朝、質子、上戶籍、出軍役、納賦稅、置達魯花赤六事責成。
但由於忽必烈不斷地對外擴張,繁重的賦稅與軍役激起了安南人的反抗。
1284年,忽必烈遣軍借道安南侵略占城,並要求安南提供軍餉,被安南拒絕,於是元軍對安南再次用兵。結果因不適應當地氣候環境,死傷眾多,狼狽敗回。
1287年,忽必烈再發大軍征討安南。依舊陷入安南的遊擊戰和雨季的泥沼中,仍以失敗告終。無論是從軍事實力,還是從物質資源上看,安南都不具備與元朝抗衡的能力。安南能在兩次戰爭中取得勝利,主要是因為東南亞的氣候與地理條件對元人不利,以及元軍將領在戰爭中指揮失當。安南王陳日炬很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些,所以不想再起戰端。他第二次擊敗元軍後,立即派使者前往元朝,歸還了所有俘虜,並進金人代替自己贖罪。可忽必烈不甘心失敗,打算在1293年再次出兵安南。1294年忽必烈逝世,成宗鐵穆耳即位後采取“守成”政策,停止了征討安南,戰爭才算告一段落。
占城國在安南的南邊,1280年占城國國主就派遣使者到元廷稱臣納貢了。
1281年,忽必烈封占城國國主為“占城國王”,同時在占城設占城行省,以作為對外擴張的據點。而在1283年底,忽必烈以占城扣留元朝出使海外的使者、“既降複叛”為理由,派兵對占城進行討伐。但由於安南拒絕借道的原因,1284年征占城的元軍奉命北攻安南,討伐占城的戰役就此結束。元成宗後,安南王遣使與元朝通好,占城也多次進貢方物,所以,東南亞局勢基本穩定。
元代時,安南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安南國內儒學興起,儒士在政治上的地位提高。在這一時期,安南也開始崇信佛教,元代雜劇也傳入安南,對安南歌劇藝術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元朝與各汗國及歐洲諸國的關係在忽必烈與阿裏不哥爭位時期,各大汗國政見不合,致使元朝喪失了對他們的實際控製能力。在蒙古各汗國中,元朝與遠在西亞的伊利汗間的關係一直很好,而與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的關係就不那麼樂觀了。
窩闊台的孫子海都繼承窩闊台汗國後,一直覬覦大汗的正統地位。察合台汗國與海都結盟後,不時對忽必烈控製的地盤發動侵擾,與元朝進行了長達40年的戰爭,成為忽必烈及其後人在中亞的主要對手。1301年,海都病死,窩闊台汗國出現內亂。1303年,察合台汗都哇與窩闊台汗察八兒汗向元朝求和,承認元朝的宗主國地位,於是訂約言和。
在這以後,元朝與察合台汗都哇聯合擊敗了窩闊台汗察八兒,兼並了窩闊台汗國的大部分領地,滅亡了窩闊台汗國。察八兒於1310年降元,元仁宗封他為汝寧王,又將兩汗國的歸降部落安置在了金山以南,元朝大軍則駐守在金山北麵,監視察合台汗國的同時維持著友好關係。察合台汗國後期大權旁落,各地貴族裂地自據。1349年後,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中間僅有過短暫的統一,從此逐漸沒落。
伊利汗國的建立者旭烈兀是忽必烈的親弟弟,所以和元朝的關係亦最緊密。
“伊利”這一名稱是忽必烈所封,意思是“輔臣”,由此可見伊利汗國與元朝的關係。旭烈兀以後曆代伊利汗的即位,都要得到元朝皇帝的冊封才算合法。伊利汗頒布的公文,也都使用大汗頒賜的漢文印璽,把大汗(元朝皇帝)列在前麵,表示尊崇。同時,伊利汗本人在中國漢地也擁有大量的屬民和封戶。伊利汗國部分官吏的俸祿也由元朝提供。終元一代,伊利汗廷與元廷之間的使節往來頻繁,不絕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