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交通運輸
溝通南北大運河的開鑿、海遠航線的開辟、遍布全國驛站的設置,使元代交通運輸業有了新的發展。
元滅南末後,全國實現統一,南北經濟交流進一步擴大。北方(主要是大都)所需之糧食及其他物資,多由江南供應,江南物資主要依靠運河北運。由於舊運河曲折繞道,水陸並用,勞民傷財,極其不便,故忽必烈時有重開運河、另辟海運之議。
元代大運河是逐步開鑿完成的。其中鎮江至杭州的江南運河,淮安經揚州至長江的揚州運河,大抵為隋代舊道;徐州至淮安段係借用黃河下遊;自山東東平境內的汶水南下與黃河相連接的濟州河,至元十八年(1281)開鑿;自山東臨清經東昌(今山東聊城)到東平路須城縣西南安山的會通河,二十年開鑿;通州至臨清段為禦河(今衛河),大都至通州為通惠河,二十八年由郭守敬主持開鑿。
通惠河自昌平白浮村穿過大都,東至通州,與白河聯結,全長160餘公裏。開工時,忽必烈命令丞相以下的官吏,都要到現場去“親操畚鍤為之倡”。第二年完成。至此,從北京到杭州三千多裏的航道完全打通,這對於溝通南北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
早在春秋戰國時,沿海鄰近港口之間就已經開始了海上運糧,元代為了控製東南和解決漕運問題,又繼續開辟利用海運航道。從至元十九年(1282)開始元政府將大批的南糧北運,這年試運計四萬六千石,以後逐年增加,一般為四五十萬石到百萬石,最高為三百五十餘萬石。為了保證安全,曾改過三次航線,最後確定由平江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入海,經崇明三沙、江蘇北邊的黑水洋、在深水中越過東海(今黃海)、山東半島的成山角,然後航入直沽(今天津),再經河道運達大都。又在途中危崖險灘上,白天豎旗纓,夜間掛大燈,這是我國航標信號運用的早期記錄。因海運量大,又省費用,使許多商品亦兼靠海運,南北貨運量大為增加,許多外國海船常到北方貿易。元代經常有龐大的船隊航行於東海、黃海、渤海,這是海運史上的壯舉。
運河的開鑿和海運的開辟,對商業的發展,大都的供給和繁榮,南北交通的暢通,官民造船業的擴大,航海技術的提高,都起了重大作用。運河通航後,歲運米至大都五百萬石以上,來自江淮、湖廣、四川及海外的各種物資、旅客源源不斷地運至大都;海運糧到元代中期時達二三百萬石,天曆二年(1329)達352萬2163石。據估計,河漕比陸運的費用省十之三四,海運比陸運的費用省十之七八。
陸路交通也很發達。全國各地設有驛站1500多處,其中包括少數水站。在驛站服役的叫站戶。與驛站相輔而行的有急遞鋪,每十裏、十五裏或二十裏設一急遞鋪,其任務主要是傳送朝廷、郡縣的文書。驛道北至吉利吉思,東北至奴兒幹,西南至西藏、大理,西通欽察、伊利二汗國,所謂“星羅棋布,脈絡相通”。站、鋪的設立,有利於國內交通的發展和國內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聯係。
名家回眸
元朝時期,國內貿易很發達,這是因為元朝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為商業活動奠定了物質基礎,加上全國統一和水陸的發達,鈔法的通行,這就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邱樹森先生指出:回回商人在元代商業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元代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消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