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落日喪鍾,帝國隕落(3)(2 / 3)

管軍機構則有統軍元帥府、管軍總管府、管軍萬戶府等,均屬樞密院管轄。軍職則有百戶、千戶、萬戶、總管和統軍元帥等。

宋政權建立後,元朝軍隊更加緊了對它的鎮壓。六月,答失八都魯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進軍長葛(今河南長葛東北),與劉福通野戰,被擊敗,戰士奔潰。答失八都魯退至中牟,收散卒,準備開展屯種戍守,又被紅巾軍劫營,盡失 輜重。元將劉哈剌不花設伏邀擊,紅巾軍失利,元軍奪回所失輜重。

劉福通遣將趙明達北攻嵩、許、鄧、洛,自孟津渡河至懷慶,河北大震。察罕帖木兒進戰,北上的紅巾軍戰敗。十二月,答失八都魯又敗劉福通於太康,進圍亳州,韓林兒避兵於安豐(今安徽壽縣)。

十六年(宋龍鳳二年,1356)三月,劉福通進兵亳州,“答失八都魯父子與劉福通對敵,自巳至酉,大戰數合,答失八都魯墜馬,孛羅帖木兒(答失八都魯之子——引者注)扶令上馬先還,自持弓失連發以斃追者,夜三更步回營中。十月,移駐陳留”。

九月,為了減輕元軍對都城亳州的軍事壓力,擴大戰果,劉福通遣將李武、崔德等進兵陝西,毛貴入山東。李、崔破潼關,元參知政事述律傑戰死。

十七年(宋龍鳳三年,1357),由於毛貴在山東戰果輝煌,劉福通進一步決定大舉北伐。宋北伐軍兵分三路:以毛貴為主力,由東路進攻大都;關先生、破頭潘為中路繞道山西,轉攻河北,與東路配合包圍大都;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至陝西,增援李武、崔德。旗聯大書:“虎齎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表示了滅亡元朝的決心。

李武、崔德取潼關後,連克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虢州(今河南靈寶),扼崤函,將入陝。察罕帖木兒、李思齊奉調前往追擊,李、崔率軍至平陸(今山西平陸西南)、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被察罕帖木兒擊敗,隊伍潰散。不久,他們又重新聚集,占領商州(今陝西商州),攻武關,奪七盤,下藍田,趨長安,前鋒直抵霸上,陝西省台告急。察罕帖木兒率眾入關,長驅而前,紅巾軍失利,改走南山,入興元。十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下興元,入鳳翔。又為察罕帖木兒、李思齊所敗,走入四川,李喜喜所部後來投奔了陳友諒。留在陝、甘的李武、崔德於龍鳳六年(至正二十年,1360)攻占了寧夏路(今寧夏銀川)、靈州(今寧夏靈武南)等地。六年(至正二十一年,1361),投降李思齊。

毛貴入山東後,下膠州(今山東膠州),殺僉樞密院事脫歡,克萊州(今山東掖縣),殺山東宣慰副使釋嘉訥。占領益都路,益王買奴逃遁,山東行樞密知院張俊投井死。迅速占領了山東大部郡邑。三月,下濱州(今山東濱州),進逼濟南。朝廷急命湖廣行省左丞相太不花、知樞密院事孛蘭奚和同僉淮南行樞密院事董搏霄往援,時紅巾軍大集,“自南山來攻濟南,望之兩山皆赤”。搏霄等設伏澗上,先以數十騎前往挑戰,紅巾軍中伏失利。泰安紅巾軍前往支援,也為搏霄所敗,遂放棄濟南。四月,攻占莒州(今山東莒縣)。七月,元鎮守黃河義軍萬戶田豐響應毛貴,攻克濟寧路(今山東巨野)、濮州(今山東鄄城北)。冬,棣州的元義軍千戶餘寶也殺知樞密院事寶童,響應紅巾軍。

龍鳳四年(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田豐攻占元朝南北漕運的樞紐——東平路(今山東東平),元朝南北漕運中斷。二月,毛貴下清(今河北青縣)、滄(今河北滄州市),進據長蘆(滄州)。不久,攻占濟南路,元守將愛的戰死。

毛貴在山東修城池,“立賓興院,選用故官,以姬宗周等分守諸路;又於萊州立三百六十屯田,每屯相去三十裏,造大車百輛,以挽運糧儲,官民田十止收二分,冬則陸運,夏則水運”。在軍事上節節勝利的情況下,重視發展生產,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接著,他揮師北上,由河間趨直沽,犯漷州,至棗林,逼畿甸,樞密副使達國珍戰死,元廷中外駭懼,鹹議遷都。獨左丞相太平堅持固守。同知樞密院事劉哈剌不花奉命出城拒敵,與紅巾軍戰於柳林,毛貴軍失利,退回濟南。龍鳳五年(元至正十九年,1359),毛貴被部將趙君用殺害,毛貴部下續繼祖又殺死趙君用。在內部互相殘殺中,山東紅巾軍勢力削弱。至正二十一年,察罕帖木兒向山東反攻,奪回了山東部分州縣,招降了田豐、餘寶等,山東又被元朝勢力所控製。

北伐中路軍於龍鳳三年(至正十七年,1357)入太行,取陵川(今屬山西),克高平(今屬山西),占領潞州(今山西長治),進攻河東重鎮冀寧路(今山西太原)。由於受到察罕帖木兒的重兵阻截,退回太行。

四年春,毛貴遣部將王士誠、續繼祖自益都出兵進攻懷慶,殺懷慶路總管王得貞;王士誠攻占晉寧路(今山西臨汾),殺總管杜賽因不花。中路軍勢力大增,遂兵分兩路,分別自絳州(今山西新絳)、沁州(今山西沁縣)出發,進攻晉寧、大同。

圍攻大都的東路軍撤退後,察罕帖木兒抽調大量兵力西向對付中路。六月,關先生攻克遼州(今山西左權)。九月,東向進攻保定、定州,不克,再入山西,到達晉北。十月,占領大同、興和。十二月,攻克上都,焚毀了上都宮闕;占領全寧路(今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焚毀魯王宮府;奪取遼陽路,殺懿州總管呂震,並以此為根據地,向高麗進攻。五年十一月,前鋒渡鴨綠江,十二月,攻占義州、西京(今朝鮮平壤)等地。七年,因戰事不利,退回遼陽,關先生、沙劉二戰死,破頭潘被俘。餘眾退回山東後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