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讓是智者的大度,強者的涵養。忍讓並不意味著怯懦,也不意味著無能。忍讓是醫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護身符。
生活中許多事當忍則忍,能讓則讓。善於忍讓,寬宏大量,是一種境界,一種智慧。處在這種境界的人,少了許多煩惱和急躁,能獲得更加亮麗的人生。
你的競爭對手不是你的敵人,事實上,你與他們有更多的相似之處而不是差異。一個沒有偏見的企業領導人明白,一個好的競爭對手有助於定位市場和傳播行業的正麵信息。
把你的競爭對手視為對手而非敵人,將會更有益。你一旦把事情定性為“他們反對我”,一旦將世界劃分為朋友和敵人,一旦對敵人的行動采取抵禦措施,那麼,對你的敵人而言,你也會成為他們的敵人,同時你也會成為自己平靜心態的敵人。
在軍事謀略中,十分強調利用對手的能量保衛自己。在自衛或者競爭的經營環境中,如果你總是處於進攻的狀態,那麼就會削弱自己的戰略地位。如果你隨機應變,後退一步,就能夠創造性地對許多不同的競爭狀況作出反應。
最近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某一行業,有一家公司開始大幅度降價,以此來削弱別人。大多數競爭對手十分憤怒:“他們怎麼可以這麼做?他們打算做什麼,毀了我們?破壞整個行業?”自然地,他們也開始進攻,降價更多,價格戰於是無休止地持續下去。
然而,有一個公司卻利用這場激動人心的價格戰的機會,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它隻是稍微地降價,然後提供幾項增值服務,包括為銷售代表舉辦研討班,同其他公司合作進行交叉促銷等等。當然,所有這些服務都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但怎麼也比不上單純降價所導致的成本高。
此外,等到價格戰結束之後,該公司已經擴大了市場份額,並且由於顧客認為可以從該公司的增值服務中收獲甚多,該公司因而可以適當地提高價格。總之,該公司通過利用競爭對手產生的能量而大大獲利。
如果你不保持敏捷,那麼就會像許多大公司那樣,由於自身力量是如此強大——而且公司的政策也加劇這種力量——以至於束縛了員工的創造力,從而飽受競爭之苦,如IBM、AT&T和通用汽車公司(GM)等等。
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知道如何以及何時作出屈服。遭遇強風時,樹枝的明智之舉是彎曲而不是逆風折斷。在颶風中,棕櫚樹會以任何方式向地麵彎曲,之後又迅速恢複到筆直的狀態。屈服也可以說是一種勝利。懂得如何屈服的最大好處在於,在你取得勝利的時候,你的對手不會感到被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