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厄運——成功就住在失敗隔壁(1 / 2)

在生活中,成功不僅僅意味著取得勝利,而且包括從失敗中奮起的閃光意誌。

在生活中,成功不僅僅意味著取得勝利,而且包括從失敗中奮起的閃光意誌。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一種失敗機製,它產生於以往的挫折。這種失敗機製的構成要素有——懼怕、怒氣、自卑、孤獨、無常、不滿、空虛。

在某種程度上,遭遇厄運的境況和遭受失敗是一樣的。每一個人都遭受過失敗,而且不止一次,正如我們經常會遇到倒黴事一樣。從未遭受過失敗的人,從未遭受過挫折的人,那他一定什麼事都沒做過。不做事固然不會有失敗與挫折,當然也沒有成功與戰勝挫折的體驗。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樓拜曾說:“你一生中最光輝的日子,並非是成功的那一天,而是能從悲歎和絕望中湧出對人生挑戰的心情和幹勁的日子。”

研究失敗者,你會發現他們都患有一個通病,那便是為自己找借口。

你將發現,借口很好地向你解釋了為什麼有的人能不斷進取,而有的人卻原地踏步。你也將發現,借口千姿百態,其中最糟糕的莫過於以健康、智力、年齡和運氣等為借口。越是成功的人,越少尋找借口。而那些停滯不前的人卻總有無限的借口可尋。平庸的人總能很快地自我辯解為什麼他沒有或不能成功。

我們所有的人,現在或過去,都不免在某件事中失敗。失敗使我們焦躁不安,失去安全感。有些人因失敗而愧悔不已,終日為曾經遭受的困頓挫折左右,不能自拔。有時,我們正準備盡心盡力去幹某件值得一幹的事情時,卻因以往的失敗經曆而彷徨不前、左右為難,深怕重蹈覆轍。

如果我們被這些失敗機製所懾服,我們便會背離正常的生活。因為,我們忽略了自身具備的珍貴財富,即自身固有的成功機製,失敗最終吞噬安寧,導致緊張不安,信心喪失殆盡。

我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的現狀。我們永遠不是完美無缺的,可能犯錯誤,自我形象遭到扭曲,但我們必須從中吸取教訓,而不是因噎廢食,從此拋棄我們辛辛苦苦開拓的事業。從失敗中奮然而起,最終帶來的是信心和快樂。

最大的失敗莫過於害怕失誤,不敢冒一個使我們的生活更富有意義但又經過仔細謀劃的風險。如果我們能戰勝這一擔憂,那麼自我就會得到改善,這必將為我們帶來夢寐以求的幸福。

我們沒人喜歡麵對困難和不幸,但聰明的人善於把它當作成長的機會。

著名作家梭羅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告訴自己一個好消息。然後,他會對自己說:我能活在世間,是多麼幸運的事。如果沒有出生在世,我就無法聽到踩在腳底的雪發出的吱吱聲,也無法聞到木材燃燒的香味,更不可能看見人們眼中愛的光芒。於是,他每一天都滿懷對生命的感激之情。

人一生是由幸福和悲傷、成功和失敗、歡樂和痛苦交織而成的,隻有當你經受得住成功和失敗的考驗,才能展示你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