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壓力——學會保持心理健康(1 / 1)

那些導致壓力重重的事情,在大師的眼裏不過是一件工具,為的是要成就一些永恒而有價值的事。

現在有關壓力及如何應付壓力的文章愈來愈多,其激增速度有如野火燎原一般。當乘客登上飛機,總會有些教乘客如何處理壓力的雜誌;當你將購物車推到收銀處等候付賬時,你會看見雜誌的標題以粗黑字體寫著:“你可以除掉生活中的壓力!”

但這些文章往往使你讀後更加憂慮、更加沮喪。仿如一個母親在孩子紅腫的膝蓋上吻了一下,或許會有點幫助,但這份振奮不過是暫時的,其效果就好像脫敏藥一樣,沒有真正的治療效能。

我們認為在種種建議方法中,可歸納出三項基本主旨:

第一,改變你對壓力環境的觀念。這種改變是可以透過不同形式進行的,借此幫助你對困擾自己的事情有一個新的看法。

第二,實習放鬆的技巧。想象一個美麗的平原,平原的盡頭是一座高山,峰頂覆蓋著皚皚白雪,附近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溪畔布滿美麗的花朵。另外,嚐試聆聽一些撫慰人心靈的音樂,然後作一個深呼吸。一些豐富的視覺刺激都是屬於這個範疇的。做一些運動吧,例如緩步跑、遊泳、踏自行車、散步、跳健康舞等等都可以。

第三,藥物治療。大量鎮靜劑能對中樞神經起作用,亦能使緊張的肌肉鬆弛下來,減低緊張的程度。

上述建議都是有幫助的。然而,除此之外,難道就別無他法嗎?我們是否有額外的工具應付壓力?一些好的典籍中的亮光能使你應付壓力。

第一,向大師學習。

要知道大師的觀點如何,首先必須要從壓力的處境中退下來,然後將這處境和大師正確地放在一起。我們經常太接近那些引致壓力的事情,以致看不見大師的風範,亦不能正確了解問題。我們因為站得太近而見樹不見林,壓力似乎叫我們在生活中把大師摒諸門外。

有一塊招牌寫著:壓力的原則。第一,別為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緊張冒汗;第二,這些小事全屬廢物。當然,你可以反駁,並且將之駁倒,你可以堆積牢騷,可以叫自己大發雷霆,可以叫他們往某處去。

不妨出外走走,仰視掛在漆黑天際的星星,你就知道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是人馬座,它與地球相距26兆英裏,這顆星的光若以每秒18.64萬英裏的速度,都要4年半之久才能到達地球。

當你望向壯觀的銀河時,可以告訴自己,神創造第一顆星星,將其安置在天上以後,他已經明白你現在麵臨這滿有壓力的境況。當新的一天來臨,神會在那裏迎接你,沒有什麼事情會使他驚訝的。

在一個電腦軟件中,有這樣一句說:“請謹記,這些都會過去的……”這句話時常提醒我們要把事情看得合乎中道。

我們經常會忘掉了一個事實,就是今天看來極之重大的事情,十年後,甚至是十天之後,已經變得無足輕重了。我們花掉數以百萬計的腎上腺素在那些隻不過值一毛錢的人或事上。

那些引致壓力重重的事情,在大師的眼裏不過是一件工具,為的是要成就一些永恒而有價值的事。

第二,你要有信仰。

當你靠信仰在引致壓力的混亂中帶來秩序,即使你感受到暴風的影響,亦不致漂來蕩去,被礁石摧毀。

坦白說,即使是大師,也從未說過假若我們有充足的信心,就能除去生活中的壓力。信仰會在我們有壓力的時候,降臨到我們當中,好像錨一樣,賜我們力量麵對現實的人生。

第三,在那些引致壓力的處境中應用生活的原則。

有時候,我們麵對困難,卻忽略神在我們生活中的指引,最終產生壓力。

如果你的壓力是源於與某人有衝突——是你激怒對方,抑或對方反對你——你可以拿出勇氣,與那人對抗,借此減輕壓力。對抗——開始時或許有壓力,卻可以是正麵的。最後能解除你過去生活中的許多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