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格言:“虛榮的人被智者所輕視,愚者所傾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
我們的社會似乎不太譴責虛榮,仿佛人人愛慕,無需譴責,事實上,許多悲劇和社會問題皆源於此。
日本人福富太郎在《智慧賺錢法》一書中提到獲得財運的第四十八種方法——“勿一味追求時尚”:前人認為吸引女性的要素有下列五項,一、膽量,二、金錢,三、麵貌,四、才幹,五、幽默感。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卻本末倒置,覺得能言善道、儀表堂堂最為重要,因此鼻子較塌的人便趕快去整形動手術,如此愛慕虛榮的人,怎麼可能節儉致富呢?這類人在公司雖抱怨薪水太低太少,但卻不知如何爭取合理的薪水,瞻前顧後,亦沒魄力脫離公司,獨立經營事業,他們能否受到女性歡迎,也是頗令人懷疑的。而除了外表,其他一無可取的人,大概也不會有財運了。
觀察目前社會上,那些口口聲聲談裝扮、標榜個性風格的年輕人卻多半也穿著路邊攤上的衣服,每個人都像穿製服似的,並無什麼特色可言,就好像打著宣傳廣告說“我崇尚流行”,而實際上卻沒有自我一般,如此的流行,便意味著盲目,更是種浪費。
毫無疑問的,創造流行,使之蔚為風尚,可引入財源,但是追隨流行者,花錢必形同流水,因流行如巨輪不斷向前轉,追隨者必須不斷跟進才行,我之所以推斷追求流行者不能存,道理即在此。
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的發型曾經風靡一時,我們認為約翰·列儂們當初可能是因沒錢上理發廳而蓄長發,本意不在模仿,他們所企盼的是搖滾樂能成為曠世之音,而無意插柳柳成陰,其披肩的長發竟也成為注目的焦點。其成為樂壇巨匠,是因為對音樂的狂熱和不同流俗的膽量,他們的流行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不同於一味地模仿。
虛榮心重的人,所欲求的東西,莫過於與名不符的榮譽;所畏懼的東西,莫過於突如其來的羞辱。虛榮心最大的後遺症之一是促使一個人失去免於恐懼、免於匱乏的自由;因為害怕羞辱,所以不定時地活在恐懼中,經常沒有安全感,不滿足;而虛榮心強的人,與其說是為了脫穎而出,鶴立雞群,不如說是自以為出類拔萃,所以不惜玩弄欺騙、詭詐的手段,使虛榮心得到最大的滿足。問題是——虛榮心是一股強烈的欲望,欲望是不會滿足的。所以說虛榮心所引起的後遺症,幾乎都是圍繞在其周遭的惡行及不當的手段。
虛榮的方式是多樣的,正和海洋一樣無限,從人種、身體到眼睛、鼻頭,都值得人們自誇。虛榮是一種特性,它取攻勢而不取守勢,因此凡是虛榮感強的人,周圍的人便都成為他的仇敵。他並不能從與他人交往中獲取愉悅和幫助,反而時常和他的鄰居、同事、好友,甚至親人發生衝突。虛榮雖然可以自欺欺人,但斷乎欺騙不了自然,自然是不容任何侮辱的。
虛榮心,已成為人性中根深蒂固、難以根除的心理弱點。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趨利避害,把它利用到好的地方去呢?現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完全可以!”對於虛榮心,切不可從如何破壞它入手,而應該放在如何改善它、誘導它走向有用的地方去。例如:
對那些美麗而虛榮的人,你可以讓她把美貌當工具,去感化犯罪青年的心;
對富有而虛榮的人,你可以讓他拿出來一點作為慈善基金,或者經營一項事業使他人多一種安全保障;
對才華橫溢而虛榮的人,你可以讓他多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
如此一來,虛榮這一人際正常交往中的障礙物,就能為我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