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情往往具有大價值,往往能讓人成就一番事業,如果對小事情不屑一顧,沒有一點自己的小愛好,那碰到大事情又怎能應付得了呢?
一位拉丁作家這樣描述過“機會女神”的樣子:機會女神的前額上長著頭發,但她的後腦沒有頭發。如果你能夠抓住她前額上的頭發,你就能夠抓住她。然而,如果被她掙脫逃走的話,即使萬神之王宙斯也無法將她捉住。所以,要想抓住“機會女神”,必須注意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特別是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可能就是“機會女神”的藏身所在。
列寧曾經說過:“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情往往具有大價值,往往能讓人成就一番事業,如果對小事情不屑一顧,沒有一點自己的小愛好,那碰到大事情又怎能應付得了呢?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即使在戰爭最艱苦的年代裏,仍然堅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從事自己的小愛好——集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讓他忘記周圍的一切煩心事,讓心情徹底放鬆,讓大腦重新清醒起來。
小愛好不但可以愉悅身心,放鬆心情,而且還有延年益壽之功。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他們試圖找到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他們研究了食物、運動、觀念等多方麵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結果令人驚訝,長壽老人們在飲食和運動方麵幾乎沒有完全共同的特點,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即他們都有自己的小愛好,並且把這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為之奮鬥,這是他們的精神寄托。
所以,無論你對生活多麼不滿,一定要有人生目標,要有點愛好,有點精神食糧,因為它能使能使你看輕人生的使命,能讓你找到心靈家園,從而使人生更有意義。
在美國長島,有一位名叫萊伯曼的百歲老人,他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老人看上去最多不超過80歲。據老人講,他根本沒想到自己能活這麼大年紀,因為在他80歲的時候,曾對生命失去了興趣,以為自己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那時他健康狀況很差,看上去像是真的要不行了,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與繪畫結緣,從此,他迎來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青春。
萊伯曼是在一家老年人俱樂部裏和繪畫結下緣分的。那時,老人歇業已多年,他常到城裏的俱樂部去下棋,以此消磨時間。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作陪。看到老人的失望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轉,還可以試畫幾下。
“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好奇地問道,“我從來沒來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你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萊伯曼到了畫室,平生第一次擺弄起畫筆和顏料,但他很快就入迷了,周圍的人也都認為他簡直就是一個天生的畫家。81歲那年,老人開始去聽繪畫課,開始學習繪畫知識。從此,老人感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樂趣,精神一天天好了起來。
1997年,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專門為萊伯曼舉辦了一次畫展。此時,已年過百歲的萊伯曼筆直地站在入口處,笑容滿麵,迎接參加開幕式儀式的來賓,許多有名的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全都慕名而來。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讚賞。
老人在展後接受采訪時意興昂然地說:“我不說我有101歲的年紀,而是說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借此機會向那些自認為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不是生活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到哪年,而要想還能做什麼,著手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生活。”
亨利·梭羅曾經說:“我從沒找到過這樣一個夥伴,他能像這一小時那樣長期地陪伴著我。”生命的質量是以所做的而不是以人度過的光陰來衡量,生活中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能使心靈更美,生活更有情趣,生命也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