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困難——畏難心理是成功的最大障礙(1 / 2)

麵對困難,弱者總覺得它如一座大山擺在麵前,不可征服。但強者卻對此絕不畏懼。

大仲馬的名聲如日中天時,一位年輕人給他寫信,建議兩人合寫一部小說。大仲馬的回信非常刻薄:“先生,您怎麼膽大包天,想到把一匹高貴的馬和一頭卑賤的驢子套在一輛車上?”

青年也不甘示弱,回信說:“仲馬先生,您怎麼如此膽大包天,竟然把我比成馬。”

大仲馬一看,轉怒為喜,又回信說:“請把文稿寄來,我的朋友,我樂意接受您的建議。”

上述事例很好地證明了一個道理:所謂“難不難”、“成不成”,都沒有完全客觀的標準,更多是自己的認定。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變數,看來相同的情形也可能有不同的變數,所以,即使遇到最不容易逾越的障礙,也不要盲目認定“真難”。

俗話說,隻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困難即使如一座大山立於自己麵前,也要相信:世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麵對困難,弱者總覺得它如一座大山擺在麵前,不可征服。但強者卻對此絕不畏懼,他們認為困難是存在的,但絕對不是不可戰勝的,隻要努力去解決,總能找到合適的方法,最大的難題也完全可能迎刃而解。墨西·門德爾鬆就是這樣的典型。

墨西·門德爾鬆是德國知名作曲家門德爾鬆的祖父。他除了身體五短之外,還是個駝子。一天,他到漢堡吉拜訪一個商人。這個商人的女兒名叫弗提,墨西愛上了她,但弗提卻因他的畸形外貌而拒絕了他。

到了必須離開時,墨西鼓起所有勇氣,上樓徑直來到弗提的房間,把握最後和她說話的機會。讓他十分沮喪的是,弗提始終拒絕正眼看他。經過多次嚐試性的溝通,他害羞地問:“你相信姻緣天注定嗎?”她眼睛盯著地板搭了一句:“相信。”然後問他:“你相信嗎?”

他回答:“我聽說,每個男孩子出生之前,上帝便會告訴他,將來要娶的是哪一個女孩子。我出生的時候,未來的新娘便已許配給我了。上帝告訴我,我的新娘是個駝子。”

我當時向上帝懇求:“上帝啊。一個駝背的婦女將是個悲劇,求你把駝背賜給我,再將美貌留給我的新娘。”

當時弗提看著墨西的眼睛,心靈突然受到很大的感動。她把手伸向他,之後成了他最摯愛的妻子。

有的困難,看起來十分嚴重,想了許多辦法去解決可還是解決不了。於是,有人便認為“已是極限”,再去努力也是白搭。

其實人隻要不斷努力,其開發的潛能就會越來越大。努力不夠,你就不知道你的潛能到底有多大。當你真正經過了一番努力奮鬥之後,你才知道:所謂“難”,其實隻是你自己的“心靈桎梏”。

所以說,成功是通過從部分成功中吸取經驗而一步步取得的,任何事情在沒有做好之前都要努力去做。

很多時候,事情的成功與否,機遇與風險占很大的比例,自己有多大的潛能,贏得的機會有多大,諸如這樣的疑問不經實踐是不可能知道的。

洛克菲勒說:“哪怕隻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去試一試。”此語成了流行全美,體現美國人開拓精神、創業精神的名言。微波通訊電話公司是美國一家很有名的公司,因鼓勵嚐試和創意而著名。當過公司高級主管的人曾這樣介紹公司的文化:“在微波通訊電話公司被‘槍斃’的員工,不是那些做錯事的員工,而是那些不敢冒險的人。”

在遇到難題時,不少人由於內心壓力大,都會恐懼。恐懼到“無法忍受”的時候,就會有“轉身就跑”的衝動。

總而言之,成功不但要付出,更需要等待,它往往是一種耐心的較量,不到最後,不能輕言放棄。

拒絕——學會對生活說“不”

人要走自己的路,來自別人的壓力和阻力通常會成為絆腳石,於是要學會說“不”,這是成為自立者的基本功。

人生道路上,自立、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重要法寶。人要走自己的路,來自別人的壓力和阻力通常會成為絆腳石,於是要學會說“不”,這是成為自立者的基本功。

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一次到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在進行前三名決賽時,他被排在最後。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小澤征爾全神貫注地投入了指揮。但很快他就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不和諧。開始,他以為是演奏家錯了,就讓樂隊停了下來重新演奏一遍,仍覺得不自然。但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都堅持說樂譜沒問題。

麵對這麼多權威人士,小澤征爾也不禁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但考慮再三,他認為自己沒有錯,是樂譜有問題。當他大聲說出自己的判斷時,評委們立即給予他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