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超級勤奮:一勤天下無難事(2 / 3)

哈佛勵誌箴言:隻有“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你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功!

對於青少年來說,勤奮學習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可是,怎樣才算真正的勤奮,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記得在一次講座會上,一位年輕人十分無奈地對我說:“對於學習,我真的已經盡力了,可是不管怎樣勤奮,最後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當時,我並沒有針對這位年輕人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而是引用了哈佛校園裏廣泛流傳的一則小故事,希望能夠給他啟迪。

那是一則寓言故事,說的是一位獵人帶著他的狗去森林裏打獵。

在日落時分,獵人發現了一隻野兔,並向它開了一槍。野兔的後腿受傷了,獵人趕緊命令狗去追。然而過了好長時間,狗並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野兔跑掉了。

獵人生氣地問道:“野兔哪裏去了?”

狗趴在地上“嗚嗚”地叫著,獵人明白它的話,意思是說:“我已經盡力而為了,可是最終沒有追上野兔。”

那隻野兔死裏逃生,回到自己的洞穴後,家人急切地問道:“你受了傷,後麵的狗又盡心盡力地追趕,你是如何逃脫的呢?”

野兔回答說:“狗的確是盡心盡力了,可是我卻是竭盡全力地逃命!”

這則小故事的寓意很簡單,就是不管我們學什麼、做什麼,隻要我們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潛能得到開發,那麼就沒有什麼學不會、做不好的。

再看看上麵那位年輕人,也許他真的付出過勤奮與努力,可是卻遠遠沒有充分地開發自己的潛能,或者在學習上隻是一曝十寒。

要知道,我們的大腦原本就是一座潛能的寶庫。從科學理論上來說,人腦的信息儲存量高達5億本圖書,這個數量遠遠超過哈佛圖書館的藏書量。可是,就目前而言,人類的大腦隻開發了5%。換句話說,任何一個人隻要能讓自己的大腦潛能合理的開發,那麼他的能力一定不會遜色於愛因斯坦。

還有人生動形象地做出比喻:“一個人的大腦在正常運轉時所消耗的能量,可以讓一個40瓦的燈泡持續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一個人付出了努力卻未達到預期的效果,要麼是方法不對,要麼就是沒有竭盡全力。

2004年,年輕的卡特從哈佛商學院畢業。沒過多久,幸運的卡特便被一家大公司錄用了。

上班的第一天,老板讓卡特說幾件自己覺得十分出色的事情。

於是,卡特洋洋得意地說起了自己在哈佛的學習成績:“在全校好幾百名學生中,我的成績排在第14位!”

卡特本以為老板聽了會大大地誇獎他一番,可是老板卻反問道:“為什麼不是第1名呢?你竭盡全力去學習了嗎?”

這句話讓卡特無言以對,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開始反思自己,並且將老板的話牢記於心。

就這樣,卡特不斷地告誡與鼓勵自己,在工作上從來不會自滿,也沒有絲毫的鬆懈,而是竭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最後正如你想象得那樣,卡特成功了!他用了三年的時間成為公司裏的CEO,並且出版了自己的傳記,鼓勵人們竭盡全力去追求、去學習。

卡特的成功並不是一種偶然,而是懂得釋放自己的潛能,懂得竭盡全力去奮鬥。我想對青少年朋友說的是:你所付出的勤奮與努力,與你所得到的回報將成正比!當你感到學習有一定壓力的時候,也許你並沒有竭盡全力。

“盡力而為”與“竭盡全力”是存在差別的,前者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後者卻讓自己的潛能得到了充分地開發。

所以說,不管做什麼事情,“盡力而為”是遠遠不夠的,這樣隻能說明你比一般人付出得更多,卻無法讓自己超越平庸的界限。

隻有“竭盡全力”,讓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你才能取得更突出的成功!

◎ 哈佛成功秘訣

有一個成語叫“戶樞不蠹”,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的門軸不經常轉動,就會被蟲蛀蝕。反過來說,就是經常轉動的東西不容易被腐壞,比如我們的大腦就是如此,勤於動腦,才能更加聰明。

我們的大腦其實就是一個潛能的寶庫,每個人的學習潛能都是無限大的。如果我的大腦不經常使用,相應的腦神經分支就會出現萎縮死亡的狀況。這也就是人們經常愛說的“腦子越用越聰明”。

青少年正處於大腦活躍期,如果沒有讓腦細胞活躍起來,就會陷入一種低沉的抑製狀態,時間久了,自然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現象。

那麼,青少年朋友應該如何激發自己的大腦潛能,讓學習達到最佳的效果呢?

哈佛學子們的心得體會就是:

1……不要忽略任何一門理論性知識。

2……善於思考,盡量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釋。

3……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並且找出它們的共通性。

4……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經驗。

5……多與同學、老師交流,從他們那裏獲得更多的知識。

◆ 哈佛考考你

在常概率下,高速公路上同一輛車每半個小時開過的幾率是0.95,那麼在10分鍾看到一輛車開過的幾率是多少?

答案分析

1—(1—x)(1—x)(1—x)=0.95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花費大工夫

哈佛勵誌箴言:那些能夠做成大事的人,從來不會拒絕從小事做起。

很小的時候,父輩就教導我們:“想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就要從大事做起!”我一直不明白,哪些事情才是父輩眼中的“大事”?也許就是在學習成績方麵要特別優秀,每次都得到老師的誇讚,並且將自己房間的牆壁上貼滿各種獎狀吧!

勤奮地學習自然是一件大事,可是如果我們總是著眼於大事,而沒有重視學習與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那麼也很難使自己的勤奮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哈佛的課堂上,老師經常會對學生講道:“學習方麵你要足夠勤奮和努力,同時也不要忽略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因為它們才是你取得成績的關鍵所在!”

的確,在我們身邊並不缺少那些因為做事重大略小,而最終使自己一事無成的人。

我想真正的成功之道應該是“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無論在學習抑或生活中,看待問題要整體而全麵,做事情則要具體而且細小化。

換句話說,就是在你勤奮努力學習的時候,不能隻有大的想法而沒有小的手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花費大工夫才行。因為學習與生活中的一個毫不起眼的人、一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一番語重心長的教誨,都有可能改變我們的一生。

曾經在一份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則招聘故事:

某國際大型企業要招聘一位技術人才,前來應聘的10個人,都是世界一流學府的應屆畢業生,其中有1人來自哈佛。

由於應聘的這個職位,將直接進入企業中層領導的隊伍,各方麵的待遇都十分誘人,因此應聘者都對這個職位虎視眈眈。

三天之後,企業的招聘名單就將公布了,那位哈佛畢業生卻沒有十分緊張。因為他心裏很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都是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所以他隻能更加勤奮努力地工作,才能確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

在公司裏的那幾天,每個人都埋頭工作,沒有精力顧及其他。到了下班的那一刻,人們都一躍而起,趕快伸個懶腰表示“解放”了。

那位哈佛畢業生卻不同,他發現同事們走後,經常會忘記關掉辦公室的照明燈和自己的電腦。於是他隻能“代勞”,每次下班後都要確定辦公室的空調、照明燈及電腦都關掉之後,才放心地離開。

三天的時間很快過去了,當人事部經理公布那位哈佛畢業生被錄用之時,眾人都感到疑惑極了。

按理說,那10位應聘者的實力都很強,可是為什麼最後被錄取的是那位哈佛畢業生呢?

人事部經理微笑著告訴大家:“我們企業之所以錄用他,是由於他能夠將大家忽略的小事做好。那些細微的小事情也許你們也發現了,隻是習慣地忽略,或者認為並不重要。可是我想告訴大家,隻有在小事上認真負責的員工,才是真正的好員工。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足以看見一個人寶貴的閃光點!”

那位哈佛畢業生是幸運的,不過他的幸運來自於自己的勤奮與努力,更來自於對小事的關注。在現在的一些大型企業裏,很多員工都覺得過人的能力與出色的業績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得到老板的認可,而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卻不屑一顧。事實上,一個人在一些小事上所體現出的品質與能力,才是獲得認可與成功的不二法則。

我也經常告誡身邊的年輕人,在學習上要勤奮努力,不過也不要忽略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一篇文章給你的啟迪、一道難題給你的思考或者老師的一句話……

那些能夠做成大事的人,從來不會拒絕從小事做起。而且在學習與生活中,真正的大事並不多,因為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小事組成的。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要讓它們積累成山,變成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 哈佛成功秘訣

我見過很多勤奮努力的年輕人,不過他們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不注重細節,對於課堂上的練習、書寫上的規範、運算上的準確性等都沒有特別的重視。這樣的勤奮努力最終沒有讓他們的成績得到提高,而且很難得到突破,變成了“學習困難戶”。

什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礎,是一個人能力的細致表現。我們常說,學習要認真、仔細,這就是在小事情上花費大工夫的道理。

哈佛的教授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也很注重培養學生從小事上著手的良好習慣。比如在上課之前,學生應該準備好書、筆、記事本、三角板等學習用具;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課題的領會、推理、結論等;在課後還應該認真完成作業、思考課堂上的難點、給自己留出複習與預習的時間等。

總之,哈佛學子是勤奮努力的,同時也懂得在小事情上花費大工夫,這樣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 哈佛考考你

你在課堂上所表現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暴露出你的學習方法和態度。請問,你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時通過會采取怎樣的方式?

1……認真地看著黑板,將老師講的全部記下來。

2……隻將老師講的重點記下來,下課後再回想一下。

3……有選擇性地做筆記,特別標出疑難的地方,下課後再係統地複習。

4……以“考前猜題”的心態聽課,抓住老師反複強調的內容。

答案分析

選擇1:你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不過在學習方法上還需要改進。

選擇2:你的理解能力超強,因為時常抓住重點,所以成績一直不錯。

選擇3:你是一個很注重係統學習的人,在學習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方式和習慣。

選擇4:你的學習動機不太恰當,總想著投機取巧,而不踏實學習。

懶惰就像灰塵,再硬的鐵碰上也會生鏽

哈佛勵誌箴言:懶惰是萬惡的源頭,它可以很輕易地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

比爾·蓋茨是哈佛曆史上最閃耀的明星之一,他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的一段話,被我記錄在日記本上:“懶惰可以吞噬一個人的心靈,它就像灰塵一樣,再硬的鐵碰上也會生鏽;懶惰是萬惡的源頭,它可以很輕易地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

我喜歡用這樣的話來警醒自己,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意識到某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在我看來,懶惰和怪物並沒有區別,而人的一生總會與這個怪物不期而遇,並且一決雌雄。懶惰是人類最大的敵人,許多原來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懶惰和拖延而變成無法跨越的溝壑。

懶惰不僅是生活的大敵,也是學習的大敵。一個人一旦養成了懶惰的品性,那麼他想要獲得成功,就會變得比登天還難。因為懶惰的人總會在風險麵前退縮,總是貪圖享樂。

我有一位朋友在北京大學任教,他在哈佛大學進修了幾個月,回來就對我感歎道:“都說中國的學生壓力大,課程安排得太重太緊,可是和哈佛學子相比,簡直就太輕鬆了。”

這位朋友親身感受到了哈佛校園裏的學習氛圍,同時也為自己的學生感到擔憂,他皺著眉頭對我說:“在哈佛學子身上,我完全看不到‘懶惰’兩個字,再看看帶去的學生,總是想著方法去偷懶,哪怕是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也沒有哈佛學子身上那種渴求知識、主動學習的激情……”

朋友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曾經就有一些中國留學生在進入哈佛之後,由於學習上懶惰拖延,跟不上教學進度,最終選擇了退學。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如果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懶惰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它有無數種表現形式,輕微的表現為拖延、猶豫不決,而極端的表現為懶散、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