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虛像看為實像,且深信不疑,這就如同一則故事一樣。
當釋尊住在舍衛國的隻園精舍時,有一個愚者站在池塘邊,忽然看到水麵上映著自己的影子,就高聲叫道:“救命呀!”
附近的人們紛紛趕來,問他發生什麼事。
他回答說:“我溺死在水裏了!”
大家迷惑地說:“胡說!你怎麼會溺死在水裏呢?你不是好好地站在這裏嗎?”
他走到池畔,用手指了指水麵說:“我不是已溺在水裏了嗎?”
大家聽了笑著說:“你真笨!那不是你,是你的影子,你看我們的影子不是也在水裏嗎?”
他仍然一本正經地說:“你們也溺死在水中了,誰快來救救我們呀!”
他又叫又跳,最後發狂而死。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過於固執,迷信錯誤的道理,而不知悔改,不但難以看清世界的真實麵,甚至會誤了自己的一生。
我們必須明辨虛實,避免以虛代實而產生錯誤的看法。當愛因斯坦遭遇到問題時,在尚未了解真相以前,他從不輕易地下斷言。
一個賢明的人,絕不會擺出一副“凡事都懂”的姿態,他會在深思之後,再以謙虛的態度做判斷。
泰山不讓土壤才成其大
“滿招損,謙受益”,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其意是說,一切事物,如果減損它卻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卻反而得到減損。這也是忠告世人要經常保持虛懷若穀的心態。古代帝王為警省自己,在身邊的座位左側放一個欹器,欹器是古代用來汲水的陶罐,因提繩位於罐體中部,所以一旦裝滿了水就會翻倒,當水滿一半時能端正直立,當水空了就傾斜。把這種器具用來警省自己的言行心態,的確是一個聰明的辦法。要知道一個人的內心如果充滿了妄想和雜念,便會失去真心,代之而起的是驕狂傲慢之心,處於這種心態之下,自然會像欹器一樣翻倒。就事理而言也確實如此,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度,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恨,於是千方百計設法陷害,那麼這個人在四麵楚歌的情況下豈有不敗之理?
俗話說:“泰山不讓土壤。”此話是說:泰山如此之高大,也不拒絕接受一土壤故愈成其高大。自然界這樣,人類也是如此,隻有不知滿足,虛懷若穀,大度能容,才可以成為偉大的人物。
戰國末年,韓國陰謀用派水工幫助秦國修理灌溉用水渠為名,企圖削弱秦國的勢力。事發後,秦皇室震驚,乃至上下草木皆兵,請秦王驅逐在秦朝廷的一切外援客卿。當時,楚國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在被逐之前,李斯冒死給秦王上了一表,此表乃曆史上有名的《諫逐客書》,表說:
“今日秦國能如此強大繁榮,都是秦曆代君主起用賢能之士的結果。秦能容士,故天下賢士紛紛慕名而來。自春秋五霸之一的穆公任用降臣百裏奚以來,外援賢能之士來秦國者,絡繹不絕。”
“所以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海洋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服其德。對國家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尋求賢能的人才。隻要是人才,就該暢其所用。而不能因為臣子是異國人,而就懷疑他、驅逐他。眼下這種逐卿的做法,對秦國有百害而無一利呀!人才盡去,永無賢人複來,又怎麼能期望國家長治久安呢?”
看了《諫逐客書》後,秦王恍然大悟,為了秦國前途,萬不可自減其勢。於是,立刻廢除了逐客令。秦王聽信李斯的忠言,采取了明智的方法,各方人才紛紛湧進秦國,為後來秦國統一全國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對此“容人之法”,許多名家所見略同。
《韓非子》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流,故能成其富。”
《管子》中載:“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
可見,一個有誌成大事的人,要想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就必須吸引各方麵的人才;虛懷若穀,有包容一切人、事、物的雅量,才能不斷發展壯大自己,實現其遠大抱負。
謙虛可以保身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這是老子教誨孔子做人的道理。意思就是說善於做生意的商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令人輕易見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卻顯得愚笨。因此,謙虛在中國人看來既是一種策略,又是一種處世態度,更是一種美德。
謙虛作為一種美德,懂得謙虛的人往往能得到別人的友善和關照,從而為將來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礎。
謙虛作為一種處世態度,也是每個人走好人生之旅的必備態度。隻有謙虛,才會不斷地要求上進,才會妥善地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才會使別人器重你,才能達到你所要的目的。謙虛也是一種廉價的人情投資,可以反而得到你平常所需要而得不到的回報。漢代的學士張良就是因為具備了謙虛的美德,善於用謙字鋪路,所以得到了《太公兵法》,為日後發達鋪平了道路。
在中國人看來,謙虛的魅力是無窮的,在人際關係上作用巨大。在人際關係上,謙恭具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