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宣情(1 / 2)

不過是一炷香的時間,便模糊聽到空氣中傳來的馬蹄聲響,雖不甚清晰,卻可以斷定,來人不在少數。

錦川縱馬奔去數十米,回來時麵色凝重,聲音裏隱隱有著怒氣並擔憂,道:“不是禦林軍,應是姬薑的人。”

“沒想到,還是讓姬薑趕前了。”錦川師從溫姝,心性卻與溫姝相去甚遠,但都是一樣的善良,他突然抬起頭來道:“師兄帶著周姑娘先走一步,我定不會讓這起賊人追上你們。”

聽他叫自己周姑娘,燕回覺得好笑,在她與薛憫成親的時候錦川都搶著做她哥哥了,現在卻用這一句“周姑娘”來拉開距離,未免想得太過容易。她知道錦川是想自己留下來斷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又讓她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往心裏去。可這樣生生拉開來的距離很是經不起推敲,就算沒有認他為哥哥,他也是陪了燕回一段時間的人。他雖是假的死士頭領,卻在那段時間真的成了燕回心中的依靠,是不需要骨哨就可以看見的人。

所以現在錦川想要單獨留下來,莫不是異想天開,若姬頤真的不能從姬薑手下救下他們,那他還有什麼能夠讓燕回心甘情願承認他當為一個帝王的資格。自己不願讓錦川獨死,相信薛憫也是這般。燕回看向他,果真聽他道:“若是想走,剛才我們就已經走了,錦川不是認了燕回做妹妹嗎,那以後我也要叫錦川一聲‘舅兄’了。做妹妹妹夫的,又哪有扔下兄長走掉的道理。”

錦川雖是被這番話感動不已,卻依舊“恨鐵不成鋼”地瞪二人一眼,“我一個人死,總比我們三人都死要好,況且師……妹夫還有大任於肩,妹妹也是苦盡甘來,你們活著回去,比死了要有意義。而師傅教了我磊落,生死也早已看淡,日後你們在這日給我撒上杯酒足可。”

燕回突然道:“怎麼那聲音,竟好像停滯不前了?”他們在這裏說了這麼許多話,按理追來的那些人應該到了。

薛憫微笑著看錦川,道:“是了,師傅教與你的,又怎會不教與我。況,我不會讓燕回跟著我受苦,若是沒有把握,哪裏敢帶著她上路。”

錦川複雜地看薛憫一眼,終是破功而笑,他轉身又往前去了。

“我不為姬頤添金或者辯解,他的確有能力為新帝,甚至會比他的父親做得更好。”薛憫握著燕回的手慢慢收緊,他知道燕回輕易是放不下的,不管是他還是姬頤,都不能抹去周家曾經禍來如山倒一樣的現實。他對周家沒有多少感情,若是姬頤動手之前他能得知,或許會阻上一阻,但周家既然已去,他便沒有為周家翻牌的理由,從頭到尾想都未想過。可現在遇上了燕回,便也難免對姬頤的年少輕狂生了薄怒。

薛宓的身世從小到大不知被多少人說過,那些言論雖未敢在明麵上出現,但暗地裏卻從來不曾絕跡。燕回那日的一句話,是正好撞在了姬頤的槍口上。周家本意便是無意在奪嫡中站位的,周燕蘅病去之時,周家便想隱退,但姬頤生母皇後實在是不喜薛宓,她怕薛宓搶了周燕蘅空出來的太子妃之位,便下令讓周家另出一女補上。還必須是正支嫡女,那便隻有自幼養在江南的周燕回了。姬頤正在為皇後一手操縱自己正妻之位而惱,便把氣出在了燕回和周家的身上。周家的覆滅,不過是太子為抗拒皇後而所作出的報複,而晚年昏庸的皇帝正好趁這個機會解決了一直懸在自己頭上的一把利劍。

皇家,確是把周家的人都害慘了。

燕回閉了閉眼,她知道薛憫是想讓她心裏好受些,但這種事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輕拿輕放,她還需要時間。

薛憫並不勉強她,他把所有的憐惜和心疼都化在對她的眼神裏,不管怎樣,他都陪著。

錦川與一人一前一後向這邊奔來,那人穿著禦林軍服飾,燕回認出來他就是那天晚上在長水苑外打暈自己的人。

他下馬後朝薛憫一拱手道:“公子,鍾隱來遲。”客套兩句後便開始說京中形勢,“主子如今鎮守承天門,臨安公主被攔在外麵,蔣貴妃殿外的兵將也統統伏法,但……”

“什麼?”薛憫問。

“皇上已經大行,是蔣貴妃動的手。”鍾隱的身上都是浴血奮戰留下來的痕跡,他一直留在被姬薑占領的承天門外,現在還能出城來接他們,也是有幾分本事,他道:“臨安公主放出消息,說是皇上臨終前曾有立她為帝的詔書,還說詔書就在蔣貴妃手裏,民間但有不服者,皆被她拉到校場斬首示眾。所以蔣貴妃現在雖在主子手裏,主子卻不能殺她,蔣貴妃一死,臨安公主便更有理由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