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諸葛亮篇(1 / 3)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相。軍國之弊夫軍國之弊有五害焉:一日結黨相連,毀譖賢良;二日侈其衣服,異其冠帶;三日虛誇妖術,詭言神道;四日專察是非,私以動眾;五日伺候得失,陰結敵人。此所謂奸為悖德之人,可遠而不可親也。

[譯文]不管是國家或是軍隊,有五種人可成為禍害之源:一,結黨營私,詆毀打擊賢良之士。二,嘩眾取寵,熱衷炫耀。三,造謠惑眾,經常散布流言飛語。四,般弄是非,假公濟私。五,隻看重個人得失,暗中與敵人勾結。

這五種人都是奸為悖德的小人,隻能遠離他們而不可親近。知人之道有七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間之以是非而觀其誌,二日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日谘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日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日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譯文】了解一個人的品性,並不難。美與惡是有明顯區別的,它們在表現上是不一樣的。某些人外表溫良恭順,內心卻陰險奸詐;某些人表麵畢恭畢敬,實質上卻陽奉陰違;某些人外表勇猛,實際上卻怯"懦。白事;有些人表麵盡心竭力,骨子裏卻心懷不軌。知人之道有七種:

一,要他對某事表態,以觀察其心誌。二,批駁其言詞,以觀察其變化。三,讓其為某項計劃出謀劃策,以了解其才識。四,突然告訴他禍難臨頭,以了解其膽識。五,以酒將其灌醉,以觀其本性。六,以利益誘惑,以觀其是否清廉。七,讓其完成某件事情,以觀其是否可信任。

將才有九

夫將才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氣淩三軍誌輕疆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戰,此之謂猛將。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譯文]將才可分為九類。以德教育部下,以禮管理部下,關心部下的饑寒與勞苦,是仁將。凡事身體力行,不為利益所誘,寧願為正義而死,不為私利求生,是義將。身居高位不氣勢淩人,打勝仗不恃功自大;賢明而又能尊重地位低下的人,剛直卻能容忍難忍之事,是禮將。足智多謀,應變有術,善於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是智將。對於勇於陷陣者肯於重賞,對臨陣退卻者必處以重罰;獎賞絕不拖延,懲罰不因地位高低而有所不同,是信將。身手矯捷、氣蓋千夫,英豪善戰,長於使用劍戟,是步將。攀高山行險地,馳射如飛,攻敵時身先士卒,撤退時勇任後衛,是騎將。氣壯三軍,所向無敵;不願打小仗勇於打大的戰役,是猛將。遇見賢者虛心請教,遇有諫言認真聽取,待人寬厚又不失剛直,勇敢果斷又足智多謀,是大將。

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將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禍,為眾所服,此十夫之將。夙興夜寐,言詞密察,此百夫之將。直而有慮,勇而能鬥,此千夫之將。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勞,悉人饑寒,此萬夫之將。進賢進能,日慎一日,誠信寬大,閑於理亂,此十萬人之將。仁愛洽於天下,信義服鄰國,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識地理,四海之內視如室家,此天下之將。

[譯文]為將者其能力是大小不同的,要對他們區別使用。能洞察奸謀,發現隱患,部眾心悅誠服,此為十人之將。夙興夜寐,盡職盡責,言辭謹慎有度,此為百人之將。為人耿直能夠深謀遠慮,勇猛善戰,此為千人之將。相貌堂堂,個性剛烈,能注意掌握部屬的工作狀況,關心部屬饑寒,此為萬人之將。能舉賢進能,誠信寬大,善於平亂,此為十萬人之將。能以仁愛及信義使天下人折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內,都在自己的關照之中,此為天下大將。

將不可驕不可慳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將不可慳,慳則賞不行,賞不行則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則軍無功,無功則國虛,國虛則寇實矣。

[譯文]將不可驕傲自大。驕傲,待人必有失禮之處,失禮必會導致眾叛親離。將也不可吝嗇,吝嗇必然會不願獎賞部屬;若部屬有功而得不到賞賜,必然不願繼續盡力;部屬不願盡力,則全軍行動難以成功;若出師無功,則隻會空耗國力,使國家虛弱;國家虛弱了,便等於敵人強盛。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夫為將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無腹心者如人夜行,無所措手足;無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運動;無爪牙者如饑人食毒物,無不死矣。故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沈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譯文]身為將領,必有心腹、耳目、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