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1 / 3)

下馬陵

沿修複的城牆內環路,從柏樹林南頭至和平門裏,可見一稱為下馬陵的地方。平時行人稀疏,樓舍與高牆下的巷道顯得幽靜寂寥。唐時的下馬陵,習俗稱之為蝦蟆陵,當在長安城南曲江附近。當時為遊樂之地,想必是十分熱鬧的。有詩道:“翠樓春意蝦蟆陵,長安少年皆共矜。紛紛半醉綠槐道,躞碟花驥驕不勝”。菊花青好馬悠遊而行,馬背上的少年頗顯驕態,酒意微醺。而詩人皎然恐怕不是這等富貴之子,如若是的話,他又為何出家為僧,久居吳興杼山妙喜寺呢?據說,他在唐代和尚中文名很高。下馬陵,有如何下馬的禮儀,陵又如何,不得而知。謝良輔《憶長安十二月》有詩雲:“取酒蝦蟆陵下,家家守歲傳卮。”從蝦蟆陵下取得酒來,杯盞咣當中坐而待旦,度過除夕之夜,一年又過去了,一年又來了。

下馬陵的位置,從大雁塔以東移至和平門裏,如果是將唐朝的皇城當作後來的西安城,規模縮小,大致推測方位也罷了。或許另有說法,不去細究。如今下馬陵附近,也有餐館酒巴,時而有“老外”在那裏品味。到了燈節,緊依的城牆上火樹銀花,喧鬧非凡。下馬,蝦蟆,音近似卻語義甚遠。是否在唐時的蝦蟆陵可以聽到青蛙或蟾蜍的鳴叫聲呢?青蛙又稱田雞,時下屬禁捕之物,然田雞下酒,當是一道好菜。

買花與賣炭

唐代長安城,到了春深時節,人們便乘車騎馬相約去賞牡丹。若想有國香常伴,可買得花束歸去。花的價錢是不固定的,這要看花的品種優劣貴賤。紅白相映,五彩繽紛,據說代價約五尺白絹。上罩帷幕,旁織笆籬庇護,灑水沾泥,色香如故。人們都以為此乃習俗,卻有一鄉村老人偶至買花處,低頭長歎,這—叢深色花竟是十戶中等人家的賦稅。詩人白居易的《買花》,記述的當是這番情景。沉香亭中,玄宗與楊玉環觀賞牡丹,李白便吟出“名花傾國兩相歡”的《清平調》。如今去觀賞沉香亭的牡丹,姿容依舊,而人麵卻是誰呢?街市也時興起花店來,有真花亦有假花,見人買得一枝鬱金香,值五塊錢,真是好價。

白居易也寫有一首《賣炭翁》。冰天雪地,老人驅牛車從南山趕來城中賣炭,換得衣食所需,宮中太監仗著皇威掠走炭車,所得不過半匹紅紗一丈綾。伐薪燒炭,指的是木炭。而今城中已罕見牛車,騾馬車隻許在僻巷行駛,大多是搬運建築材料的近郊農人。居民燒的是蜂窩煤或液化氣,煤炭供給鍋爐和發電廠應用。些餐館燒用的是塊炭,俗稱鋼炭,有煙且耐火,這也就有了賣次的生意。賣炭人多是鄉村來的流民,置—輛箱板窄長的人力車,早晚冬夏都串街過市叫賣。車上有秤,以斤論價。他們從煤廠購出塊炭,零售於市,無非掙幾個苦力錢。

炭與花相去甚遠。但炭火燃燒時也不亞於鮮花的美觀。

梨和柿子

唐長安皇家禁園中,有大片的梨樹園。玄宗曾在梨園中給樂工和宮女教授樂曲,樂工便被稱為皇室梨園弟子。後世也就將戲劇藝人稱作“梨園弟子”了。古長安的梨樹很多,暮春時節,梨花如同寂寞靜女,素淡天真,孤潔無塵,粉香清芳,與青柳相映成趣,使凡卉也要忌妒了。尤其於細雨薄煙裏,嬌韻十足,恍若玉人之初沐。花好果亦好,酥甜香脆,玉漿四溢,堪為果中上品。樊川大梨,據說落地則破,其主取者,以布囊承之,名台消梨。新豐、扶風、彬州梨也尚佳。如今鹹陽街市上,以梨樹為夾道的風景,梨花如雪,梨果墜地而無行人撿取。在西安,似乎還少見以果樹置街市的情景。

至於柿子,雖比不得梨的高潔酥口,也卻另有味道。我曾寫過記述故鄉渭北原上的柿子的文字,那樹齡之長,樹冠之大,果實之碩,景色之壯觀,似乎是獨到的。西安城裏偶見柿樹,顯得文弱小巧,柿子也難等到熟透就被遭賤了,空留一樹紅葉飄零於霜天。劉禹錫《詠紅柿子》說:“曉連星影出,晚帶日光懸”。柿果與霜葉,比二月花還要紅豔。鄭虔的詩畫字被玄宗稱為三絕,而鄭虔年幼家貧,是靠慈恩寺的柿葉當紙修練成的。《酉陽雜俎》說:“俗稱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臨潼的火晶柿子,秋後街市上有售。柿餅,年節為老家祭品之一種。我幼年賣過柿子,那時候四個賣一毛錢,但錢頂錢,可貼補家用。

蓮湖

今蓮湖公園有承天閣,緣於此園係唐代宮城承天門遺址。明朝朱元璋之子在這兒營造了一個私人園林,引水種蓮,故有蓮花池之稱。康熙年間易名為放生池。之後,又廣植花木,辟為公園,且湖分兩半,東湖泛舟,西湖植蓮。因此園,這一帶便成了蓮湖區域。“此巷不通”的牌子是說蓮湖巷子為半截巷,從這兒進去還得從這兒出來,端直走不到西頭別的巷子去。我供職於此巷某院落,臨窗即見園子裏的各色風景,掃興的是園子這一角為垃圾點,垃圾似乎在那裏長了根而大煞其風景。咫尺之間,卻也極少去園中泛舟賞蓮。

蓮為淩波仙子,靜中吐芳,紅白兩色,一般馨香。其鮮潔雅麗之花,玉白可口之藕,竟是從汙泥中生長出來的。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亭亭淨植,花之君子者也。唐時曲江池的蓮花,曾使宮女自愧不如而拋棄了頭上無味的飾物,畫工擲筆拋彩,僧人也不想閉目坐禪了。華山因千葉蓮花而得名,甚至“三寸金蓮”之稱也來自蓮花。古蓮籽長眠五千年後,浸於硫酸中尚可抽芽開花。明朝的蓮籽想必也許開花於今日的蓮湖了。園中曾有奇園茶社,主人叫梅永和,在茶社設秘密交通站。園中對聯為“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園耶是園,是園非園。”橫額為“望梅止渴”。如今園中有“西安棋院”,黑白分明,交戰無休,棋也奇也,其間奧妙似乎勝於賞蓮。

興善寺貝多樹

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城南,曾幾何時已被辟為公園,稱之為新風。寺院始建於晉代,初名遵善寺,隋開皇年間改名大興善寺。名字改來改去,地方還是這塊地方。唐代有個不大知名的詩人叫張喬的,安徽貴池人氏,鹹通年間中進士,後居九華山做了隱士。他曾來到興善寺中,看見了一株貝多樹,感慨萬千,遂題詩作念。這株貝多樹,拂搖雲天,煞是可觀。樹苗來自印度,由小即大,繁衍成蔭,勢隨佛塔而生,寒出四牆之外。春鳥啼月,空中蟬噪,遠根穿過古井,高頂疾風起落。燈夜影動,雨朝聲繁,耐得雪霜,壽於終南,隻有劫火才可以使得寂滅。張喬對貝多樹可謂禮膜拜。

不曾留意,如今貝多樹安在?貝多,又作貝多羅,梵文音譯,冬葉不凋。其葉片可代紙用,佛教徒常用以書寫佛經。隋唐時,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此傳教的僧侶,在寺內翻譯佛教經典和傳授密宗。貝葉有知的話,也修行得差不多了。掌狀羽形分裂的葉子,亦可做扇子,供世人納涼以驅酷暑。花淡綠而帶白色,開一次花結一次果後即死亡。莖上有環紋,甚為奇妙。詩人張喬所言的“火劫”,為梵文音譯。在佛教看來,世界經曆若幹萬年毀滅一次。重新再開始,一個周期為一劫。歎時間浩渺,不足百年之人談什麼千年萬年興亡之事。有年秋深時節。偶入興善寺,看過金剛殿和千手千眼觀音殿,在後院見得數株銀杏,即白果樹。其扇形葉片飄落滿地,黃黃地燦若明霞。

《文學報》一九九—年五月二日

與君閑語夜

火老西安人迄今仍保留著一些傳統習俗,講究節令時尚,那麼信奉神話和傳說。你如果聽得滿街是“火紙”的叫賣聲,就準是什麼節氣又到了。初夜便有一簇簇的紙火在十字路口燃燒起來,神秘而蕭瑟。天熱了冷了,亡靈也似乎要換單的穿棉的,以適應大自然的時序。其實,隻不過是生者聊寄一縷親情牽念的方式,自慰於已而恪守的一種規程罷了。我在都市多年沒這樣做過,許多城裏人恐怕也不信這一套,但它總會引燃你心頭的那份故情。我時常想到的夜火,是故園場院裏那一堆熊熊烈焰,不曾在心裏寂滅過。那不是冬祭或者什麼送寒衣之類節氣,鄉人方言叫它“斂幹”。我查閱過方誌,從新年到除日凡十九節,未曾記載這一時令。當然.它無疑也是一種驅邪避殃的祭祀,我權且寫作“斂幹”二字。記得—到這天後晌,娃們便結夥去溝裏拾柴火,回來在場院裏摞起一個新的公共所有的柴堆。入夜,每家每戶都自願添上柴禾,以多為尚,幾乎傾巢出動圍繞到柴堆邊了。即使大旱年月,缺少燒的以糊口,也從未有誰家不添柴的。火一經點燃,烈焰衝天,刹時照亮了村舍天空和每一副麵孔。年輕人騰跳於火上,老人將孩子挾起在火上掄著燎著,火使人們忘了憂愁而盡情歡悅,火也凝聚了失散或衝撞的人心,眾人添柴火焰高,原始而美好。我知道鄉間多年已不“斂幹”,對夜火的崇拜意識轉化為別的祭儀了。

壁掛

我所珍愛的一些玩意稱不上什麼古董。充其量隻是些零雜之物。而壁掛。便是其間的—種。空徒四壁,平日淡然,掛一點玩物以點綴,目之所注,便有呈現的立體感,牽出許多情思來。再說懸空而置,可以惹眼,也省得占據平麵空間而搬來挪去。稱作掛臉的佛像和仕女,一黃一白分別購自五台和大同石窟,其莊重肅穆令人崇敬。一幅純黑的女人掛臉,出自現代派之手,臉很窄,鼻子細長,眼球碩大,那櫻桃小口就顯得分個俏美靈動,妖撓誘人。更抽象的—幅掛臉,黑陶製作,非人非鬼,似有雙目詭秘奇誕,可視其為—種生命的圖騰。另—幅由圓的彎的凸的曲的四片黑組成,用麻繩係住便構成了日月山水的圖案。天地陰陽,動的靜的熱的涼的固體的液體的都有了。男人女人飛禽走獸遊魚均在其間,濃縮了一個世界。老虎掛臉得自鳳翔,鼻子上長出辣椒,耳朵上棲戲著小鳥,石榴牡丹開放在臉人,不愧為鄉間藝人的泥土創造。還有—掛品是件金雉標本,得自秦嶺山中,無骨肉和氣息,僅是一副絢爛多彩的皮毛及尾羽。另外兩件幹脆是植物果實,—為皂夾,彎彎如月如眉,一為荔枝,圓潤仿佛美眸,分別來自神禾原和街市上。皂夾是鄉人過去滌汙浣紗的寶物,荔枝則是楊貴妃食之所剩。這些掛於壁間的小品、人和神靠臉,鳥憑錦衣,草木則以果實饋贈。雖然這類零雜物品並不值錢,在我看來卻藝術得很呢!

書店

當學生時曾眼饞過一家古舊書店,門麵拙樸,店堂內除了當時流行的出版物外,稀罕的是那些舊書。所謂舊書,頂多也隻是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如同當今的雅座,店堂內還設有一層套間,需持介紹信方可入內,灰暗的光線與舊式書櫥愈是顯出一種神秘感。此間的所謂禁書,也頂多是外國作家的或未解放的作家作品,說是僅供研究用的。記得管理員很嚴厲,多年後在人群中還能認出他的麵孔。文化荒漠使人饑不擇食,買書也曾為武裝書架,之後陸續被淘汰當廢紙賣了。後來買書很慎,或說很吝嗇,書價見漲高達十倍,總考慮值不值。一是實用,二是賞玩,所鍾愛的書不嫌昂貴,所厭惡的書幹給也不要。時常去逛書店,感覺大書店往往徒有其名,尤其是臉不好看。情願進小書店且翻且看,靜謐的氛圍讓人受用不盡。無事也去圍小書攤,看看熱鬧,但極少有好書可買。如今的書店也並非那麼滿是詩意的崇高,不賺錢就得倒閉。一位熟人的書店聽說賺了若幹萬,原來也見門麵換成賣別的東西的招牌了。也曾操持合辦過一個小書店,最後也折了本錢。與書商打交道,受過益也受過騙。書商們發財的有,倒黴的也有。可我如同做好夢一樣,時常想著去辦一個可心的書店,不為賺錢,圖一個愛好,當一個營生,豈不樂哉。這未免有些浪漫而迂腐,生意經當是另一門學問,看來隻能水遠是門外漢了。

蒼涼歌聲

如今,老家的青年男女都熱衷於電視插曲,在荒坡野凹裏,偶爾也會聽到那有滋有味的歌聲。年輕人不大愛秦腔,似乎隻有老人們對老戲入迷。而從本鄉本土的黃泥中生長出來的歌聲,卻被人們遺忘得差不多了。

那是一種蒼涼的歌聲。

幼時記得聽外祖父唱過秧歌。許是一個紅火的正月,窯院場上鬧秧歌,四鄰八舍,方圓數裏的人們集結在黃昏月下,集市—樣擁擠。外祖父那陣五十歲年紀,翻過一道深溝趕來,在親戚眾人的吃喝下,邊唱邊扭,圍成一個圓圈的秧歌隊流動得非常快活。多少年後,我總記起那個場景,為之感傷不已。盡管沒記住外祖父唱的是什麼曲子什麼詞牌。

後來聽說有哪裏的文化人提著錄音機請外祖父唱民歌,又喚起我熱切的記憶。正月拜年時,同外祖父說起,老人隻是朗聲笑了笑又恢複沉靜坦然之神態。近八旬的老人了,心靈或許已成了深邃的水潭。我感到不便再提說讓外祖父唱歌的事。

終於弄清那個文化人,原來是銅川群藝館研究民間音樂的專家李皓宇。他將黃堡民歌為我複製了幾盤磁帶,開頭六首民歌《打堅杈》、《揚燕麥》、《小換貨》、《十繡》、《打補丁》等的歌手是我外祖父黑池原吳忠玉唱的。我聽著這蒼涼的歌聲,心裏一陣陣酸楚而又極快活。我聽貝多芬,聽鄧麗君,都似乎沒有這種血緣的美感力量。

武略將軍

前些日子回鄉間走親戚,史老問及我的祖上武略將軍的傳說。我想,史老乃讀書人,武略將軍的事,恐怕是他從舊縣誌上看到過。關於和氏家族,民國年間的《同官縣誌》有多處記載。

縣誌“教育卷科學表”及“人物卷賢能武功”中,載有明代洪武年間,安愈村(今上山幹峪村)人姓和名青,以慣戰頭目率師征討,先後出戰大寧和鄭州壩,旋取廣昌,攻蔚州,圍大同、濟南、西水寨,克金門川,屢建戰功,戎馬倥傯三十載,升為肅州衛前所千戶,贈武略將軍。永樂年間,又欽與世襲,封贈三代。

童年時在鄉間,也聽老人講述過和武將軍。記得在老陵地有過石碑石馬石羊,後墓園塌陷,如今已成一片沃野良田。曆史埋入黃土的深處,流光如逝,世間依舊四季更替,日月輪回。

不知武略將軍的史料是由縣誌而家譜,還是自家譜而縣誌。幾年前我所讀到的《和氏家譜》,始修於道光十二年,即一八三二年。早先的家譜失之戰亂,世次班輩無從細考,便依照銘碑記以和青為開篇,又留—段空白,記述一至八世的史績。之後,又空出了剛剛過去的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