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得周瑜之言,雖有些不信孫權會如此絕情。可魯肅與周瑜相交多年,魯肅對周瑜智慧的信任,那可還遠在諸葛亮之上。故此,魯肅也是不懷疑周瑜地判斷會有錯誤。
不過,魯肅倒也不擔心自己的今後如何,反正魯肅也覺得自己的先前對幽州的理解可能有些偏差,正準備親自到幽州待上一段時日,看看那些幽州各族的百姓都是如何看待幽州法度的。如此,倒也是一個機會,省得向孫權請假了。
魯肅隻是稍稍驚愕一下,隨即笑道:“看起來,我倒要乘那徐庶的救命之恩了。”
周瑜雖然不解魯肅此時為什麼還這樣輕鬆,可依然說道:“子敬過也量大。此分明是幽州行那抹書離間之策,那徐庶帶你來此,雖讓你脫離吳侯掌控,暫無性命之憂。可卻也坐實了你與其勾結之說。吳侯之心,再難動搖。此等賊人,不殺之,已是萬幸。何來謝他一說。”
魯肅一想也是。不由一笑。不過,此時魯肅脫出自身是非,卻猛然見想到周瑜適才所言,對孫權一律稱以吳侯,並沒有稱之主公。在想到龐統所獻得那個計策。不由得心中一動。
魯肅與周瑜,那卻是生死之交,不見外的。魯肅既有所疑,當即直接問道:“公瑾,你何以言孫權吳侯?莫非你真有異誌乎?莫非那龐統所獻之策,也你之機乎?”
周瑜一笑道:“子敬,你我至交,我也不瞞你。龐統獻策之舉,絕非我之授意。然,士元所獻之策,即被孫權采納,那就是天意如此。我豈可逆天而行?”
魯肅當即就是一愣。
而周瑜繼續說道:“我之心,子敬知之。若無國太好言相撫,以及顧念伯符所願,隻在孫家振興,我焉何容得了孫權登位。尤記得,你曾勸我:你我之誌,豈在江南一地。可而今看來,孫權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決非能給你我馳騁天下之人。何況,你從幽州歸來,又言天下何其大也。如此,你我又如何還能困守一地?何況,孫權既然采乃此策,軍中隨我起事者,多有不知,此必被孫權所忌。不說那些信我之人,或是盲從之人,必被孫權所除。就連我,也是要被那孫權所顧忌,所防範。我又如何能不早作打算,未雨綢繆。”
“啊?公瑾,難道而今你自立竟然是真得不成?”魯肅急切的問道。
“確有此心。”周瑜微笑著對魯肅說道。
“啊?那些江南老將如何會聽你的指使背叛孫家?公瑾冒然行之,此事必敗。何況此時還有曹操窺視江南,江南並非良地。若是公瑾無心輔佐孫權,隨我一同前往幽州也就是了。若是那幽州果然大興之相。你我輔之,也可一展長才。他事休言,但是那幽州的鐵甲戰船,卻是我親眼所見。正是公瑾縱橫四海之堅船!”
魯肅果然不愧是周瑜地生死之交,聽明白之後,一點都沒有責備周瑜背叛的意思,隻是擔心周瑜地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