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血脂是吃出來的(1 / 1)

一、飲食與血脂不可不說的關係

高脂血症是人們日常飲食中食用了大量油膩食物、攝入了過量的膽固醇,而過量的膽固醇進入到血液中沉積下來,久而久之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

對於血脂輕度升高人群,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病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是不需要降脂藥物治療的。隻要大家能堅持合理的飲食,同時配合適當運動,就可以達到輕度降脂的目的。

二、高脂血症的飲食原則

高脂血症患者的飲食原則既要達到降低血脂的目的,又要使患者獲得足夠的營養供給,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合理的飲食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控製脂肪的攝入量

減少動物性脂肪,如豬油、肥豬肉、黃油、肥羊、肥牛、肥鴨、肥鵝、雞皮等食物的攝入。這類食物飽和脂肪酸含量過多,促進膽固醇吸收和肝髒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還可使甘油三酯升高。

人體中的脂類大部分從食物中來,所以高脂血症患者飲食應有節製,將脂肪攝取量減至每天熱量來源的30%以下,將飽和脂肪攝入量保持在每天熱量的10%以下。

2.限製膽固醇的攝入量

高脂血症患者膳食中的膽固醇每天應不超過300毫克,嚴重的高脂血症患者,膳食中的膽固醇每天應不超過200毫克。忌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髒、蛋黃、魚子、蟹黃、魷魚等食物。食物中的膽固醇會影響體內新陳代謝,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增高,使患者病情加重。

3.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膳食纖維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增加糞便體積和腸蠕動,促進膽固醇從食物中排出,起到降血脂的作用。但大量食用可引起大便量及次數增多,排氣及腹脹等不良反應,因此高脂血症患者適當增加攝入即可,每天25~35克最為理想。

4.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不要過多吃糖和甜食,因為糖可轉變為甘油三酯,加劇高脂血症患者病情。

5.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攝入一定的蛋白質,有利於高血脂的治療。蛋白質的來源非常重要,應主要攝取來自於牛奶、雞蛋、瘦肉類、禽類(去皮)、魚蝦類及大豆、豆製品等食品的。但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