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肉的講究
血脂高的人,隻要選擇了正確的食材和正確的飲食方式,適當吃點肉是沒問題的。比如“白肉”(即魚、禽類肉),“白肉”與“紅肉”(豬、牛、羊肉)相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特別是魚類,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預防血脂異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可將“白肉”作為肉類的首選食物。
如果有些高血脂者不愛“白肉”愛“紅肉”,那麼,比之羊肉和豬肉,牛肉更適合高脂血症患者。因為對於血脂高的人來說,不但要控製膽固醇的攝入量,也要控製熱量的攝入。牛肉的膽固醇含量雖然和羊肉、豬肉差不多,但其所含熱量要遠遠低於豬肉和羊肉。此外,牛肉後腿部位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也低,更適合血脂高者。
高脂血症患者雖可開葷,但也應食之有度,每天75克即可,且紅肉最好吃清燉的(燉2小時以上),經過長時間燉煮,肉裏麵的油脂消除了很多,飽和脂肪酸含量也大幅度下降了,這個時候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不斷增加,會起到降低人體膽固醇的作用。同時,從營養上講燉得軟爛的紅肉還保留了肉原本的營養成分,如豐富的維生素B1、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等,而且膠質部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特別適合胃腸不好的人群及老年人食用。
二、食用油的選擇
用於人們食用的油脂有動物油和植物油兩類。由於大部分動物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能加劇動脈粥樣硬化,對高脂血症患者有催化病情加劇的作用,故要排除。而植物油中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居多,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因此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宜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分為三類:
1.飽和油脂,如椰子油和棕櫚油,這些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高脂血症患者飲食中應減少這類油脂。
2.單不飽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等,這些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不改變血膽固醇水平。
3.多不飽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香油、棉子油、紅花油、葵花子油等,這些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水平。高脂血症患者飲食中應選用此種油脂。
另外多不飽和油脂還有一部分存在於一些海魚中,高脂血症患者應適當多吃海魚和魚油。
三、減少脂肪攝取量的烹飪方法
日常飲食中無論哪一種油,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肥胖。因此,在烹調當中要注意減少用油量。根據高脂血症患者低脂低熱量的飲食要求,下麵介紹幾種適合高脂血症患者的烹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