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部曲》成功地塑造了幾個形象鮮明、性格飽滿、有血有肉的又富有深度內涵的人物。這些人物和他們命運的跌宕起伏,很吸引人,也使小說的人物敘事顯得真實可信。主角之一的朱佳富是貫穿“三部曲”始終的中心人物,他原本是留學歸來的春風得意的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碩士,小說以他在涪陵出場作為開端,以他在杭州最後亮相作為結尾,是鄢國培著墨最多的形象。朱佳富從一個純樸愛國的學生,逐漸轉變為一個性格複雜、亦正亦邪的投機人物的過程,都是在川江航運盛衰的曆史見證之下完成的,他與名門閨秀楊寶瑜的情感糾葛和發展,和他的命運發展一道,串聯起了三部曲的多線索的敘事。另一條串聯三部曲的線索是陸祖福和他的民成公司的命運遭際。陸祖福是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對華侵略的民族災難深重的曆史時刻走上社會舞台的,是一個飽滿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形象,既光彩照人,又有其局限,鄢國培既寫出了他馳騁商界的才幹、一心救國的情懷、果敢勇毅的氣質,也寫出了他各方麵顯示出的性格缺陷,使他成為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一個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罕見的成功的民族資本家的形象。
鄢國培在寫人上,很會討巧,那就是揚長避短。在創作《漩流》和《巴山月》(上卷)時,鄢國培就注意在描寫人物時,發揮自己的所長,主要靠自己多年航行於川江的生活底子和對底層各類人物的細致觀察取勝。他認識到自己對一些上層人物在生活中沒有多少接觸,更不可能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寫出來就差勁,像寫蔣介石就是這樣。寫《巴山月》時,他就盡量避兔寫上層的人物,多寫下層自己所熟悉的形象,這更有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到寫《滄海浮雲》時,他就曾經表示將專門寫下層人物,上層的基本上不寫了,在寫人的類型上他有著清醒地自知。
四、地方民俗風情的長卷
《長江三部曲》另一個突顯的特點在於,鄢國培在小說中濃墨重彩地渲染了長江流域的生活風貌,風土人情,勾畫了一幅地方風俗人情的長卷。前麵我曾說過鄢國培的創作基本是置身於當時的創作潮流之外的,他關注的是自己腳下這一方土地,熟悉川江小鎮和川江流域大、小碼頭的風俗人情,也被一種地域的鄉土情感所纏繞,在心理意識上存在著鄉土原型中的“戀鄉情結”,這一點也正體現出鄢國培作為地域小說作家的身份和特性。
鄢國培在寫作《長江三部曲》中將政治風雲寓於川江風俗畫麵中,把自己幾十年來在川江兩岸的山鄉小鎮的生活積累和深入洞察自然地融入其中,不僅在小說中濃縮進自己對鄉鎮生活的觀察、思考與認識,而且將自己很早就熟悉的久蓄於心的風俗民情集聚於筆下,寫出了川江流域幾十年來的風雲聚會,山川流走,社會風俗、世態民情,這使得《長江三部曲》富有生活實感,使讀者似乎自己就走在川江小鎮上,濃鬱的地域鄉土氣息撲麵而來,這也是《長江三部曲》受到讀者喜歡的一個主要原因。
小說著墨較多的石牛場是一個典型的川江小鎮,鄭大小姐的煙館、金家大院的興衰、“野農山莊”的今昔、慈虎岩的傳奇、熊管事的發跡等等,鄢國培的筆鋒不疾不徐,細細展開,各種各樣的土特產令人眼花繚亂,喧囂嘈雜的叫賣聲不絕於耳,各類人物也在這裏紛紛粉墨登場,有窮酸的靠測字算命維持生活的落魄文人,有靠小買賣為生的市井小民,有白吃白拿的靠販牛運鹽致富的江湖混混和暴發戶,這些人物多帶有地域性的文化印記或曆史的陳跡。“太白樓”的美孚燈和堂口掛著的記賬粉牌並存,“賀胡子鬧共產到了酉陽”的消息令幾家歡喜幾家愁。一個川江小鎮的市井風情曆曆在目。再如小說中的重慶,一級一級的石梯坎,依山建築的一排一排的店鋪,街上一乘一乘的滑竿,路上一挑一挑的賣水擔子,隨著江水的漲退而隨搬隨建的捆綁房子,獨特的洗臉風俗……點點滴滴的地域風情,在鄢國培的妙筆之下氤氳渲染,可謂涉筆成趣,引人入勝。
《長江三部曲》把鄢國培對地域民俗、世態民情的把握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也與鄢國培對民間文藝的喜愛有關,小時候父親擺的龍門陣,民間藝人的演唱的當地民歌等等,都使他耳濡目染地接受了民間故事和民間文藝的浸染,在創作中自覺地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這使得小說中所體現出來的地域民俗風情,具有了特殊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