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思想視閾裏的穿透與表達(1 / 3)

胡發雲的小說始終充滿了對現實近距離的關懷,他關注著那些人類所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關注那些在自己生命中留下深深印記的東西,並對此做出自己的思索和的反思。在他的一些作品,如《老海失蹤》、《死於合唱》、《隱匿者》、《思想最後的飛躍》中,都體現著思考的力度。《如焉@sars.come》是他的的第一部長篇,在小說中,胡發雲創作的主要特點,都得到了集中地展示,不僅延伸了他以往創作的風格特征,而且也在小說敘事和思想內涵上有了新的提升。

一、思考與時代同步共震

《如焉@sars.come》的題旨非常新穎,是我們以前所沒有見過的,“如焉@sars.come”有著非常明確的指義,一是顯示了網絡元素,這是一個非常時尚的當代元素,也是一個非常具有伸展力的龐大空間,以一種新的方式為各種自我表達提供了新的空間,體現出胡發雲在構思上的巧妙和獨特。二是“SARS”提示了特定的時間、中國特殊的社會語境、社會事件,即2003年發生的大事件“非典”,小說的動筆時間幾乎是和“非典”同步,這也表明了胡發雲對當下近距離的切入,以及洞察社會的敏銳和深刻。三是表現了人與網絡的關係,“如焉”是女主人公茹嫣的網名,“如焉@sars.come”將人和網絡、社會連接在了一起。這是一個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題旨,至少給人一種陌生化的感覺,使人產生了一種閱讀期待。

《如焉@sars.come》在想象力和思想力方麵超越了讀者原有的閱讀期待,也超越了我原有的閱讀尺度。作品進一步印證了以前我對胡發雲的了解和認知,這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作家,對現實一貫有著思想穿透力的表達。他的《老海失蹤》在當時曾引起很大的反響,有人稱它為“環保小說”,也有人將它作為“生態小說”的經典文本來加以研究,主人公老海也幾乎成了環保衛士的代稱。的確,《老海失蹤》的故事與環保和生態有關聯,讀者可以做這方麵的理解。但實際上,胡發雲最初寫這篇小說時,可能並不是直接為寫生態環保而寫的,而是秉承了他創作中所慣有的寫法,著重塑造的是那種思考型的人文知識分子的形象,而且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在時間和深度上都是超前於一般人的,像老海他是越南戰爭中走出來的軍功榮立者,卻在痛苦之中思索著這場戰爭。他做新聞,對新聞的造假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就如生態環保問題,在當時一般人還沒有很清醒的認識,生存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老海去烏嘯邊拍片很成功,得了幾個大獎,由他發現女峽、烏猴的報道所帶來的直接後果,是發展了當地的旅遊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百姓對他很感激,地方官員對他很逢迎。而日益嚴重的生態失衡,以及人們掠奪野生資源的貪婪,卻讓他陷入了對環境、對動物的生命和生存權利、對自身責任的嚴苛的反思。不論遇到什麼問題,老海都會是一個敏感的思考者,他也是一個有擔當勇氣的人,深切反省後,便會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贖罪。所以,在胡發雲的小說中,這一類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形象比較多見,他也正是通過這些人物來表達自己對當下現實中各種問題的前沿性的思考,表達對人類生存境遇的終極關懷。

胡發雲一直被看成是一個思想型的作家,《如焉@sars.come》仍然秉承了與以往同樣的創作路數,仍然體現了思想的穿越,是一個思想者的文本,也是一部著重塑造思考型的人文知識分子形象的小說。如果沒有思考,沒有思想的份量,完全可以把這部小說當作一部愛情小說來讀,人到中年卻儒雅而有風度的男人,和有文學情調和生活品位的女人不期而遇的愛情,兩人心心相印的默契,溫馨的情感,富有詩意的交往,當然也包括兩人最終沒有告別的分手,讀起來也會像那部暢銷書《廊橋遺夢》一樣吸引人。但僅僅是這些,小說就有些單薄,就有些流於常套,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在思想的壓重下,有了些沉甸甸的感覺。相信很多人在讀過之後會被作品所傳達出來的思考深深觸動,並從書中的人物那裏開始讓自己的思考啟程。

小說給以讀者的思想啟迪來自幾個地方,首先是通過作品閱讀著來自胡發雲的思路,是他在敘事中所傳達給讀者的東西,是通過人物的行為和感知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像茹嫣這樣的典雅感性的女人,卻借由“SARS”事件而開始關注公共生活和公眾空間,成為一個開始思考的人,一個想努力去擔當社會的道義的知識分子。她的變化貫穿在思想的被啟迪和思想成長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