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品鄉官》寫了中國最基層的鄉鎮幹部,劉心明自己就曾經是鄉鎮幹部,“從縣委機關到鄉鎮工作了七年,其中掛職副鄉長一年,擔任鄉鎮黨委書記達六年之久。”以鄉鎮幹部的身份來寫八品鄉官,最大的優勢是熟悉所敘寫的對象,“人物和故事約占九成取材於真人真事,就發生在我身邊”,真正是從生活的最基層打撈起來的題材,這可能使他的表達更真實,但也有可能因為對鄉鎮幹部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寫作上拉不開距離,而難以使作品及人物塑造有大的提升。
小說以鄂東有名的崎河鎮為背景,展示了正處於社會結構變動中的山村生活場景和當地的風土民情。崎河鎮新來的黨委書記鄭北揚是主要的刻畫對象,圍繞他,劉心明描繪了一群鄉鎮幹部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係的鄭北揚,一直呆在市級機關裏,曆任市委秘書、農工部副部長,他的願望是去文聯搞文學創作,而不願意當官從政。崎河鎮的前任黨委書記因經濟問題落馬,鄭北揚臨危受命,這個有著書生氣的年輕人負氣上任,甚至沒坐來接他的車。
位於大別山南麓的崎河鎮,屬鄂東與皖西的交界地區。凡此類地界,大都風俗古樸、民風強悍,不遵律法,崎河也不例外。雖然是革命老區,經受過戰火的衝刷和社會變遷的淘洗,卻依然沒有完全改變山村的社會形態和村民的保守意識。何家大屋和方家大屋是崎河鎮最大的兩個村,從清朝乾隆年間,何、方兩垸結下了世代冤仇,不通婚、不來往、不說話的三不規矩一直延續到今天。山村的半封閉狀態,造就了崎河獨特的鄉俗,尤以方家大屋村最為濃厚,全垸明清時代的古建築保存完整,族堂中常年供奉著先祖,香火不斷。族規對族人還有不小的約束力,大多村民對法律感到陌生,日常卻能自覺遵從沿襲下來的家法。一年之中名目眾多、儀式繁多的節日,男女老幼都認真準備,樂在其中。何家大屋村緊依國道,耕地多,是遠近聞名的苗木專業村,比較富裕,村民自我感覺良好,村支書何四清在鎮裏也是趾高氣揚,沒人敢說不是,結果姑息養奸,村裏更是有三霸橫行霸道,鄭北揚去上任的路上就被何家二霸暴打一頓。
盡管去崎河鎮任書記並非鄭北揚所願,但從小在父親“為國盡忠,為家盡孝”的教導下成長起來的鄭北揚,始終懷有一顆報國之心,大學時代的激情與夢想,以及市委機關的鍛煉,使他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去應對挑戰,他也想在這塊地盤上認真籌劃,搞一個類似開發區的經濟小區,然後再搞幾個大廠,在村級啟動脫貧攻堅的計劃,治理經濟環境,實行能者上,庸者下,堅決砍掉臃腫的機構和多餘人員,做出一番事業。但在去的路上就被打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這個曾經懷抱文學理想的年輕人被推到現實麵前,鄉村所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和各種矛盾衝突一一展開,群眾上訪告狀、打架鬥毆,幹部工資不能兌現,貧困村的幹部辭職不幹,稅費難收,計劃生育難搞等等。鄭北揚任職的崎河鎮,古老的宗法製傳統在農村的社會結構和生活形態中仍然留存,對村民持續保持著綿長的影響。兩個宗族族長雖然並無治理民眾的權力,但依然在民眾中享有崇高的聲望。對違犯了何、方兩家因世仇而不通婚的古老規定的少女荷嬌,方家族長庚寅老漢可以在族堂上嚴令對其重打五十大板。因不堪忍受別人對她與庚寅老漢的風言風語,何家大屋成矩娘上吊自盡了,何、方兩家族長一聲令下,雙方各三百人備好器械,拉開架勢,殺聲一片,是鄭北揚帶領二十多名鄉鎮幹部及時趕到,將何、方兩垸的集體械鬥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