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乎是一代人經曆了上山下鄉漲潮落潮式的遷徙。如今,當年的知青們已經消失在茫茫的人海裏。他們的感情和人生價值觀的定型期大都在鄉村渡過,在知青文學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知青運動對社會發展和個人命運所產生的種種複雜的後果,也可以看到知青們後來回歸城市後的艱難的奮鬥,以及內心的失落和惆悵。除了那些在知青文學創作中成名的一大批作家外,也有許多人在20-30年後,開始回憶自己的那段生活,希望在記憶的追述中,找尋自己的青春,也想讓自己當下的生活,主要是精神生活有所改變。
一、曆史、時代和個人的悲哀
高誌遠的《回城之路》是一部知青題材的文本,具有非虛構性的文本特點。《回城之路》出版於2000年,此時,距離1968年開始的“上山下鄉運動”已經過去了30年,這個20世紀發生在中國的特殊運動,給一代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生命經曆和記憶,但也在苦難和磨礪中造就了一批“知青作家”。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一代經曆過上山下鄉運動的有才華的知識青年,以自己知青生活的積累創作出一批知青小說,在文壇形成了知青小說的創作熱潮,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如梁曉聲的《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葉辛的《蹉跎歲月》,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孔捷生的《大林莽》、《南方的岸》,張承誌的《北方的河》、《黑駿馬》、《金牧場》,陸星兒《達紫香悄悄地開了》,老鬼的《血色黃昏》等,這類小說以“知青文學”的命名,載入了文學的史冊。而90年代後鄧賢的《中國知青夢》轟動一時,到2000年以降,鄧賢的《中國知青終結》,還有表述中國知青記憶的“民間備忘文本”又開始形成新一輪的出版潮流,梁曉聲的《年輪》、葉辛的《孽債》等電視劇的熱播和小說的出版,2004年薑戎的《狼圖騰》的熱銷,使人們依序“知青文學”的命名,而將其冠之為“後知青文學”來加以審視。高誌遠的《回城之路》與這兩撥潮流似乎都不沾邊,她不趕撥不趕趟,更多地是為了回憶記錄下自己這一段難忘的經曆。
高誌遠表現的知青群體,不是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裏的那些知青,滿懷激情和理想,用生命和熱血去征服自然,有一種悲壯的情懷。也不像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中的知青對陝北的土地和老鄉所懷有的真摯的情感;或是像孔捷生的《大林莽》那樣有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的悲劇故事,而是一群被邊緣化了的人,他們所渴求和奮鬥的隻是要回到自己出生的城市,那裏有父母,有從小生活的家。正如小說題旨所示,她寫的是知青的回城之路,這是被知青文學多少有些忽略了的一頁。
《回城之路》裏的主要人物,在知青群體裏屬於邊緣人,他們大都“出身不好”,或是父母有這樣或那樣問題的人,像主人公林菁菁的父親是國民黨財政部的小官員,在她還未出世就去了台灣。洪接鋒姐妹出身於舊軍人家庭,高鈺的母親在“清隊”中自殺,徐玲是“曆史反革命”、“右派”家庭出身,先梅家裏是“資方代理人”,李應笙其父特嫌問題未定性,梁毅工人家庭出身,但其父卷入了“現行反革命”案,等等。在農村,一次次招工,推薦上學過後,他們成了同屆下鄉知青中最後留在農村的人,看不到前程,苦熬著絕望的日子,所以他們中的有些人,像其父被鎮壓了的占斯琴不得不用女色為回城鋪路。而林菁菁唯一的指望就是靠“病轉”回城。
“病轉”這一詞語在今天已經沒有人能理解它的含義,但對林菁菁這一批靠“病轉”回城的知青來說,卻有著不堪回首的記憶。找人、托各種關係寫病曆,有的真,有的假,有的是弄假成真。林菁菁、占斯琴姐弟都是以很難判斷的坐骨神經痛病轉回城的。而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看赤腳醫生手冊,研究各種可以造假的病例,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癲癇病等等,製造一摞摞病曆和診斷證明書,不惜裝病、裝腿瘸,上上下下跑各個部門,蓋11個章子,甚至林菁菁決定如果縣知青辦不轉自己的關係,就用冷水泡關節得上風濕病,或是用隊裏的碾磨軋斷一條腿,寧可斷腿也要回城。在這部40萬字的篇幅的文本中,寫了一群知青不同的“病轉”的過程,林菁菁曆時一年零三個月,假病成真,終於回城。而回到城市後成為沒有工作的社會青年,“可在我已經十分知足,這還是我經過九死一生的掙紮換取的啊!”這種屈辱、繁難的過程,不可告人的“計謀”和全社會“秘而不宣”的合謀,讀來仍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