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引語型反問
引語的性質可分為引經與稽古兩類。引經,就是引用權威性的或有說服力的話來證明;稽古,就是引用前人的事跡或曆史故事來說明。
例如,一個新戰士入伍後,練了一個月的射擊,仍然不能命中十環。他問班長:“我為什麼打不中靶心?”班長說:“你知道一句俗語嗎?要想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戰士立刻明白了。
⑨層遞型反問
層遞型反問從層層深化的語氣中使人加深對所敘事物的認識和印象,步步深入,可收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之效。《追求》雜誌的內容介紹:“人人都有追求,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在何處?真善美在哪裏?怎麼追求得到?《追求》雜誌將為您導航。”
(2)高超的問話技巧
①問話需要口才。
利害場合,問話問得巧,可以占有優勢。
②提向要因人設問。
人有男女老幼之分,有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此不可“千人一問”。一對摯友,可以互相詢問:“你工資多少?,“談戀愛了嗎?”然而,小夥子決不可向初次見麵的女友提出類似的問題。
③唐突提問,也是不可忽視的。
假如在大庭廣眾之下問對方:“你有什麼理由可說?”、“你遲到一小時,上哪兒混去了?”如此唐突的問法,令人難以下台,人家一定會不高興的。
怎樣才能問得巧,首先要選擇恰當的提問形式。
①限製型提問
這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提問技巧,它能幫助提問者獲得較為理想的回答,減少被提問者說出拒絕的或提問者不願接受的回答。
據說,香港一般茶室因為有些客人在喝可可時放個雞蛋,所以,侍者在客人要可可時必問一句:“要不要放雞蛋?”心理學家建議,侍者不要問“要不要放雞蛋”,而要問:‘做一個還是兩個雞蛋?”這樣提問就縮小了對方的選擇範圍。這種問話,顯然可以多做雞蛋的生意。
②選擇型提問
這種提問方式多用於朋友之間。同時也表明提問者並不在乎對方選擇。如,你的朋友來你家做客,你留他吃飯,但不知他的口味,於是問他:“今天咱們吃什麼?鯽魚還是帶魚?”
③婉轉型提問
這種提問的意圖是為了避免對方拒絕而出現尷尬局麵。例如,一個小夥子愛上了一個姑娘,但他並不知道姑娘是否愛他,此話又不能直說,於是他試探地問:“我可以陪你走走嗎?”如女方不願交往,她的拒絕也不會使雙方難堪。
④協商型提問
如果你要別人按照你的意圖去做事,應該用商量的口吻向對方提出。如你要秘書起草一份文件,把意圖講清之後,應該問一問:“你看這樣寫是否妥當?”
各種發問方式都有其優點和局限性。在交際過程中,要從交際需要出發靈活恰當地選擇發問方式,求得最佳效果。
善於使用發難的藝術
幽默,在人際交往中有以下幾點好處:
(1)能緩解人的緊張情緒,使不利的對方擺脫困境
例如,世界幽默大師蕭伯納在街上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嚇得不得了,連忙向蕭翁道歉,蕭翁卻對他說:“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點勁,那就可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而永遠名垂史冊啦!”
(2)能溫和地譏諷對方的蠢話
德國大詩人歌德有一天在公園裏散步,正巧在一條狹窄的小徑上碰上了一位反對他的批評家。這位傲慢無禮的批評家對歌德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從來是不給傻瓜讓路的。”機智敏捷的歌德卻回答他說:“而我恰恰相反。”說完便閃身讓批評家過去。
(3)有消除疲勞的作用
在登山旅遊或長途跋涉中感到精疲力竭、情緒低落時,說上幾句幽默風趣的笑話,頓時便會使人感到輕鬆、愉快,情緒振奮,忘記疲倦,乘興前進。
(4)有醫療作用
患精神憂鬱症的人經常聽聽笑話,自會痊愈。所謂“笑一笑,十年少”、“一個衛角進城,趕上十個醫生”的說法並不誇張。
總之,幽默是才華與智慧的閃光,是交際語言的“潤滑劑。”它能使語言生輝,使交際氣氛輕鬆化、活潑化。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繁榮和經濟的進步,幽默將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標誌之一。
(1)提意見的藝術
提意見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是經常發生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提意見,提意見也要講究藝術。
①不可抱著改變對方主意的心情和他爭論,也不要試圖去“贏”這場爭吵,隻要陳述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但也不應讓人感到你在說教。
②強調共同之處。差不多任何爭執,都有某些雙方同意的見解,應該強調這些;如果過分強調分歧的意見,必然使對方不服。
③不要以表達不同見解來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④在你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之前,必須要先了解對方的立場,以求沒有誤解對方的意思。不過,在未澄清之前,切忌假定意見已有分歧。
⑤有其他人在場時,不要提出使對方感到為難或難堪的意見。
⑥保持愉快的態度,不要表露出憤怒、不耐煩的情緒。聲音要保持溫和、愉快,避免打斷對方的講話,不要使用皺眉、搖頭等動作。
⑦在表達意見的時候,要具有選擇性,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挑剔,人們很快就不願聽你的講話了。
⑧多說讚美、感謝對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