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同情弱者,以弱賺取同情在有些時候也能達到征服人的目的。說話辦事中如果你能熟練掌握這一技巧,就像兵法所說的一樣,不戰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這不是說非得遇上同樣的事才能用同樣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說話辦事有很多時候都可以運用此法。
有一位母親在和別人聊天的時候,談到了自己的兒子。原來這個兒子要求母親為自己買一條牛仔褲,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要求。
但是,兒子怕遭到拒絕,因為他已經有了一條牛仔褲,而母親是不可能滿足他所有的要求的。於是,兒子采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他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苦苦哀求,或撒潑耍賴,而是一本正經地對母親說:“媽媽,你見過沒見過一個孩子,他隻有一條牛仔褲?”
這頗為天真而又略帶計謀的問話,一下子打動了母親。事後,這位母親談起這事,說到了當時自己的感受:“兒子的話讓我覺得若不答應他的要求,簡直有點對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點,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一句話就說服了母親,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說這話時,惟一目的就是要打動母親,並沒有想到該用什麼樣的方法。而在事實上,他的確是從母子道義上刺激母親,讓母親覺得兒子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非分的。
這種事例在日常生活中還很多很多,也許當事人自己都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又確實是憑著道義達到了辦事兒的目的。
說話辦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愛貪小便宜的人,當自己沒有把握或沒有決勝能力的時候,不妨低賤一些,卑憐一些。
老劉從山東家鄉出差到廣州,有位年輕的同事正準備結婚,想買一台高檔進口彩電,便托老劉幫忙帶回一台大屏幕彩電。
到廣州後,老劉聽說漢正街的貨物美價廉,尤其是小孩子的衣服比商場便宜許多。便想先去逛逛漢正街,給小孫子買幾件衣服,再到商場替同事看電視機。
到了商業街,老劉發現果然名不虛傳。終於替小孫子選了幾套衣服。付完錢老劉正準備走,忽然發現錢包不翼而飛了。這下老劉可著急了,包裏有同事的幾千元錢!剛才旁邊也沒什麼人,隻有賣衣服的姑娘和自己兩人。老劉思考,十有八九是賣衣服的姑娘隨手把錢包塞進了衣服堆裏。
老劉問姑娘:“小同誌,看見我的錢包沒有?”
姑娘一聽,翻了臉:“噢,你是說我拿了?那你去叫警察呀!”
老劉一聽,姑娘的口氣不對,自己並沒有說她拿了,隻是詢問一下,她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老劉明白,自己隻有一個人,一旦離開小攤,贓物轉移,那就再沒希望了。如果和她來“硬”的,隻會把關係弄僵。於是,他決定來“軟”的,他笑了笑說:“我也沒說是你拿了,是不是忙中出錯,混到衣服堆裏去了。”這話很有分寸,給姑娘下台準備了台階。
這時來人買東西,打斷了說話。他擺出了“持久戰”的架式,盯著貨攤。姑娘顯得有些心神不安。
等貨攤又隻剩他倆時,他壓低聲音悄悄地說:“姑娘,我一下子照顧了你五六十元的生意,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呢?我看你年紀輕輕的,在這個熱鬧街道擺攤,一個月收入幾百上千,信譽要緊呐!”這話有懇求,有開導,還有暗示,說得姑娘低下頭,顯然在進行思想鬥爭。
他繼續道:“這錢是單位同事托我帶買結婚東西的。要是丟了,我一個工薪階層,哪裏賠得起呀?我這一大把年紀了,還出這種事,叫我怎麼有臉回去見人哪!姑娘,你就替我仔細找找吧。”
姑娘終於經不住他的懇求。說:“哦,給你找找看。”
果然,姑娘就坡下驢,翻了一陣子,在衣服堆裏“找”出了錢包,羞答答地遞給他。
軟硬兼施是口才藝術中顛撲不破的真理。但上述事例中,老劉一看“硬”的不行,馬上改變戰術,以軟求勝,這就叫以情乞憫。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老劉柔言慢語,不但使錢失而複得,而且挽救了一個女青年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