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話反說:把說話的角度調轉180度
這種方法取自修辭學中的正話反說法,把原批評的話,從相反的角度,用表揚的形式表達出來。
某校一年級新生軍訓,一位學生因訓練不認真。三次打靶三次剃了“光頭”,使全班的團體總分成為全年級倒數第一。打靶回來的路上,班主任一捶這位學生的肩膀,笑著說:“嗨,三次你都‘吃燒餅’,靶子以外的地方都打中了,也真不容易啊!”老師不乏幽默的“讚揚”引得了同學們的笑聲,連這位學生也忍不住笑了。但笑過後,抓了半天後腦勺;很不好意思。
(4)雙關曲解:把真意思藏在表麵意思裏
為了使自己要辦的事情容易被對方接受,我們可以用雙關曲解法,這是利用一個詞的語音或語義同時關聯兩種不同的意義並進行曲解的方法。
例一:正在“大酬賓”的百貨公司櫃台前,購買者爭先恐後,秩序混亂。一位女士憤然對營業員說:“幸好沒打算向你們找Iimao(禮帽/禮貌),我看在這兒根本找不到。”營業員沉默了一會兒說:“請讓我看看您所需要的禮帽的樣品!”那位女士愣了一下,笑了。
例二:某食品商店經理在全體職工大會上說“要端正經營作風,加強勞動紀律,公私分明,特別是那‘甜蜜的事業’——糖果櫃台,顧客反映很多……”
上述兩例的幽默點都爆發在雙關語的表層組合上。例一中,由於“禮帽”與“禮貌”的諧音雙關,構成了互不相同的兩層意義。營業員舍棄那隱藏在深層的“禮貌”之意,故意在表層上將對方的思維活動導向“禮帽”之義,造成一種不滿情緒遽然化解的笑,避免了顧客與營業員的爭吵。例二中,“甜蜜的事業”是語義雙關,“甜蜜”本指糖和蜜的味道,其轉義是幸福、愉快、舒適的意思。那位經理的講話,看似是利用其表層意義——點明是哪個櫃台,即店內經營糖果的櫃台,實質是委婉地批評了該櫃台中那些利用工作之便,不掏個人腰包,公私不分,想吃就抓,把糖果櫃台工作看成是享口福的“事業”的人,讓這些職工在笑聲中反省自己。這種非說教性的批評,不至於太傷職工的自尊心,因此,容易讓人接受。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很容易做到一語雙關,因此中國人特別喜歡一語雙關的形式。下麵舉例說明:
例三:從前有個有錢人,非常吝嗇,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飯的時候,來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廳裏,自己偷偷地溜到裏麵吃飯去了。客人很生氣,大聲說道:“這座廳堂很可惜,許多梁柱被蛀蟲蛀壞了!”主人聽見了,急忙走出來,問道:“蟲子在哪裏?”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裏麵吃,外麵怎麼知道?”
客人的答話是雙關語,表麵上是說蛀蟲,實際上是指主人。主人自然能夠聽出話中話。
例四:在延安時,毛澤東有一陣子右肩發痛,時常痛得不能入睡。毛澤東問他的保健醫生朱仲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朱醫生對他住的窯洞仔細察看了一番,發現這洞內朝北的那一麵依著山,有一個約2米高、1米寬的洞。這下可找到原因了,“對了,對了!就是從這個防空洞口吹進來的過堂風害人。”她肯定地說。毛澤東順著朱醫生手指的方向看去,接口說道:“好,這個原因尋著了。看起來,不正之風是可以使人生病的哇!今天我從你這裏學到了學問。我看,凡是從防空洞裏吹出來的風,總是逆風和歪風,那就非堵住它不可。要不然,真會像你講的那樣,會害死人的!我們要爭取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一定得提防從防空洞裏鑽出來的歪風,不能有半點大意啊!”
毛澤東的話是雙關語,表麵上是說從隱蔽的防空洞裏吹出來的歪風、逆風,實際上是說資產階級的壞風氣,會使我們革命隊伍裏的一些人受到毒害,思想上患病。我們非得把那害人的“防空洞”堵嚴、堵死不可。
(5)借題幽默:會心一笑解難題
借題幽默法是指巧妙地借助別人的某一話題,引申發揮,出人意料地表達自己的某種思想。
例一:南唐時,京師大旱。烈祖問群臣說:“外地都下了雨,為什麼京師不下?”大臣申漸高說:“因為雨怕抽稅。所以不敢人京城。”烈祖聽後大笑,並決定減稅。
申浙高的話就是借題發揮。巧借烈祖的話,引申發揮,表達了京城稅太多,應該減稅的思想。非常巧妙,效果也很好,烈祖在笑聲中接受了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