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緩急——因“言”而導4(3 / 3)

例二:美國內戰期間,北軍最初進展受挫,於是林肯便任命年輕有為的格蘭特為全軍的最高統帥。但這一任命招致了國防部長斯坦頓的不滿,他覺得格蘭特資曆淺卻位於自己之上,心中不悅。

有一天,他找到格蘭特,蠻橫地要求格蘭特對這一任命作出解釋。

格蘭特不想與他爭執,害怕影響團結,對自己的政府不利,便說道:

“我認為隻是在軍事方麵我的級別確實比你高而已,其他的便沒有什麼了,我也許不如你,部長先生。”

“讓我們一起去見林肯先生吧。”斯坦頓仍舊不服。

“好吧”,格蘭特說,“林肯先生的級別比我們都高。”

兩人一同來到了白宮。

“你先說說你的情況吧,格蘭特將軍。”斯坦頓說。

“我沒什麼可說的,我對一切都感到滿意。”格蘭特回答道。

斯坦頓說出自己的不滿後。林肯接著說:

“斯坦頓先生,我和你都想主持這項工作,但我們在這方麵都沒有能力把這項工作做好。所以,我特意把格蘭特先生請來減輕我們的負擔。因此。我認為你我都應該讓他放手去幹,他是當之無愧的。”

例三:阿凡提害眼病,看不清東西。國王偏叫他來看這個看那個,還取笑他說:“你不論看什麼,都把一件東西看成兩件,是嗎?你本來窮得隻有一條毛驢,現在可有兩條了,闊起來了,哈哈!”

“真是這樣,陛下!”阿凡提說,“比如我現在看你就有四條腿,和我的毛驢一模一樣呢。”

有一天,國王和大臣帶著阿凡提外出打獵。天氣炎熱,熱得國王和大臣汗透衣衫,他們就把濕透的衣衫脫下來搭在阿凡提的肩上。

阿凡提本來就夠熱了,再加上國王和大臣的衣衫,更是汗流如雨。國王見阿凡提熱得滿頭大汗,便故意戲弄他:“阿凡提,你真不簡單,能馱一頭驢馱的東西。”

阿凡提聽了很生氣,但卻平靜地說:“不,我肩上馱的是兩頭驢的東西。”

阿凡提兩次對國王的回答,用的都是巧借話題法。從中可以看出阿凡提的智慧,借助國王的話題,進行引申發揮,諷刺了國王。

第九章辦事看絕招——怎樣說才能打動對方

社會的複雜性決定了辦事的複雜化。對不同的情況自然要有不同的辦事方法。我們辦事要注意抓住時機,要講究場合和環境,要應變“形勢”琢磨對手及要了解事情性質,辦事力求靈活機動,發揮自己的看家本領,讓自己的言辭打動對方、俘虜對方。

與人聊天的學問

(1)寒暄的功能和神效

寒喧是交談的媒觸和潤滑劑,它能在交談者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因為寒暄能產生認同心理,滿足人們的親合需求。

寒喧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以下4種:

①問候式。

兩人見麵可點頭微笑,或說“你好”,或關心地詢問近況:“你的吉他練得怎麼樣了?”然後,交談起來。

②誇讚式。

人都需要肯定與承認,誠心的讚美是一種活躍的寒暄方式。例如:

“小何,你這件裙子可真漂亮!”

“啊,謝謝你!”

短短的話語,雙方都很舒服,可以順利地交談起來。

③描述式。

兩個人見麵後,一方以友好的副語言特征描述對方正在做的事情,如:“剛下課?”、“回來了?”、“上街呀?”

④言他式。

兩人見麵後,談論雙方不厭惡的事,如:“今天天氣太熱了!”、“車子太擠了!”

這些寒喧方式,都可以用來與人們建立起人際接觸,為進一步攀談架設橋梁,溝通情感。

寒喧盡管比較單調、平淡且重複,卻不可忽視。路上相見。明明是熟悉的,卻視而不見地擦身肩而過,既無體態語(如微笑點頭之類),又無言語表示,隻能給人以傲慢、無禮的印象,觸發敵視情緒。

如何積極有效地寒喧呢?一般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有積極的姿態。

在與別人相遇的瞬間,要迅速培養自己的愉快情緒,爭取主動,使對方從你的言行反應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其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

②集中注意力。

任何漫不經心的言語隻能使對方感到被輕視。

③善於選擇話題。

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與生人見麵後的4分鍾內,隻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問候、互通姓名、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應絕對避免提出易於引起爭論的話題。至於與老朋友、老同學、老鄉或熟人相見寒喧,也有個選擇話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