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3 / 3)

【商場智慧運用】

競爭中的弱家裝作不加防備,就仿佛有意進入兵法家所設計的特殊背景:“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對手一見會疑慮叢生,既擔心你有“殺手鐧”,又擔心自己誤入圈套,最終貽誤戰機。這是商戰中一種“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的心理攻勢,並不像三國演義中的虛構故事。假如在激烈的市場爭奪中,因錯用主將而痛失要地,萬般無奈而困守空城,那就有喪盡元氣、倒灶關門的危險了。

在商業競爭中,運用“空城計”關鍵在於有意顯示自己實力不足,或者隱瞞自己強大的實力,使多疑的競爭對手或者顧客造成錯覺,有利於經營。比如通過限製銷售而有意識地使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保持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麵,以此來刺激消費需求,擴大市場,或者產品滯銷,卻故意造成產品脫銷的假象,誘發消費者的購買欲。

在經營活動中,運用“空城計”成功的關鍵在於抓住顧客、消費者或競爭對手的心理,或以實示虛,或以虛示實,使消費者或競爭對手產生疑慮,從而一舉獲得勝利。

籌備資金,石油大王使出空城計

波爾格德是石油企業家的兒子。1914年9月剛從英國牛津大學畢業回到美國,便決心從事石油開采業。

但是,他不想依靠十分富有、並在美國石油界頗有影響的父親。他要憑自己的本領,自力更生地開創一番事業。

1915年10月,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有一個石油礦井招標,參加投標的企業家很多。有不少投標者實力雄厚、財大氣粗,競爭異常激烈。

波爾格德此時才成立的公司資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業家的對手。但是,這個油礦很有潛力,對他很重要。怎麼辦呢?經過冥思苦想,波爾格德找到了一個高招——空城妙計。

投標那天,波爾格德租了一身十分華貴的衣服,約了一位他所熟悉的著名銀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標會場。

到了會場,波爾格德顯得氣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銀行家陪伴,致使在場的企業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躍躍欲試,準備在投標中一決勝負的投標者,心裏不免忐忑不安。想到波爾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兒子,現在又有大銀行家做“參謀”當“後盾”,感到自己決非波爾格德的對手。

於是,他這套空城妙計應驗了,投標會場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企業家們竟三三兩兩地相繼離開了,留下的也不敢競價。

結果,波爾格德以500美元的低價就輕而易舉地中標了。

四個月後,即1916年2月,波爾格德中標的那個油礦采出了優質石油。他馬上以4萬美元的價格將油礦售出,很快便獲得了2萬多美元的純利。

波爾格德一處又一處地投資開采石油,不斷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23歲的波爾格德已成為擁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虛而虛之,層出不窮空城計

根據“空城計”的原意,該計在經營中可以引申為:有意顯示自己空虛不足,使多疑的競爭者或顧客造成錯覺,有利於經營。

在商業經營活動中,利用人們認為“物以稀為貴”和越是緊俏短缺的商品越是要設法搶的心理,以實作虛,告示“存貨不多,賣完為止,欲購從速”,待到顧客來爭相購買時,則變虛為實,多多益善趁機拋售,贏取利潤。

更高明者,則對一些緊俏的大件家用電器囤積居奇,佯稱無貨。待物價上漲之後,將庫存的彩電、電冰箱一類緊俏家電用品源源不斷地翻倍抬價出售,大賺一筆。

在商業競爭中,精明的商家不會以真實信息示人,常常是虛實相加。有時候,商家會通過限製銷售有意識地造成自己的產品供不應求的場麵,以此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來推銷自己的滯銷產品。諸如此類的以短缺、無貨來吊顧客胃口,等待時機出售的經營技巧,其實都源自空城計的啟示。

一天,薩耶下班回家後,看到了妻子買的一塊布料,很不高興。因為薩耶是一家布料店的老板,知道這種布料根本賣不出去。

妻子卻說:“賣布的小販說,今年的遊園會上,這種花式將會流行起來的。”妻子還告訴薩耶,在遊園會上,當地社交界最有名的貴婦瑞爾夫人和泰姬夫人都將穿這種花式的衣服,妻子還囑咐薩耶不要把這個消息說出去。薩耶聽後,很氣憤地對妻子說:“你被賣布的小販給騙了。”但是他的妻子沒有聽薩耶的話,她把布料送去一家裁縫店,做了一件衣服。

遊園會那天,在參加此會的婦女中,隻有貴婦瑞爾夫人和泰姬夫人及少數幾個女人穿著那種花色的衣服,而薩耶太太當然是其中之一,她因此出盡了風頭。遊園會結束的時候,許多婦女都得到一張通知單,上麵寫著:“瑞爾夫人和泰姬夫人所穿的新衣料,本店有售。”

原來,那名賣布的小販送了兩塊布料給瑞爾和泰姬夫人,他還在她們麵前拚命地形容她們穿上這種布料會是多麼的美麗。同時,這名小販還請了當地最有名氣的時裝設計師為她們量身定製。在小販的甜言蜜語和周密服務之下,兩名貴婦果然把這件衣服穿了出來,並且備受讚賞。

薩耶知道了這事後,不得不佩服那小販高超的推銷手腕。

第二天,薩耶找到那家店鋪,隻見人們爭先恐後地搶購布料。等他走近一看,才知道這個店鋪的小販比他想象得更聰明:這家店的門前貼著一行大字:衣料售完,明日來貨。而那些購買者唯恐明天買不到,都在忙著預先交錢。夥計們還不斷地說,這種法國衣料因為原料有限,很難充分供應。其實,這種布料進貨不多,並不是因為缺少原料,而是因為它的銷路一直不好。看到這個小販如此巧妙地利用缺貨來吊顧客的胃口,薩耶從心底折服。

唱起“空城計”,小店門庭若市

做廣告需要一定的資金,這對大廠商來說也許不成問題,而對小企業、小商店來說可是難上加難。如果不花錢同樣起到廣告的效果,豈不是無中生有,美事一樁。

台灣曾有一家飲食店,店開張營業後,由於資金不夠,沒有錢可做廣告,於是老板就想了一個辦法。他讓專門端菜到顧客家裏去的店員,拿著一個寫著自己店名的空箱子,裏麵裝著空碗,四處跑來跑去。附近的人看到店員這麼忙碌的跑來跑去,就說:“哦,什麼時候開設了這家食堂呢?看他這樣忙碌的端菜出去,生意可能不錯,我也去吃吃看。”這種假裝忙碌的宣傳方式,結果收到了效果,各地方都有人來訂菜,使這家飲食店成為風靡一時的食堂。

我國某城市有家個體服裝店,剛剛開業,一點知名度都沒有,門前冷冷清清,服裝店老板在開店前幾乎把資金用光,哪有錢去做廣告,讓人們知曉這家服裝店呢?老板終於有了主意,一天他來到附近一家電影院,在電影開演前幾分鍾,他雇的店員前來找他,隻聽電影院的廣播喇叭喊:“××服裝店的王老板,外麵有人找。”他聽到第五遍時,便起身走出影院。一連幾天,在附近的幾個影院都如法炮製,隨後的日子裏,他的服裝店門庭若市,生意不斷。

上麵所說的飲食店用寫有自己的店名的空箱子做廣告,服裝店借助影院的廣播做廣告,都是絕妙的例子。但是運用這種無中生有的廣告技巧,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不要過分奇特,要讓顧客能接受。二是如果是地域性生意,不要離地區太遠宣傳,要在附近實施。

在現代經營活動中,經營者一個大膽的計劃,一種奇異的構思,配以虛張聲勢的行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達到轟動的效應和目的。

鬆下幸之助妙計度難關

鬆下公司是由鬆下幸之助創辦的一個大型電器王國。但是,鬆下在創立後的70多年曆史也多次遇到生存危機,但靠鬆下的謀略,都能度過難關。20世紀50年代,日本出現經濟大滑坡,不少企業已經難以支撐,失業率迅速上升。為此,鬆下公司召開了董事會研究對策。會上不少人提出,公司的產品賣不出去,已經沒有錢發工資了,唯一的辦法是減人。消息傳出後,整個公司人心惶惶,許多職工感到,在這個時候離開鬆下也是沒有出路的。

一些與鬆下做生意的公司,也在看著鬆下如何動作,看鬆下用什麼辦法度過難關。可是,此時鬆下幸之助卻生病住院了。於是,商界傳出許多謠傳,說鬆下無可奈何,已經病倒了。

公司的武久和井直兩位高級總裁到醫院去看望鬆下,武久說:“鬆下先生,我們現在很困難,已經拿不出什麼辦法了。”鬆下問道:“真的就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嗎?”井植說:“鬆下先生,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首先把公司的職員減少一半。”鬆下躺在床上沒有說話,但是看得出來,他的心裏早已有辦法了:“我已經決定一個人也不減!”武久和井植一聽,大吃一驚。

鬆下此舉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他認為:如果公司減人,別人就看出了自己的困難,他們就會趁機與他們講條件;如果公司不減人,則向外界表明,自己是有實力的,也是十分自信的,別人則不敢輕視。不但不減人,鬆下還做出決定:上班時間由全天改為半天,工資卻按以前發全天。武久和井植非常擔心,但看董事長如此果斷,隻好半信半疑地走了。

兩人回到總部,集合起全體員工,一級一級地向下傳達鬆下先生的決定。員工們聽到這個決定都高聲歡呼起來。幾乎所有的人,都發誓要盡全力為公司而戰,公司上下出現了萬眾一心、共度難關的場麵。

當外界聽到鬆下公司不減一人,而且隻上半天班,發全天工資的做法,頓時感到鬆下不愧是日本第一大公司,定有靈丹妙藥和回天之力。更重要的是,這一決定穩定了軍心,人人上陣,全力工作,隻用了兩個月,鬆下的產品又全部推銷出去了。公司不但停止了半天工作製,而且還要加班加點才能把大批訂貨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