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清酒一杯情一縷 第一百八十一章:帝王之心(大結局)(2 / 2)

從縈秋國到莫瓊國的國都,她走了多長的路?

裴小六自己也不知道。

隻知道的是,自己此刻,一定是一片的狼狽。

那永遠和端莊優雅的夏如年截然相反的狼狽。

但就算如此,這一次,她也不得不求。

是為了她的皇兄,也為了清寰郡中的百姓。

裴小六已經記不大清楚,自己最後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景。

隻知道,那個時候,她真的以為,自己是他的深愛。

是他會去保護,想要保護的人。

是千年前的事情了吧?

不然為何此刻的她回想起來的時候,如同隔世?

那說了讓她動心讓她難過讓她惱怒的嘴唇,卻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

生死無言。

裴小六又有些想要笑,卻又覺得自己這個樣子,在笑起來的話,會不會顯得如同一個瘋子一般?

雖然,她似乎距離瘋掉,也已經是不遠的距離了。

她的眼睛一抬,卻看見了正站在一邊的元之。

她的身子慢慢地挪到了他的麵前。

在自己當初做那個決定的時候,他就告訴自己,不會有回頭的路,不要回頭。

所以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活該嗎?

她的頭,再一次地叩在了金鑾殿上,叩在元之的麵前,叩在他的腳下。

然後,她啞聲說道,“師父。”

簡單的兩個字,卻讓這位馳騁沙場多年的將軍整個身子都是一震,隨即猛地轉過頭,卻看那高台之上的人。

他的眼睛微微垂下,長長的睫毛蓋住了那一雙狹長的丹鳳眼,看不出任何的情緒。

元之動了動嘴唇,正要說什麼的時候,麵前的女子,卻已經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

笑容,從她的嘴角,一張蔓延到了那一雙眼睛當中,當人看過去的時候,仿佛還可以看見在那裏麵,是一片亮晶晶的液體,隻是那液體,卻遲遲沒有從她的眼睛中掉落下來。

她看著高台上的人,輕聲說道,“我原本以為,即便不能與這天下相比,隻求能夠陪在你的身側,站在城樓之上,並肩看著你治理的天下,便已足夠。可是後來,我才發現,你想要與之分享的人,從來不是我,這天下的東西,對於你來說,無非兩種態度,喜歡的擁在懷中,厭惡的踩在腳下。此刻,我隻想知道,百年之後,能夠葬在你身側的,又會是誰的墳墓?”

她的話很輕,落在旁人的耳朵中的時候,卻讓人的心頭一震,緊接著,她伸手,將頭上的帽子輕輕的摘了下來。

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的涼氣。

在她那一張明明不過雙十年紀的臉龐上麵,是一片蒼白的頭發。

頭發被她簡單地挽了一個簪子,在那上麵,是一根簡單的木簪,木簪上麵,雕著一朵,海棠花。

隻要是在君彥的身邊待過的人都知道,在君彥的手上,也有這一支模樣相近的木簪,隻是從來都不見他用過,隻被他,小心地藏在了他的懷裏。

而在將帽子摘下來之後,在麵對所有的人驚訝的目光的時候,裴小六隻是笑,然後向後退了兩步,接著,直接撞上了金鑾殿上的一根柱子。

至此,何妃,歿。

這一年,正好是莫瓊國瑾秀,第七年。

而在何妃死後的第二天,瑾秀皇帝將她厚葬,接著,命元之將軍率軍三十萬,從莫瓊國而出,在將縈秋國寧航太子救於水火之中的同時,也將十萬的精兵留在了那裏,協助寧航太子,奪回地位。

聽說在那一夜,元之的兵馬入駐清寰郡,將城門外寧遠的兵馬絞殺的時候,堆積起來的人頭,有一座山那樣高。

嗜血殘忍的程度,可想而知。

而那寧遠太子,也在那個時候兵敗身亡,幾天之後,皇帝寧哲駕崩,二皇子寧曈即位。

那一邊的寧航,因為有了莫瓊國兵馬的協助,這一場縈秋國的戰爭,才剛剛起了個頭。

後來,在那一天之後的莫瓊國的史書上麵,寫道:

在瑾秀皇帝身邊,有兩個最有名的妃子。

一個,一張臉沉魚落雁,傾國傾城。

一個,一雙手醫術無雙,妙手回春。

而她們之間,究竟誰是瑾秀皇帝的最愛,卻無人得知。

有人說,該是那名醫術無雙的妃子,因為瑾秀皇帝曾為她,一夜屠城。

而有人說,應該是那名花容月貌的娘娘,因為這世間的人,誰不愛傾城?

隻是帝王的心,又豈是人能揣摩的?

又或者,在瑾秀皇帝的心中,倆人,不過都是一枚棋子。

史書上麵沒有記載的是,在何妃厚葬的那一天晚上,一輛神秘的馬車從宮外往皇上儲睿殿的方向而去,微風揚起了車上的車簾,可以看出,裏麵是一名女子。

五官恬靜,一頭白發,似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