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節 5重慶市汽車產業集群實施區域品牌運營的展望(1 / 1)

重慶市汽車產業集群實施區域品牌運營的展望,從多核式汽車產業集群形成規模、實現合理的市場運行模式、實現汽車產業結構的優化、汽車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經營戰略得以實現等四個方麵作了分析。

11.5.1多核式汽車產業集群形成規模通過5年左右的時間,整車生產企業(12家)、改裝類企業(15家)、配套企業(1000家)在質量和數量上得以科學的、合理的發展,逐步發展形成“12+15+1500”的多核式汽車產業集群,即:整車生產企業12家、改裝類企業15家、配套企業增加為1500家。產業集群的發展重點放在整車生產企業、改裝類企業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年生產能力的提高、品質的提高等方麵,企業數量基本不變;適當擴大配套企業的數量,提高配套企業產品的質量,有利於增加整車生產企業、改裝類企業汽車的產量,增加汽車生產的規模。由27家重點企業(整車生產企業12家、改裝類企業15家)帶動配套企業,實現重慶汽車產品向優質、中高檔化方向發展,生產出較多的優質、中高檔汽車。

11.5.2實現合理的市場運行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組織及個人購買者購買能力的增強,汽車產品消費的普遍化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國內有著巨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汽車產業集群企業通過合理的市場定位、營銷組合、品牌戰略、整合營銷傳播等形式,在今後一定時間內,汽車產品立足於以“內銷為主、出口為輔”的市場營銷模式,在立足於國內汽車消費大市場的同時,做好出口工作。電子商務是市場運行模式之一,是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在重慶應大力發展汽車電子商務市場,采用電子商務市場運行模式,使得規模化的汽車市場電子商務運行得以實現。

11.5.3實現汽車產業結構的優化汽車產業結構包括汽車產業的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市場結構等內容。重慶市汽車產業結構的優化主要反映在:第一,汽車產業組織結構的優化。在汽車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形成優異的資源配置,協調發展;第二,汽車產品結構優化。汽車產業企業內部各種車型、零部件產品等,形成產品種類上、產量上合理的比例,滿足消費需求的產品定位,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批量化生產;第三,汽車產業技術結構優化。在技術人才、技術構成、技術創新等方麵實現優化;第四,汽車市場結構優化。形成合理的市場渠道、價格層次,實現汽車市場的合理布局,高、中、低產品價位的合理搭配。

11.5.4汽車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經營戰略得以實現區域品牌戰略是一個全方位的戰略,涵蓋了產品品牌戰略、企業品牌戰略。汽車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經營戰略,應注重汽車自主產品品牌的打造。產品品牌的塑造可以帶動企業品牌、區域品牌的塑造;同時,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塑造可以帶動產品品牌的塑造。通過實施汽車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經營戰略,使得重慶汽車產品在全球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譽度,打造有國際影響的“重慶汽車”區域品牌,實現重慶市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