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維訓練
(一)訓練的目標
1.清晰性
言語交際,從現象上看,似乎隻是一種言辭的溝通交流。交際效果的優劣,表麵看來,似乎也隻是交際者對語言材料排列組合能力的高低。其實,它是交際者思維活動的表現。凡是正常的人,在其投入交際活動時,都是由其思維支配進行的。但是,並不是任何一個交際者的思維都是清晰的。之所以有交際中的“不會說話”、“說錯了話”、“信口雌黃”、“答非所問”等現象發生,就是其思維不清晰所致。因此,思維訓練首先就要從清晰上入手。
思維的清晰性,就是交際者在整個交際活動中頭腦都是清醒的。所思,所想,所采取的策略,所編織的言辭,無一不是清楚明白的。不朦朧,不糊塗,不含混,表現出一種精明的色彩。
2.條理性
條理性是對思維的語法和邏輯的要求。就是說,交際者的思維要遵守語法法則和邏輯規律。表達的言辭,在非特定的環境條件下,語句必須完整、和諧,語意不能違反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無論怎樣表達,都要讓人聽了感到是有條有理的。交際中,之所以會有“不知所雲”、“語無倫次”、“牛頭不對馬嘴”等現象發生,就在於其思維缺乏條理性。而思維具有條理性,就會左右逢源,措置裕如。
3.超常性
所謂超常,是相對平常、常規而言的。《孫子兵法》有雲:“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超常思維的核心就是出奇。其內容是:打破思維常律的定式,擺脫思考問題的方向,跳出思維邏輯的圈子;不依成法,不按常規,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地跳躍迂回,萌發奇思,滋生怪想。無論是問話還是回答,無論是舉證還是反駁,都要使言辭超出常理,出乎常人的意料,給人以新奇、有理、有力之感。交際中,有的人為什麼老是被人牽著鼻子團團轉,處處挨打,時時受窘,就在於其思維的板滯,不善超常。而善超常者,就能把握主動權,即如孫子所言:“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4.敏捷性
敏捷就是靈敏而迅速。靈敏強調的是不死板、不墨守成規,隨機應變,靈活自如;迅速強調的是不遲鈍、不踟躕,快速反應,積極應對。言語交際活動中,除了有充分準備的單向發送外,其他條件和場合都需要交際者思維的敏捷,容不得交際者從容不迫、慢條斯理地去思索、考慮。有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等你慢慢地思謀清楚了,早已“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要想挽回,也來不及了。交際中的那種張口結舌、手足無措,就是其思維缺乏敏捷性的表現。而敏捷性的思維,則表現為眼明手快、當機立斷。
(二)訓練的要求
1.條件反射的心理機製
思維在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反射活動。反射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無條件反射是先天的、刻板的;而條件反射則是在客觀環境中形成的,靈活的,它可以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由於言語交際歸根到底是雙方思維的交鋒,己方不可能事先洞察對方的思維方式、思維走向,無法預料對方將怎樣提問、怎樣舉證、怎樣回答、怎樣反駁,不可能按預測作出必要的心理準備,因此,其心理機製應當是條件反射的。它不固定、不刻板,張弛急緩完全隨著交際現場的環境、氣氛、形勢以及對手的表現而作出與之適應的反饋。否則,一旦情況有變,則會造成心理的失衡。心理失衡,也就談不上思維的清晰性、條理性、超常性與敏捷性了。
2.豐厚的信息積累
思維是對客觀現實的本質認識,是頭腦反映現實的高級形式。它隻有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源泉和根據,沒有感性認識,也就沒有思維。按照思維的目標,則更進一步。無論怎樣思維,都隻能來源於交際者曾經對客觀事物有過的深刻感知。也就是說,他在進行思維的時候,調動的是他頭腦倉庫中的信息積累。由於事先有了這種積累,在交際中,便會因條件反射的心理機製,一觸即發。這叫做長期積累,偶然得之。可以說,思維目標的實現與發展,是交際者在現實生活裏不斷積累信息的過程中實現的。積累越豐富,思維就越能達到目標。反之,沒有這種積累,要想達到任何一個目標,都不大可能。
3.高度的有意注意
交際過程是一個口頭信息傳播過程。這種口頭傳播,具有模糊性、不穩定性,往往稍縱即逝。因而,交際者需要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於這種指向和集中,交際者才能夠清晰地反饋交際現場的一定事物。注意是由某種客觀事物引起的,對交際者來說,這種客觀事物就是自己對手的現實表現。當你投入言語交際之時,你要使你的心理具備條件反射的機製,以便調動自己的信息積累,就必須高度注意自己的對手,以期引起自己思維的定向反射,產生目標指向的舉措。注意有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之分。無意注意是隨意的,既沒有自覺的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而在交際中,思維的觸發,需要的是有意注意。這種注意是一種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它要求交際者通過一定的努力,積極、主動、仔細地去洞察對手,及時捕捉住對手傳遞、反饋的信息,理解它、吃透它,從而觸動自己思維的定向反射,向目標飛躍。舍此,目標指向則失去產生的依托。
4.頑強的意誌行為
言語交際中的任何一方,都是以自己的言辭最終打動對手為目的的。交際者在投入交際之時,必然從這個目的來指引自己的行動。除了麵向公眾的單向發送外,其他交際都具有雙向說理性,彼此互為對手,誰也不能憑一時的外在勇武而戰勝對方,它靠的是蘊蓄的內在實力。所謂兩強相遇勇者勝,這種勇,指的就是意誌。意誌頑強,就能調節心理狀態,支配思維活動。尤其是情況劇變或危急關頭,它可以使你保持鎮定,使思維避開不利而向著有利的方向反射,迅速組織恰當的言辭以應對。從而化險為夷,轉敗為勝。否則,遇事就會亂了方寸,思維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能實現。
(三)訓練的形式
1.信息轉換
言語交際受思維的支配,但思維隻是人的一種思想活動,要實現交際,它必須轉換成交際對象可以感知的信息符號——言辭、形體語、附加語。沒有這種信息轉換,就不能形成彼此的溝通交流,交際也就不能成立。信息轉換訓練,就是交際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組合成清晰的、有條理的言辭或形體語、附加語等信息符號表達出來。倘若表達出來的,正是自己所思、所想、所感的,那就證明轉換是成功的;否則就是不成功的,還得進一步加強訓練,直至轉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