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過河拆橋的皇帝老兒(1 / 1)

宋分為北宋和南宋。

自公元960年趙匡胤兵變,代後周而建北宋至公元1127年被女真所滅,共九位帝王168年,為北宋。

北宋是一個比較獨特的曆史時期,它自從立國開始,就強鄰壓境,自始至終國力萎靡不振,為少數民族政權所欺淩壓迫。它沒有重演漢唐對亞洲的征服,正相反,宋代後期,甚至放棄了整個中國北方。但其文化卻多姿多彩,影響深遠。軍事上落後,社會經濟卻取得了空前的進步,農業、手工業、冶金都比前代較為發達。

科技方麵就更不用說了,中國古代的印刷、火藥、指南針三大發明,都是在這個時代完成的。

然而貌似發達的北宋由於加強中央集權的種種措施矯枉過正,卻是國弱民貧。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一員武將,卻酷愛讀書,所以他不是陳霸先、劉裕那樣的粗獷人物,同樣是篡位奪權,但處理問題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樣,這也為他在曆史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根據一般曆史規矩,前代王朝一旦被人取代,剩下來的一定是滿門遭到屠殺,可是,趙匡胤的政變是個例外,他打破了幾千年來的慣例,善待柴家的子孫,給他們榮華富貴,讓他們安居樂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可以說明趙匡胤處理問題的“儒家化”——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是從苦難深重的五代十國時期過來的,親眼目睹了藩鎮割據,節度使擁兵的沉重教訓,那個時代,誰擁有兵權,隨時都可能拉虎皮扯大旗,跟中央對著幹,一不小心,還就能登上皇位,如此你爭我奪,到頭來苦的還是老百姓。有鑒於此,他決定在戰後收回武將的軍權。

無論在任何時期,對任何一位有作為的皇帝,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趙匡胤不急不躁,隻擺了個酒局,就搞定了。

平定全國後的一天中午,趙匡胤請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幾名高級將領喝酒,剛喝了幾杯,趙匡胤便唉聲歎氣,悶悶不樂。

大家忙問為什麼,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惹皇上不高興,吃了雄心豹子膽了?還有人拍著胸脯保證要為皇帝排憂解難,說了很多肝腦塗地,萬死不辭,讓人熱血沸騰的話!

趙匡胤屏退左右,緩緩地說:“要不是你們幫忙,怎麼能有我的今天呀!你們的恩德我銘記於心,隻是做了天子,卻常常難以入眠,還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

石守信等人又是驚訝又是納悶,明知他話裏藏著貓膩,就順坡下驢:“皇上您有什麼煩心的事兒?”

趙匡胤沉吟了一下說:“太簡單了,做皇帝這麼風光,天底下誰不想做?讓我怎麼能不擔心呢?”

石守信等人頓時覺得氣氛不對,後脊梁冷嗖嗖的,好似鋼刀架頸,連忙表示:“天命所歸,沒有人敢懷二心。”

趙匡胤把早就準備好的話,拿出來攤牌:“就算你們沒有想法,要是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把龍袍披在你們身上,那也由不得你們了。”

此言一出,石守信等人都冒出一身冷汗,皇帝的話分明是懷疑他們有奪位野心。臣子一旦被猜忌,隻有死路一條。

眾人趕忙跪倒在地上,請求皇上給指一條明路。

趙匡胤見時機成熟了,便把他早已醞釀好的話說了出來:“人生苦短,咱們應該及時行樂,你們不如都交出兵權,朕賞賜給你們無數金銀財寶,回去買房子買地買媳婦,飲酒作樂,頤養天年。這樣,我們君臣沒有猜疑,豈不是好。”

第二天,石守信等禁軍將領紛紛上書,稱自己有病在身,請求解除兵權。趙匡胤十分高興,立即同意請求,賜予大量的金銀財寶,授予他們有名無實的高級職稱,讓他們回家養老去了。

其實,這是保護功臣最好的辦法。

曆史上,少有功臣最後不被誅殺的,像劉邦、朱元璋等人,做的有些太絕了,還是趙匡胤比較厚道。

趙匡胤死後,宋太宗趙光義即位。

而也有野史記載,趙光義的皇位來得也有些不光彩,比如斧聲燭影。因為趙匡胤暴死,死得有些莫名其妙,所以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就成了一個謎案。且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後世因此懷疑趙光義謀殺兄長而篡位。

當然,不管野史怎麼說,趙光義還是當上了皇帝,而他剛一即位,就雄心勃勃地要收複被石敬瑭出賣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於是禦駕親征,揮師北上。但不幸的是,此次出征以失敗告終,太宗本人都差一點被人生擒活捉了去,嚇得屁滾尿流,肝腸寸斷。

但是趙光義不承認失敗!

公元986年,他再動員全國兵力,做一次攻擊,這次比上次還慘,宋軍連燕雲十六州的牆角都沒摸到,就被擊潰,契丹人順勢南下,進入了河北南部。著名的楊家將老將軍楊繼業,就是在這一戰壯烈殉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