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說話水平的高低體現在很多方麵,批評的藝術則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麵對明顯的錯誤,我們無法完全逃避批評的說話方式,而這對被批評者是有益無害的。但批評逆耳,要被人接受並產生它應有的成果就不那麼簡單了。所以我們說會說話者大多懂得批評的藝術。
1.把恭維摻雜在批評之中如果提出批評的人先謙虛地承認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無可指責的,然後再指出別人的錯誤,或者在批評之後再指出他的優點,這樣就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了。
圓滑的布諾親王早在1909年就已深切地感覺到利用這種方法的重要。
當時德皇威廉二世在位時,目空一切,高傲自大。他建設陸、海軍,欲與全世界為敵。
於是,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德皇說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話,震撼了整個歐洲,甚至影響到世界各地。最糟的是,德皇把這些可笑、自傲、荒謬的言論,在他作客英國時,當著群眾的麵發表出來。他還允許《每日電訊》照原意在報上公開發表。
例如,他說他是惟一一個對英國感覺友善的德國人;他正在建造海軍來對付日本的危害……德皇威廉二世還表示,憑借他的力量,可以使英國不屈辱於法、俄兩國的威脅之下。他還說,由於他的計劃,英國諾伯特爵士,在南非才能戰勝荷蘭人。
在這一百年來的和平時期,歐洲沒有一位國王,會說出這樣驚人的話來。從那時起,歐洲各國頓時嘩然、騷動,蜂擁而至。英國人非常憤怒,而德國的那些政客們,更是為之震驚……
在這陣驚慌中,德皇也漸漸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可是,說過的話又怎麼能夠輕易地挽回……為了解脫自己,他隻能慌慌張張地請別人代他受過。
宣稱那一切都是他的責任,是他建議德皇說出那些話來的。
可是,布諾親王卻認為,德國人或英國人是不會相信這是他的主意。布諾親王說出這話後,馬上發覺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果然,這激起了德皇的憤怒。
他大為惱火,德皇認為布諾親王在辱罵他,說自己連他都不如。
布諾親王原本知道應該先稱讚,然後才指出他的錯誤,可是為時已晚了。他隻有做第二步的努力:在批評後,再加以讚美。結果,奇跡立刻出現了。
布諾親王緊接著開始誇獎德皇,說他知識淵博,遠比自己聰明。
德皇臉上慢慢地露出笑容來,因為布諾親王稱讚了他。布諾抬高了他,貶低了自己。經布諾解釋後,德皇寬恕了他,原諒了他。
布諾親王用幾句稱讚對方的話,就把盛怒中傲慢的德皇,變成了一個非常熱誠的人。
指責別人之前或之後承認自己無知、少知為智者明智之舉。既可使人看出其修養深度,又可令人容易接受;反之,自我感覺良好、咄咄逼人者,會給人一個蠻橫無理的印象。
2.暗示比直接的批評更有效當麵指責別人,這會造成對方頑強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他會真誠地改正錯誤。
華納梅克每天都到費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視一遍。有一次他看見一名顧客站在台前等待,沒有一個人對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貨員在櫃台遠處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又說又笑。華納梅克不說一句話,他默默站到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然後把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接著他就走開了。這件事讓售貨員感觸頗深,他們及時改正了服務態度。
官員們常被批評不接待民眾。他們非常忙碌,但有時候,是由於助理們過度保護他的主管,為了不使主管見太多的訪客,造成負擔。卡爾·蘭福特,在狄斯耐世界所在地——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布,當了許多年的市長。他時常告誡他的部屬,要讓民眾來見他。他宣稱施行“開門政策”。然而他所在社區的民眾來拜訪他時,都被他的秘書和行政官員擋在門外了。
這位市長知道這件事後,為了解決它,他把辦公室的大門給拆了。這位市長真正做到了“行政公開”。
若要不惹火人而改變他,隻要換一種方式,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確實那些直接的批評會令人非常憤怒,間接地讓他們去麵對自己的錯誤,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瑪姬·傑各提到她如何使得一群懶惰的建築工人,在幫她蓋房子之後清理幹淨現場。
最初幾天,當傑各太太下班回家之後,發現滿院子都是鋸木屑子。她不想去跟工人們抗議,因為他們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後,她跟孩子們把這些碎木塊撿起來,並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領班叫到旁邊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草地上這麼幹淨,又沒有冒犯到鄰居。”從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撿起來堆好放在一邊,領班也每天都來,看看草地的狀況。
在後備軍和正規軍訓練人員之間,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理發,後備軍人認為他們是老百姓,因此非常痛恨把他們的頭發剪短。
陸軍第542分校的士官長哈雷·凱塞,當他帶領了一群後備軍官時,他要求自己解決這個問題,跟以前正規軍的士官長一樣,他可以向他的部隊吼幾聲或威脅他們。但他不想直接說出他要說的話。
他開始說了:“各位先生們,你們都是領導者。你必須為尊重你的人做個榜樣。你們該了解軍隊對理發的規定。我現在也要去理發,而它卻比某些人的頭發要短得多了。你們可以對著鏡子看看,你要做個榜樣的話,是不是需要理發了,我們會幫你安排時間到營區理發部理發。”
結果是可以預料的,有幾個人自願到鏡子前看了看,然後下午就到理發部去按規定理發。次晨,凱塞士官長講評時說,他已經看到,在隊伍中有些人已具備了領導者的氣質。
3.換一種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批評方式沒有人願意挨批,不管你說的有多對,所以批語常會產生一些負效應。但是,有些人能夠很恰當地把握批評的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春風化雨、甜口良藥也治病的效果。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屬下向林肯總統打聽敵人的兵力數量,林肯不假思索便答:“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之間。”下屬又問其依據何在,林肯說:“敵人多於我們三四倍。我軍四十萬,敵人不就是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嗎?”為了對軍官誇大敵情、開脫責任提出批評,林肯巧妙地開了個玩笑,借調侃之語嘲笑了謊報軍情的軍官。這種批評顯然比直言不諱的責斥要好多了。
其實,許多時候批評的效果往往並不在於言語的尖刻而在於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藥加上一層糖衣,不但可以減輕吃藥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願意接受。批評也一樣,如果我們能在必要的時候給其加上一層“外衣”,也同樣可以達到“甜口良藥也治病”的目的。
有一天中午,查理·夏布偶然走進他的一家鋼鐵廠,撞見幾個工人正在吸煙,而在那些工人頭頂的牆上,正懸著一麵“禁止吸煙”的牌子。夏布沒有直接地批評工人。
他走到那些工人麵前,拿出煙盒,給他們每人一支雪茄,然後請他們到外邊去抽。那些工人,已知道自己破壞規定,可是他們欽佩夏布先生不但絲毫沒有責備他們,而且還給他們每人一支雪茄當禮物,工人們覺得很高興。
1987年3月8日,最善於布道的彼德牧師去世了。下一個星期日,艾鮑德牧師被邀登壇講演。他盡其所能,想使這次講演有完美的表現,所以他事前寫了一篇講演的稿子,準備到時應用。他一再修改、潤色,才把那篇稿子完成,然後,讀給他太太聽。可是這篇講道的演講稿並不理想,就像普通演講稿一樣。
如果他太太沒有足夠的修養和見解,一定會直接說出這篇稿子糟透了,絕對不能用,因為它聽起來就像百科全書一樣枯燥無味。當然可以向她丈夫這樣說!試想一下,這樣說,後果又會如何呢?
那位艾鮑德太太,因為她知道間接批評別人的好處,所以她巧妙地暗示她丈夫,如果把那篇演講稿拿到北美評論去發表,確實是一篇極好的文章。也就是說,她雖然讚美丈夫的傑作,同時卻又向丈夫巧妙地進行暗示,他這篇演講稿,並不適合講演時用。艾鮑德明白了他妻子的暗示,就把他那篇絞盡腦汁所完成的演講稿撕碎。他什麼也不準備,就去講演了。
我們要勸阻一件事,永遠躲開正麵的批評,這是必須要記住的。如果有這個必要的話,我們不妨旁敲側擊地去暗示對方,對人正麵的批評,那會毀損了他的自信,傷害了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側擊,對方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接受,而且還會感激你。
4.批評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則生活、工作中,批評和獎勵一樣必不可少,因為缺點每個人都有,隻有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才有可能進步。自己認識不到就得靠別人來幫助,這就是批評的價值所在。所以,批評人讓對方認識到批評的價值才不會使批評走向誤區。
但是,在開展批評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這裏也有藝術性。否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那麼,采取什麼樣的批評方式才會取得好的效果呢?
(1)體諒對方的情緒,取得對方的信任
這是使批評達到預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為人的一種性格來說,在某些方麵的確可體現出它的優點,但在批評他人時,“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體諒對方的情緒,圖一時“嘴快”,隨口而出,過後又把說過的話忘了,而在被批評者的心理上卻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失去了對批評者的信任……所以當你在批評他人時,不妨學會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這種批評。如果所批評的話自己聽來都有些生硬,有些憤憤不平,那麼就該檢討一下措辭方麵有何要修改之處。
另外,也要考慮場合問題。不注意場合的批評,任何人都不會接受的。
(2)誠懇而友好的態度
批評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哪怕是輕微的批評,都不會像讚揚那樣使人感到舒暢,而且,批評對象總是用挑剔或敵對的態度來對待批評者。所以,如果批評者態度不誠懇,或居高臨下,冷峻生硬,反而會引發矛盾,產生對立情緒,使批評陷入僵局。
因此,批評必須注意態度,誠懇而友好的態度就像一劑潤滑劑,往往能使摩擦減少,從而使批評達到預期效果。
(3)隻說跟前,不提過去
批評並不是回顧過去,而應該站在如何解決當前的問題,將來如何改進的立場上進行,最重要的是將來,而不是過去。
重視現在,而不是過去。不追究過去,隻將現在和將來納入需要解決的問題,亦即不是責備已成的結果,而是對今後如何做有所“鼓勵”,這樣的批評法才是理想、得當的說服法……
(4)隻論此事,不談其他
如果一次批評許多事情,不僅使內容相互抵消,而且還可能把不住重點,同時也容易使受到批評的人意誌消沉。
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麵談時很容易出現這種情形,日常的工作場合說話的機會很少,所以便趁麵談的機會把過去的一切全盤托出。因此會產生對抗的心理,為了有效的說服,應該盡量避免這樣的情形出現。
(5)人員為一對一,莫讓他人聽到
這是因為批評時若有他人在場,被批評者會有屈辱感,因此心生反抗,隻會找理由辯解……而無心自省,也就無法產生效果。因此,不到不得已,尤其不要當眾批評部下,除非是與自己有信賴關係的部下。
(6)別用批評來發泄心中的不快
所謂的“批評時不可加入感情”,意思是說責備別人時要公事公辦,不要混雜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進行冷靜的批評。可是,批評是人的感情行為,不可能脫離感情,那種如同戴麵具的批評是令人生厭和有違自然的。因此,如何正確地表現感情就成為批評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