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經理的反應力和應變力是很強的。當他意識到自己把本來想說的“我們決不允許這些現象的存在”一句話中“決不”二字漏掉之後,佯作不知,馬上循著語言表達的邏輯思路,續補了一句揭示其後果的話,同時用一個反問句結束,增強了演講的啟發性和警示力。這樣的續接補救,真可謂順理成章,天衣無縫。
2.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是一個曆史典故。
《孟子·梁惠王下》記載: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王顧左右而言他是一種言辯對答的交際應變術。它產生於孟子與齊宣王的一次談話。孟子問齊宣王,有一個人要到楚國去,將自己的妻子兒女托付給一位朋友照顧,可當這個人從楚國回來時,卻看到那位朋友讓他的妻子兒女受凍挨餓。對這樣的朋友該怎麼辦?齊宣王說,拋棄他。孟子又問,司法官員管不了他的下級,怎麼辦?齊宣王說,罷免他。孟子又問,國家治理得不好,怎麼辦?由於這個問題涉及到齊宣王自己的責任,因此,齊宣王左右張望了一下,把話題扯到其他方麵去了。後來,人們就把故意轉移話題,或以其他言語搪塞、掩飾正題的做法,稱作“王顧左右而言他”。
王顧左右而言他,在外交應變中運用最為頻繁。1945年,在德國投降,歐戰結束後,前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美國繼任總統杜魯門和英國首相邱吉爾,於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國柏林西南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進一步商討戰後世界的安排和前蘇聯對日作戰的問題。會議舉行的前一天,即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進行首次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杜魯門帶著這張“王牌”參加會議。7月24日,杜魯門不慌不忙地向斯大林暗示美國已有了原子彈,他向前蘇聯翻譯說:“請你告訴大元帥,我們已經完善地製造出了威力很大的爆炸物,準備用來打日本,我們想它將使戰爭結束。”
杜魯門說完後,眼睛盯著斯大林,想看看斯大林對此的反應。
然而,斯大林好像沒有聽懂杜魯門的話似的,繼續談著其他的話題。其實,斯大林早已知道有關美國製造原子彈的事情,並打聽到美國人的進展程度,前蘇聯情報機構已招募到美國曼哈頓計劃的主要科學家給前蘇聯提供資料,前蘇聯也正在加緊發展自己的原子彈。斯大林用王顧左右的手法,既使杜魯門的核恫嚇未能奏效,又沒有暴露前蘇聯自己研製原子彈的計劃。幾年之後,前蘇聯的原子彈也研製成功。
3.不宜明說的話要含糊其辭在交際場合中,有些話不宜明說,此時,避而不答又是一種不尊重,那麼,隻有含糊其辭,讓人摸不準意思,也抓不住把柄。
有一則有趣的寓言可謂典範。
獅王想找個借口,欲吃掉他的三個大臣。於是,它張開大口,叫熊來聞聞它嘴巴裏是什麼氣味。熊老實巴交,據實回答:
“大王,您嘴巴裏的氣味很難聞,又腥又臭的。”
獅子大怒,說熊侮辱了作為百獸之王的它,罪該萬死!於是便猛撲過去,一口把熊咬死並吃掉了。
接著,它又叫猴子來聞,猴子看到了熊的下場,便極力討好獅子,它說:
“啊!大王,您嘴巴裏的氣味既像甘醇的酒香,又似上等的香水一樣好聞。”
獅子又是大怒,它說猴子太不老實,是個馬屁精,一定是國家的禍害。於是又撲過去,把猴子給吞了。
最後,獅子問兔子聞到了什麼味。
兔子答道:
“大王,非常抱歉!我最近傷風,鼻子塞住了。現在什麼味道也聞不到。大王您如果能讓我回家休息幾天,等我傷風好了,一定會為您效勞。”
獅子沒找到借口,隻好放兔子回家,兔子趁機逃之夭夭,保住了小命。
在這種場合中,兔子的回答是機智的,因為此時既不能對獅子嘴巴中的臭氣進行肯定,也不能否定,隻是含糊其辭,用“傷風”來搪塞。
其實,這則寓言中的立足點,還是來自我們的生活。日常生活中,有些話不必說得太死、太具體,反而能更好地達到目的。
顧維鈞曾擔任駐美公使。有一次,他參加了一個國際舞會,與他一起跳舞的美國小姐突然問他:“請問你是喜歡中國小姐呢還是美國小姐?”
這問題很不好答,若說喜歡中國小姐,勢必得罪了舞伴。
如果說喜歡美國小姐,又會有失中國公使的尊嚴。
顧維鈞靈機一動,回答說:“不論中國小姐或美國小姐,隻要喜歡我的人,我都喜歡她。”
模糊語言其實大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我們常說的“等一會兒”、“大約在元旦前後”、“有空一定來”等等,這樣就避免了把話說死,留下很大的回旋空間。在外交上,使用模糊語言的機會更多。如“我們對×人的事態表示關注”、“我們注意到了××的言論”等等,工作中也常用模糊語言,比如常聽到的“最近”、“多數同誌”、“基本滿意”等等。
這樣一來,說話便具有很大的彈性,有時能幫你擺脫困境。
4.裝作沒聽懂,曲解對方意思在交際場合,學會適當地裝糊塗,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人麵前做出一個不明白的假相,用以迷惑對方,其實心如明鏡,假裝沒有發現對方的本意,故意把它理解錯,用於諷刺對方,給自己找台階下。
一次,一位男士請一位女士跳舞,那位小姐傲慢地說:“我不能和一個小孩子一起跳舞。”這位先生靈機一動,微笑著說:
“對不起,親愛的小姐,我不知你正懷著孩子。”說完他很有禮貌地鞠躬後離開了她。那位高傲的小姐在眾目睽睽之下,無言以對,滿臉緋紅。
這位先生遭到那位高傲小姐的拒絕,在交際場合是一件非常難堪的事情,可是他卻十分聰明,假裝不明白小姐說話的內涵,以為她有了孩子,還表示對她十分尊重,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諷刺!它不僅使那位小姐丟了麵子,而且保住了自己的尊嚴,如果這位先生直接與那位小姐辯理或爭吵,不僅不能挽回麵子,還會有失他的風度。
在日常交往中,“裝糊塗”是一個高明的交際方式,一個人不可處處鋒芒太露,這樣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嫉恨,與你樹敵的人會越來越多,使你的工作事業無法順利進行下去。人都願意與單純的人交往,過於聰明、機靈的人,人們會加以防範、提高警惕,和你交往時就特別小心、謹慎,害怕被欺騙、被愚弄,如果你裝出一付什麼都不懂、傻乎乎的樣子,雖然精明,卻大智若愚,給人以糊塗的假相,人們對你就放鬆了警惕,在與對手交往中,對手由於不知其中的真相,往往被愚弄。由此,你便輕鬆地戰勝了對手。
有時最高的智慧在於顯得一無所知。不必真是白癡,看來像就可以了。你懂得裝蠢,你就並不蠢了。這種技巧其實不難:把你的聰明放在“愚蠢”下麵,跟沒有任何智力一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