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點燃了“苧蘿香”,笑說:“‘茶須靜品,香能通靈’。在品茶之前,讓我們聞者幽香,平靜下來,準備以空明虛靜之心,去體悟茶中奧妙。”
雲嵩問:“這是什麼香,又不是芸香、、沉香、檀香,也不是龍腦香。這香氣若有若無,似遠似近,若即若離,就仿佛是情絲牽絆,讓人欲罷不能,欲近卻又不得。”
明月笑說:“這是我自己研製的‘苧蘿香’,是用西施故鄉苧蘿村的浣紗溪旁的三生藤、相思草和斷腸花來製的,味道很特別,是嗎?”
說話間,泉水已燒開了。明月親自用沸水將茶具再仔細燙洗一遍。不棄又去汲了泉水,明月手拿細長柄的茶則,將茶葉罐中儲存的茶葉舀出,先給眾人細看。原來她將蘇州產的龍井茉莉花茶、龍井玫瑰花茶茶葉混合在一起了。
滄雪說:“我雖不懂茶藝,對我們蘇州的特產茉莉花茶還是略知一二。它又叫茉莉香片,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拚和、窨製,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其中,用龍井茶作為茶胚的,叫龍井茉莉花茶。龍井玫瑰花茶也是同理。你們看,它們外形秀美,白毫顯露。聞一聞,香氣濃鬱。是吧?”
雲嵩也插口說:“窨製就是讓茶坯吸收花香的過程。茉莉花茶的窨製是很講究的。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說’。就是說製作花茶之時,需要窨製三到七遍才能讓毛茶充分吸收茉莉花花的香味。每次毛茶吸收完鮮花的香氣之後,都需篩出廢花,然後再次窨花,再篩,再窨花,如此往複數次。我常常想,人的品行修煉是否也當如此才好。”
龍王爺聽得連連點頭。滄雪、明月對雲嵩的博學也十分欽佩。虎太歲雖不太懂,但看見兒子得到龍王爺的賞識,也很為兒子感到驕傲。朱頂天和海夫人都很不以為然。
明月將茶葉緩緩傾入青瓷甌中,讓不棄將茶水燒至數沸蟹眼,便將茶水倒入個人杯中。茉莉花茶與玫瑰花茶的混合茶湯,湯色是橙紅透亮的。龍王爺飲兩口,隻覺鮮醇爽口,味道持久,引得他連聲稱讚。
雲嵩也飲了兩口,笑對明月說:“將兩種花茶混合,這又是你首創的飲法了。可曾改名?”
明月笑說:“你來改一個。”
雲嵩笑說:“我想一想——嗯,有了。玫瑰熱情奔放,可比作濃豔麗的妝榮,茉莉清新怡人,可比作淡雅的裝飾。蘇東坡曾寫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那此茶也可名為‘西子茶’。”
明月一怔,笑說:“想不到雲嵩哥哥跟我想到一塊去了,我之前也是想用這個名字。”她與雲嵩兩人會心地相視一笑。
滄雪垂下眼簾,心中刺痛。不棄的心也跟著疼起來。海夫人在旁冷眼旁觀,將幾人的神情都盡收眼底,心中冷笑不止。
龍王爺笑對不棄說:“這位小廚師也累了,過來喝一杯吧。”
不棄便笑著過來,雲嵩倒了一杯給他喝,他喝了一口,笑說:“心曠神怡啊。喝一口,什麼苦什麼累都沒有了,快活似神仙啊。”
雲嵩笑說:“你平日也忙,跟我們一起遊山玩水,休息一天吧。”
滄雪笑說:“休息不得,待會兒不棄還要做給大家做午飯呢。”
雲嵩笑著拍拍不棄的肩頭,說:“你請這個聰明又勤勞的小夥計可真合算啊。物超所值呀。”
不棄謙遜的笑著,心想:這個少帥還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難怪滄雪看不上別人,隻戀著他一個了。
他們品賞過香茶後,女士們又坐上滑竿,跟男士們一起遊覽了擁翠山莊、試劍石、枕石、千人石、劍池、第三泉、古石觀音殿等名勝古跡,到達了山頂的雲岩寺塔。
這個塔有名虎丘塔,塔身平麵呈八角形,整個塔的外觀和內部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由於塔基之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虎丘塔就開始向西北傾斜。
雲嵩笑說:“意大利有個著名的比薩斜塔,我們這個塔,堪與比薩斜塔比肩呀!”
遊過虎丘塔,他們就轉到後山去。
明月對懷中笑嘻嘻的雲岩說;“雲岩,你的名字是不是就是源於雲岩寺塔呀?”
雲岩口裏咿呀有聲,似乎在回答她。明月疼愛地捏捏他紅撲撲的小臉蛋。
她笑著對滄雪說:“雲岩的手好胖,都看不到骨節,隻看到五個小窩窩。”
滄雪笑說:“奶水足,養得好。”
明月又低聲對雲岩說:“可愛的小雲岩,你長大以後要像你哥哥那樣,千萬別學你娘呀。”
因為距離遠,海夫人並沒有聽到明月跟雲岩說的悄悄話。她笑著對龍王爺說:“虎丘山被古人喻為‘蘇州的雙麵繡’,有‘前山美、後山幽’的說法,前山有著吳越春秋的霸氣,後山有綠野仙林的愜意,人隨景轉,景隨人移,文化在這裏巧妙的注入到自然之中,令人回味無窮,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