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老西,“大口高”當日就將他辭退了,老西就拿著滄雪給的一大筆錢回鄉下養老了。
“大口高”如何甘心?他立刻向堂哥高獻忠求救,請堂哥到他家商量對策。
高獻忠聞知堂弟有難,向海夫人告了假,匆忙趕來。
當年大軍壓境,皇宮裏幸存的人逃難出京。高獻忠在回蘇州的路上遇到強盜,多年的積蓄被強盜搶去,幸而撿回一條命,一路跟隨難民大潮來到蘇州,投靠二叔二嬸。
當時他二叔已亡故。饑寒交迫、死裏逃生的高獻忠得了重病,差點就死掉了。幸好二嬸收留了他,找了一個極高明的大夫治好了他的病,把他從鬼門關上拉回來。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他在二嬸家養了半年病,多蒙二嬸一家人的照料,才算是恢複了健康。
時移世易。皇帝沒有了,男人的辮子剪掉了。
他還是做老本行,在堂弟的狀元樓做三廚。他仍然心有餘悸,怕別人知道他的禦廚身份,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他一直不顯山、不顯水,沒有露出真實本領。他隻求存得一筆盤纏,能夠再回山東老家養老、跟弟弟妹妹團聚便罷。
後來,“大口高”聽聞大帥府出重金請大廚,並且指明是要曾經當過禦廚的人。因為大帥夫人有著前朝格格的尊貴身份,想再品嚐正宗的宮廷禦膳。
“大口高”將此消息告訴堂弟,
高獻忠心動了。在這亂世,若能謀得此職位,不僅能得重酬,無需再為生計發愁,還能寄錢回鄉給家人。於是,他求堂弟替他引薦。
來謀此職位的人很多,海夫人設下了五道試題,通過五重考驗的前三名才有機會參加“殿試”。他有真材實料,也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最後一關。
最後一關的主考官自然是海夫人了。她讓三位廚師分別做三樣宮廷菜:佛手金絲、熊貓上樹、慈禧小窩頭。
最後,高獻忠奪魁,海夫人讓人驗明了他的太監之身,他順利地當上了大帥府的掌勺。
他一直很感激二嬸一家,把二嬸當成自己母親一般孝敬,把“大口高”當成親弟弟一樣。況且他在蘇州無親無友,唯一能走動的便是這家人了。
“大口高”見了他,乘機將對天香樓的不滿都發泄出來,講得涕淚交流。他對自己做過的壞事,是避重就輕,倒講成是香家逼得他不得不出這些手段來掙紮求存似的。他還哭著說,打算關門大吉,跟老母親回鄉下去。
二嬸拉著他的手哭說:“你二叔從山東逃難過來,當了一間茶樓的夥計,靠著勤儉積累了一筆錢。恰逢老板因為生意不好、家庭變故而有意低價轉讓,他就趁機盤下此店,費盡心血,才讓茶樓的生意蒸蒸日上。後來,你二叔走了,你堂弟繼承以後,也算是發揚光大。他把那小茶樓賣掉,在這裏開了狀元樓,就想著讓狀元樓成為了蘇州第一樓。可惜有天香樓一日,我們狀元樓就很難取而代之啊。我們的景況是越來越不好了,都被他們逼到牆角啦,沒路走了呀。侄兒呀,二嬸厚著老臉求你,你一定要幫幫你堂弟呀。”
高獻忠看著二嬸老淚縱橫的臉,覺得自己義不容辭,當即提出要幫助”大口高”重振狀元樓。
過了三日,狀元樓重新開張,高掛出了“歡迎禦廚高獻忠在狀元樓舉辦招收入室弟子廚藝比賽”的橫幅,兼且鑼鼓喧天,舞龍舞獅,引得圍者如堵、浮想翩翩。
狀元樓前已集聚了許多圍觀者,有人問:“高老板,你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高老板一邊抱拳作揖,一邊笑著說:“還是由高禦廚親自為大家講解吧。大家都認識他吧?他之前可是在清朝的禦膳房煮菜給皇帝吃,後來又在大帥府為大帥一家人烹製美食。如今,他要收一個有廚藝潛能的人做入室弟子,把一身的本事都交給他。”
高獻忠笑接口說:“是這樣的。我已年近五十,卻還沒有人繼承我的衣缽。我想借我堂弟的狀元樓,舉辦一個廚藝比賽。此比賽不設門檻,所有願意當我徒弟的熱愛下廚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希望大夥多多捧場!”他的一番話,惹來眾多圍觀者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