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湯技巧

1.用水量

①快湯:用水量大約是原料的3倍,即原料與高湯或水的比例為1∶3,水必須沒過原料。

②煲湯:用水量一定要蓋過全部材料,建議加水量為每人喝湯分量的2倍,如果一個人喝2碗湯,即要加4碗水,若是3人要喝湯,至少要放12碗水。煲湯時應盡量把水加足,不要中途加水,因為加入的冷水會使肉類原料遇冷收縮,使蛋白質不易釋放融於湯中,嚴重影響湯水的質量。如果萬不得已也隻能加入熱水,但這樣也會衝淡湯水,破壞原湯本身的鮮濃程度。

2.湯料入鍋順序

①快湯:除有特殊要求外,快湯原料大多按肉類(或水產)—蔬菜類—豆腐類的順序下鍋,即易煮軟爛的食材放在最後入鍋。調料一般都是水開後即放,但若是煮濃白湯,則要在湯汁呈乳白色後才能放適量醬油,且不宜過多,否則顏色會較深,影響湯的色澤。

②煲湯:煲湯的主要原料一般都是富含蛋白質的動物性原料,宜冷水下鍋。因為如果水沸後再下鍋,蛋白質會驟受高溫而產生熱變性凝固,使其表麵的細胞孔隙閉合,細胞內容物就不能充分溶解到湯中了,湯汁也就會缺乏濃鬱鮮美的味道。煲湯用的食材種類繁多,要依食材的軟硬程度、易熟程度先後放入。藥材可和冷水一道入鍋,亦可煎汁使用;肉類食材要先放;一些不易煮熟爛的食材如蓮藕、竹筍等,可中途放入;易煮的食材如小白菜、冬瓜等要後放。

3.製湯竅門

①湯汁變濃竅門:製作快湯時,如果想讓湯變濃,一是在湯汁中勾入薄芡,二是將少量燒熱的食用油衝入湯汁,蓋嚴鍋蓋用大火燒至湯汁與油融合。

②口味變淡竅門:如果鹽加多了,想讓湯變淡,可以放入一個洗淨去皮的生土豆,煮約5分鍾,鹽分就會被土豆吸收,湯就變淡了。

③湯汁去膩竅門: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略烤後撒入湯內,紫菜即吸收了湯中多餘的油分,湯就不會太油膩了。還可以在湯煲好後熄火,待冷卻後,表麵會凝固一層油脂,用勺除去,再把湯重新煮開即可。

④去浮沫的時間:浮油會在湯表麵上形成一層薄膜,可防止營養成分、香味的揮發,如果早早把浮油撇除,會使湯的營養成分和水分揮發掉,造成湯不夠香濃。但是在湯將要沸騰或剛剛沸騰後一定要清除浮沫,否則沸騰一段時間後,浮沫會被衝散,混雜在湯中,導致湯汁渾濁。

製作高湯

由於製作快湯不像煲湯一樣能小火慢燉出食材的原汁原味,所以必須事先做出高湯,用高湯提味,和食材配合後才能彰顯出湯的美味。

星級酒店裏的高湯一般都是用老母雞、鴨子、火腿、豬蹄等原料加清水熬幾個小時,再用雞蓉調製而成,並分清湯和奶湯兩種。但這種高湯家庭製作太複雜了,以下介紹三種適合家庭使用的簡易高湯的製作方法:

1.骨高湯

材料:豬大骨500克。

調料:胡蘿卜50克,蔥段25克,薑塊、料酒各5克。

做法:

①豬大骨斬塊,衝洗淨;胡蘿卜洗淨切塊;蔥段、薑塊拍破。

②將豬大骨及適量清水放入鍋中,以大火燒開,略煮片刻以去除血水,撈出瀝幹。

③另取一鍋注入冷水,加入豬大骨、胡蘿卜塊、蔥段、薑塊、料酒,大火煮開,撇除浮沫,邊煮邊攪拌,轉小火熬約3小時,潷取湯汁即可。

2.雞高湯

材料:老母雞500克。

調料:蔥段25克,薑塊、料酒各5克。

做法:

①老母雞剖洗淨,切塊;蔥段、薑塊拍破。

②將雞塊及適量清水放入鍋中,以大火燒開,略煮片刻以去除血水,撈出瀝幹。

③另取一鍋注入冷水,加入雞塊、蔥段、薑塊、料酒,大火煮開,撇除浮沫,邊煮邊攪拌,轉小火熬約3小時,潷取湯汁即可。

3.素高湯

材料:紅蘿卜、白蘿卜各25克,玉米、卷心菜、大白菜各15克,黃豆芽、香菇各50克。

調料:鹽5克。

做法:

①將紅蘿卜、白蘿卜、玉米、卷心菜、大白菜、香菇洗淨後切塊;黃豆芽洗淨。

②鍋內不放油,放入全部材料,大火快炒約2分鍾後盛出備用。

③鍋置火上,放水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約2小時,潷取湯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