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一位名人講過一句話:“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有所成就。”
有一位機械師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想轉行,卻遲遲下不了決心,因為他已經學了二十多年的機械,如果突然換一份其他工作,會感到很不適應,盡管不喜歡,卻無法拋開累積二十多年的機械專業知識。
他想改變,但又甩不掉過去的包袱,自然無法突破。這是個矛盾,既然知道自己再繼續做下去也不會有興趣,就應該果斷地做出決定:轉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畢竟令人興奮,也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並最終取得卓越成就。
要改變自己目前的狀況,要讓自己更有自信,要讓自己做事更有成效,我們就必須做出更好的決定,采取更好的行動。
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其實是很困難的。大多數的人,多半都在做他們討厭的工作,卻又必須逼迫自己把討厭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們經常失去了動力,時常遇到事業的瓶頸,而沒有辦法突破,他們不斷地征求別人的意見,卻還是照著一般的生存方式在進行,凡事沒有進展,原地踏步,這些當然不是他們想要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當中卻很少有人試著去改變自己的狀況,其實,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隻需要把自己認為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條件列出來就一目了然了。
看看下麵這位頗有名氣的心理學專家在敘說尋找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時的經曆:
運動和數學一直是奧瓦爾很喜歡做的兩件事。從小到大,奧瓦爾一直是運動健將,不僅擔任過體育組長和籃球、乒乓球隊長,也是校田徑隊的傑出運動員,奧瓦爾曾經想過要如何把興趣發展成職業,也曾經夢想成為張德培第一樣的人。
奧瓦爾不斷地問自己:這些真的是奧瓦爾自己想要的嗎?奧瓦爾願意把運動當成自己一輩子的終生事業嗎?後來奧瓦爾告訴自己:靠體力過生活,並不是奧瓦爾真正喜歡過的生活,雖然奧瓦爾非常喜歡運動。
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奧瓦爾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他也曾經想過,要當一位數學教授。
奧瓦爾發現,當一名數學教授,並不能達到他理想的工作條件,於是,他又開始尋找另一個可以當成他終生事業的工作。
17歲的時候,奧瓦爾接觸了汽車銷售業,因為他很喜歡車子,他想自己應該可以做得不錯;真正進入了這個行業之後,他發現他的個性似乎並不適合這份工作,於是,他又轉行了。
從16歲到21歲,奧瓦爾陸陸續續換了18種不同的工作,可是每次換工作之前,他從來都沒有仔細想過:“我到底要的是什麼?”直到他把那些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條件列出來。後來奧瓦爾發現,自己有一個特點,就是從小到大一直很熱心,很喜歡幫助別人,同學數學不會,他很喜歡教他;別人籃球打得不好,他會自告奮勇地過去教他。
因為奧瓦爾相信,隻要自己可以,別人一定也做得到。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奧瓦爾參加了一個激發心靈潛力的課程,它給了他非常大的震撼。他發現,自己上了那麼多的課程,學習了那麼多的資訊,卻沒有任何一個課程比得上他的老師安東尼·羅賓在短短的8小時當中,所分享給他的那麼多。
奧瓦爾想,假如他以後也能做別人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對人們有幫助的資訊,不管用何種渠道,書籍也好,錄音帶也好,或是錄像帶也好,都能夠分享給想要獲得這些資訊的人,那該有多好!奧瓦爾發現,這個工作完全符合他所列出來各種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條件,當他了解到這件事以後,他知道,這就是他畢生所尋找的方向。
奧瓦爾曾經聽他的老師這樣說過:“世界上的每一項工作都很好。但是,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比他目前所做的更有意義。”
這句話讓奧瓦爾決定一輩子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經過了七、八年的堅持,他終於可以在這個行業嶄露頭角,讓非常多的人得到非常具體的幫助。
大家所熟知的一些名人,他們在未出名之前,也都是一些普通的默默無聞的人,甚至有的還被認為是很愚笨的。直到他們真正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並投入了全部的熱情精力才最終成為一個不同凡響的人。這方麵的例子很多:達爾文數學、醫學學得呆頭呆腦的,但一摸到動植物就靈光煥發;愛迪生在校學習時,老師以為他是一個愚笨的孩子,經常責怪他,而愛迪生的母親卻發現了自己兒子好奇心強、愛探究的天賦,用心培養他,後來他終於成為發明大王。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的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這是某廣告公司總經理初入廣告界的經過:
在20歲以前,這位總經理渴望成為一名技師。在學校時,他就很努力地充實自己有關這方麵的知識。有一次,他想賣掉手邊的唱機和唱片,於是選擇了幾位對這方麵有興趣的朋友,分別寫信問他們,看誰願意買。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後非常願意購買,在給他的回信當中,這位朋友稱讚他的文筆流暢,頗具有說服力。因此便建議他,既然能寫出如此有魅力的推銷信函,為什麼不投入廣告界從事撰寫廣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這封信,就像一塊小石頭丟入水中,激起陣陣漣漪。他受到朋友的啟發,投入廣告界立誌做個出色的廣告人。後來,他果然成功了,成為一個出色的廣告經理。
偉大的作家魯迅、郭沫若原來都是學醫的,作為醫生,他們並不出類拔萃,後來改搞文學才成為文壇巨人,如果他們堅持學醫,那就可能埋沒自己的才能。
由此可見,一個人發現自己的潛力,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對他的工作、事業的影響是多麼巨大,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人們每天都有許多事可做,但有一條原則不能變,那就是一定要做自己最喜歡、最擅長做的事。
專注、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人們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人愛好廣泛,什麼事都想去嚐試,結果卻是什麼事都沒做好,其實“多才多藝不如專精一門”不如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專心地把它做好。
“一次隻做一件事”,就意味著集中目標,不輕易被其他誘惑所動搖,經常改換目標,見異思遷或是四麵出擊,往往不會有好結果。
有一個人從小文科成績都一直不好。他的讀寫速度很慢,英文課需要閱讀經典名著時,隻能從漫畫版本下手。他常常說:“我的腦袋裏有想法,但是卻沒有辦法將它寫出來。”後來醫生診斷他患有識字障礙。他之後憑借優異的數理成績,進入美國名校斯坦福大學就讀。他發現商業課程對他而言比較容易,於是選擇經濟為主修,在英文及法文仍然不及格的同時,全力投注於商學領域,獲得MBA學位。畢業時,他向叔叔借了10萬美元,開始自己的事業。1974年,他於舊金山創立公司,如今已名列世界500強企業,擁有2.6萬多名員工。
他就是施瓦布,嘉信理財(ChadcsSehw)的董事長兼CEO(首席執行官)。現在,施瓦布的讀寫能力仍然不佳,當他閱讀時必須念出來,有時候一本書要看六七次才能理解,寫字時也必須以口述的方式,借助電腦軟件完成。
一個先天學習能力不足的人,何以能成就一番事業?施瓦布的答案是:由於學習上的障礙,讓他比別人更懂得專注和用功。
“我不會同時想著18個不同的點子,我隻投注於某些領域,並且用心鑽研。”他說。
這種做事認真的專注態度,也展現於嘉信27年的曆史中。當其他金融服務公司將顧客鎖定於富裕的投資者時,嘉信推出平價服務,專心耕耘一般投資大眾的市場,終於開花結果。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及顧客的增長,嘉信於每個時期都有專注的目標,許多階段的努力成果,都成為業界模仿的對象,在金融業立下一個個裏程碑。
“一次隻做一件事”意味著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裏隻把精力集中於一件事情,把一件事做到底。綜觀失敗的案例,大約有50%的情況是由於半途而廢,未能堅持下去所致。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不切實際的考慮。在這裏,我們提出“一件事原則”,即專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至於因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
想成大事者的人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上,隻能關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說,人們不能因為從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自己的精力。
如果大多數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他們都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
在對一百多位在其本行業獲得傑出成就的男女人士的商業哲學觀點進行分析之後,有人發現了這個事實:他們每個人都具有專心致誌和明確果斷的優點。
最成功的商人都是能夠迅速而果斷做出決定的人,他們總是首先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集中精力,專心致誌地朝這個目標努力。
伍爾沃斯的目標是要在全國各地設立一連串的“廉價連鎖商店”,於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這件工作上,最後終於完成了此項目標,而這項目標也使他成為了成大事者。
林肯專心致力於解放黑奴,並因此使自己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李斯特在聽過一次演說後,內心充滿了成為一名偉大律師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專注於這項目標,結果成為美國最有成就的律師之一。
伊斯特曼致力於生產柯達相機,這使他賺取了數不清的金錢,也給全球數百萬人帶來無比的樂趣。
海倫·凱勒專注於學習說話,因此,盡管她又聾、又啞而且還瞎,但她還是實現了她的明確目標。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物,都把某種明確而特殊的目標當作他們努力的主要推動力。
專心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一個特定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集中到已經找出實現這項欲望的方法。
對於任何東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隻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並且十分強烈,那麼“專心”這種力量將會幫助你得到它。
假設你準備成為一個成大事的作家,或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或是一位成大事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麼你最好在每天就寢前及起床後,花上十分鍾,把你的思想集中在這項願望上,以決定應該如何進行,才有可能把它變成事實。
當你要專心致誌地集中你的思想時,就應該把你的眼光望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後,幻想你自己是這個時代最有力量的演說家;假設你擁有相當不錯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說的金錢報酬購買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銀行裏有一筆數目可觀的存款,準備將來退休養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極有影響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從事一項永遠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有專注於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夢成真。
一次隻專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並積極地希望它成功,這樣你的心裏就不會感到筋疲力盡。不要讓你的思維轉到別的事情、別的需要或別的想法上去。專心於你已經決定去做的那個重要項目,放棄其他所有的事。
了解你在每次任務中所需擔負的責任,了解你的極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盡和失去控製,那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效率、健康和快樂。選擇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邊。做得少一點,做得好一點,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樂。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其中最重要的訣竅之一就是一次隻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底。“一次隻做一件事”,就意味著鎖定目標,不輕易被其他誘惑所動搖,經常改換目標、見異思遷或是四麵出擊,絕對不會有好結果。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步一步地做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誰都明白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任何人都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對於做事來說,也是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實現目標。
人生中的每一步對於實現成功目標來說都很重要,尤其第一份工作更是具有不可缺少的鋪墊作用。就像做事一樣,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慢慢向成功靠攏。
就讀於某名牌大學新聞係的劉軍,在校時就已有許多篇文章問世,有的文章還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反響。早已享有“才子”稱號的他,畢業時與其他幾位同學一起被分配到了某報社。
劉軍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定會被分到“要聞部”,不久就會成為“名記”。可是,當領導公布崗位分配的名單時,他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總編辦公室。而另外兩位沒有他出色的同學,則被安排在要聞部當實習記者。這一下,劉軍不禁大失所望。
他開始埋怨領導“不識真金”、“有眼無珠”、“安排不當”。實際上,領導這樣安排,並非不了解他,而是想讓他全麵了解報業的運作過程和主要環節,使他了解全局,以便更好地發揮他的作用。領導的本意是想給他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將來加以重用。但劉軍卻看不到這一點,反而心生怨言,沒幹多久就辭職了。這無異於自毀前程。
李平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家電影製片廠擔任助理影片剪輯。這本來是一個在影視界尋求發展的起點,但在10個月後,她卻離開了這個崗位,辭職了。
她認為自己這樣做的理由很充分:堂堂一個大學畢業生,受過多年的高等教育,卻在幹一個小學畢業生都能幹的事情,把寶貴時光耗費在貼標簽、編號、跑腿、保持影片整潔等瑣事上麵。這怎能不使她感到委屈呢?她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更有一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
幾年後,當李平看到電視上打出的演職員表名單時,竟然發現以前的同事,有的現在已經成為著名的導演,有的已經成為製作人。此時,她的心中頗有點不是滋味。
李平原來並未看到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意義,所以她的辭職行動,是自己關閉了自己在影視界闖出一番事業的大門。
許多實現了人生目標的過來人都說,誰都無法“一步到位”,隻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才會達到成功。因此,人不要把眼睛隻盯住眼前,而忽視了對自己的長遠規劃。
決心獲得成功的人都知道,進步是一點一滴不斷地努力得來的,就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一樣。例如,房屋是由一磚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賽最後的勝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積而成的;商家的繁榮也是靠著一個一個的顧客逐漸壯大的。所以每一個重大的成就都是一係列的小成就累積而成的。
找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顆鑽石的人,索拉諾。很多人都知道索拉諾,他找到了一顆名為“Libmtor(自由者)”的全世界最大的鑽石。可是沒有人知道索拉諾在找到這一顆鑽石以前,他已經找到過100萬顆以上的小鵝卵石,最後才找到這一顆全世界最大的鑽石。
西華·萊德先生是個著名的作家兼戰地記者,他曾在1957年4月的《讀者文摘》上撰文表示,他所收到的最好的忠告是“繼續走完下一裏路”,下麵是其中的幾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跟幾個人不得不從一架破損的運輸機上跳傘逃生,結果迫降到緬甸、印度交界處的樹林裏。如果要等救援隊前來援救,至少要好幾個星期,那時可能就來不及了,隻好自己設法逃生。我們惟一能做的就是拖著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長達140裏,必須在8月的酷熱和季風所帶來的暴雨的雙重侵襲下,翻山越嶺長途跋涉。
“才走了一個小時,我的一隻長統靴的鞋釘刺到另一隻腳上,傍晚時雙腳都起泡出血,像硬幣那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裏嗎?別人的情況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們能不能走呢?我們以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好在晚上找個地方休息。我們別無選擇,隻好硬著頭皮走下一裏路……”
當我推掉原有工作,開始專心寫一本15萬字的大書時,一直定不下心來寫作,差點放棄我一直引以為榮的教授尊嚴,也就是說幾乎不想幹了。最後不得不記著隻去想下一個段落怎麼寫,而非下一頁,當然更不是下一章了。整整六個月的時間,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寫以外,什麼事情都沒做,結果居然寫成了。
“幾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寫一則廣播劇本的差事,到目前為止一共寫了2000個。如果當時就簽一張‘寫作’2000個劇本的合同,一定會被這個龐大的數目嚇倒,甚至把它推辭掉。好在隻是寫一個劇本,接著又寫一個,就這樣日積月累真的寫出這麼多了。”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達成任何目標惟一的聰明做法。最好的戒煙方法就是“一小時又一小時”堅持下去,有許多人用這種方法戒煙,成功的比率比別的方法要高。這個方法並不是要求他們下決心永遠不抽,隻是要他們決心不在下一個小時內抽煙而已。當這個小時結束時,隻需把他的決心改在另外一小時內就行了。當抽煙的欲望漸漸減輕時,時間就延長到兩小時,又延長到一天,最後終於完全戒除。那些一下子就想戒煙的人一定會失敗,因為心理上的感覺受不了。一小時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遠不抽那就難了。
想要達成任何目標都必須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牧師的每一次布道、教授的每一次演講、科學家的每一次實驗以及商業主管的每一次開會,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層樓的好機會。
有時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功,但是如果你仔細看看他們過去的奮鬥曆史,就知道他們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得來的,他們早就投入了無數的心血,打好了堅固的基礎。
因此,請千萬記住一點:任何事情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逐步提升的階段性過程,任何宏偉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一個逐步積累的時期。
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業
勿以事小而不為
在現實社會中,每一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但人們不能因此而忽視工作中的小事。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最大的區別就是:成功者從不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卻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世界旅館業之王康·尼·希爾頓就是一個非常注重小事的人。他經常這樣要求他的員工:“大家牢記,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我們飯店遭到何等的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顧客的陽光。”
正是這小小的微笑,讓希爾頓飯店獲得了極佳的聲譽。
沒有哪一件工作是沒有意義的,每一個小事都有自己的意義。
飯店的服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對顧客微笑、打掃房間、整理床單等小事;快遞員每天的工作也是送遞郵件。他們是否對此感到厭倦、毫無意義而提不起精神?
但是,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須做好它。
一位年輕的女工進入一家毛織廠以後一直從事織掛毯的工作,做了幾個星期之後她再也不願意幹這種無聊的工作了。
她去向主管辭職,無奈地歎氣道:“這種事情太無聊了,一會兒要我打結,一會兒又要把線剪斷,這種事完全沒有意義,真是在浪費時間。”
主管意味深長地說:“其實,你的工作並沒有浪費,雖然你織出的隻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後主管帶著她走到倉庫裏的掛毯麵前,年輕的女工呆住了。
原來,她編織的是一幅美麗的百鳥朝鳳圖,她所織出的那一部分正是鳳凰展開的美麗的羽毛。她沒想到,在她看來沒有意義的工作竟然這麼偉大。
可見,工作並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算是大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須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崗位,付出自己的熱情和努力。這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貢獻。
職業道德要求我們每一個員工對待小事和對待大事一樣認真。許多小事並不小,那種認為小事可以被忽略、置之不理的想法,隻會導致工作不完美。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曾經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作“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如此努力宣揚公司聲譽的職員,我要見見他。”於是,洛克菲勒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
也許,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眼中,阿基勃特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這是小事一件,甚至有人會嘲笑他。
可是這件小事,阿基勃特卻做了,並堅持把這件小事做到了極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隻有他成了董事長。
可見,任何人在取得成就之前,都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努力,不斷做好各種小事,才會達到既定的目標。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純屬偶然,可是,誰又敢說,那不是一種必然呢?
恰科是法國銀行大王,每當他向年輕人談論起自己的過去時,他的經曆常會令聞者肅然起敬。人們在羨慕他的機遇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個銀行家身上散發出來的特質。
還在讀書期間,恰科就有誌於在銀行界謀職。一開始,他就去一家最好的銀行求職。一個毛頭小夥子的到來,對這家銀行的官員來說太不起眼了,恰科的求職接二連三地碰壁。後來,他又去了其他銀行,結果也是令人沮喪。但恰科要在銀行裏謀職的決心一點兒也沒受到影響。他一如既往地向銀行求職。有一天,恰科再一次來到那家最好的銀行,“膽大妄為”地直接找到了董事長,希望董事長能雇用他。然而,他與董事長一見麵,就被拒絕了。對恰科來說,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絕了。當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大門前的地麵有一根大頭針,他彎腰把大頭針拾了起來,以免傷人。
回到家裏,恰科仰臥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直發愣,心想命運為何對他如此不公平,連讓他試一試的機會也沒給,在沮喪和憂傷中,他睡著了。第二天,恰科又準備出門求職,在關門的一瞬間,他看見信箱裏有一封信,拆開一看,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懷疑這是否在做夢,他手裏的那張紙是銀行的錄用通知。
原來,昨天就在恰科蹲下身子去拾大頭針時,被董事長看見了。董事長認為如此精細謹慎的人,很適合當銀行職員,所以,改變主意決定雇用他。正因為恰科是一個對一根針也不會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終於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於細處可見不凡,於瞬間可見永恒,於滴水可見江河,於小草可見春天。上麵說的都是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但不一定人人都願“舉手”,或者有人偶爾為之卻不能持之以恒。可見,“舉手之勞”中足以折射出人的崇高與卑微。難怪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
任何小事都要求我們必須具備一種腳踏實地的態度,正是我們對一些小事情的處理方式,決定了我們是否能成大事。小事可以成就大業,因此,我們應做到勿以事小而不為。
從最小的事情做起
很多時候,小事不一定就真的小,大事不一定就真的大,關鍵在於做事者的認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對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其實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難做成功的。
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出一條路。
威裏克公司是20世紀70年代英國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人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遭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級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求職者。
喬治是劍橋大學機械製造業的高材生。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喬治被拒絕錄用,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徒有虛名了。喬治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威裏克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
一年來,喬治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但是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有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議對策,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未見眉目時,喬治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
在會上,喬治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
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喬治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總經理。
原來,喬治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施展才幹奠定了基礎。
隻有心存遠大誌向,才可能成為傑出人物。但要成功,光有心高氣傲遠遠不夠,還需要從小事做起。如果你一直不被人重視,不妨降低一下自己的目標,從最基層的事做起,終有一天你會擁抱成功。
世間萬物無不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演變而來,這樣的道理人人皆曉。然而,如今仍有人輕視他身邊的小事,仍不相信那些“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對於造就一個成功者具有多大的重要性。
下麵三個人的成功也都是由小事開始的。
德國商人施密特本是一個退役軍人,在醫院療養期間,他讀了《思考和致富》一書,深受啟發,他很想實踐一下書中所說的話,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個有錢人。
一天護士把他洗好的衣服幫忙取回來了,洗好的衣服都折疊在一塊硬紙板上,以保持它的硬度,避免起皺。施密特受到了啟發,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他從洗衣店那裏得到這種襯衣紙板每千張的價格是4馬克。他想以每千張1馬克的價格出售紙板,但要在每張紙板上登廣告。登廣告人的費用由他負擔。他的朋友都潑冷水,覺得這種小生意不劃算,賺不著錢。但施密特卻不這樣看,他知道自己更大的目標,但是什麼樣的目標都要從小事做起。
從療養院出來後,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行動中,把想象的事情變成了現實。
過了一段時間,施密特的客戶越來越多,他自己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時,他決定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他發現襯衣上的紙板一旦被撤除後,就不會被洗衣的顧客所保留。怎樣才能使顧客保留登有廣告的紙板呢?他又想出了一個新辦法:在襯衣紙板的一麵仍然印廣告,另一麵印上有趣的兒童遊戲或主婦菜譜、字謎、諺語、小常識等。這一招果然很奏效。許多家庭主婦不等衣服穿髒就又送到洗衣店去洗。洗衣店老板一看生意多了起來,也很高興,十分願意定購施密特的紙板,因此施密特的生意也跟著越做越大。
許多日本人都知道廣東徐子安的“安記”粥店。徐子安本來是個船員,25歲的時候離開了家鄉廣東,來到日本。剛到日本的時候,他也曾經雄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業。他把目光盯在日本著名的大老板們身上,羨慕人家的機遇好,他祈禱自己也能找到幾件大事來做。可是,等待、尋覓了一段時間後,他認識到要做大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許多大事都是從小事開始的。於是,他決定從小事做起。
他發現日本橫濱的唐人街上住的多是華僑,就在那裏開了一家小的粥店。賣粥能賺幾個錢?人們都笑他目光短淺,胸無大誌。可是,徐子安卻幹得很起勁。他熬粥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先用豬骨頭、雞骨頭燉湯,再把湯過濾好備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米洗好淘好,泡在水中,第二天天還沒亮,大約4點多鍾他就起來熬粥。為了把粥熬好,需要用文火,並且長時間守在爐火邊,直到粥變成了泥糊狀才行。華僑們都特別喜歡徐子安的粥,每天早上8點鍾,徐子安的小粥店門前都排了長長的隊伍。
苦心經營了3年後,徐子安積攢了一些資金,他把店麵擴大了,還在廣島設立了分店。
每一個成功者,在他們的身上可能存在著很多共性,不輕視小事,凡事從小做起就是他們的共性之一,它是我們每一個人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
李嘉誠是赫赫有名的房地產巨頭,但他的成功也是從小事開始的。1950年,他決心學做生意。他用自己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錢開設了一家專門生產玩具和家庭用品的小塑料廠。剛開始,大家都嘲笑他,說他沒出息。的確,那家小廠根本沒有使李嘉誠賺到錢,慘淡經營了幾年,李嘉誠也就賺了吆喝聲。但是,李嘉誠對這樣的“小事”始終孜孜不倦,做起來極為認真。通過鍛煉,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50年代後期,李嘉誠終於抓住了機遇,取得非凡的成功。
眼前的小事或許正是將來大成績的幼苗和基石,隻有做好眼前的小事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一定不能輕視小事。
即便是小事,你也要全力以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不是驟然降臨的,而是由點點滴滴的細微的成功凝聚而成的。隻有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才會取得比別人更細致、更豐厚的工作成績。所以,抓緊時間做好你手邊的每一件事,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傑克9歲那一年,因為家裏窮,他去請求他家附近的報紙經銷商史密斯先生,能不能讓自己放學後兼職送報。史密斯先生告訴他,如果他有自行車,就給他一條送報路線。
傑克一家住在倫敦,身兼數職的爸爸給他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但接著爸爸就因肺炎住進醫院,沒辦法教他騎。
幸而史密斯先生沒說要看傑克的騎車技術,而隻是要看看自行車。因此,傑克把車推到那裏,讓他看看,就上了工。
送報可不容易,尤其是星期天的報紙,頁數多,份量重,傑克隻好一步步上樓去送,如果是公寓大樓,就送到門口。碰到下雨或下雪,他拿爸爸的舊雨衣蓋在報紙上麵,不讓報紙被淋濕。
爸爸出院回家後,白天上班,卻因身體太弱,不能再兼別的差事。為了應付開支,隻好賣掉了傑克的自行車。
史密斯先生後來雖然也知道了傑克並未騎車送報,對此卻絕口不提。
8個月下來,傑克送報紙路線上的訂戶從36戶增加到59戶。
那一年聖誕節前的晚上,傑克去按第一個訂戶的門鈴,屋裏燈亮著,卻沒有人開門。
他到另一家去,也沒人開門。
沒多久,傑克已經敲遍了大多數訂戶的門,按了他們的門鈴,但看樣子是沒有一個人在家。
傑克很著急,因為第二天就是交報費的日子了。聖誕節就在眼前,他卻沒想到大家都會出門買禮物。
接著,傑克走到艾爾肯家,當聽到屋裏有音樂和人聲的時候,他心裏非常高興。傑克按了門鈴,大門應聲而開,艾爾肯先生幾乎是把他拖進門去的。
令傑克詫異的是,他的59位訂戶幾乎全部擠在艾爾肯先生的起居室裏,房間中央有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深紅色,有一盞電池車燈,還有車鈴,把手上掛著帆布袋,裏麵鼓鼓地塞著五顏六色的信封。
“這是給你的,”艾爾肯太太說,“我們大家都湊了一份。”那些信封裏是聖誕卡,另附那個星期應付的報費,大多數信封裏還有一筆豐厚的小費。傑克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回到家,傑克點了點小費,超過100美元——這筆意外之財使他成了家裏的英雄,也讓他們家過了一個歡愉的聖誕假期。
傑克從此懂得,即便是最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好。而正是這種做事方法,使他由此踏上了成功之路。
在我們的印象中,擦鞋絕對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職業,如果有人以此終生為業,那他一定不會有多大的出息。實際上呢?我們卻想錯了,一個名叫金太賢的首爾人,就是憑借擦鞋,從而成就了自己輝煌的人生。
多年前,身為化工廠工人的金太賢失業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位英國軍官那裏學會了擦鞋,他很快就迷上了這種工作。隻要聽說哪裏有好的擦鞋匠,他就千方百計地趕去請教、虛心學習。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金太賢的技藝越來越精。他的擦鞋方法別具一格:不用鞋刷,而用木棉布繞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上代替,鞋油也自行調製。那些早已失去光澤的舊皮鞋,經他匠心獨運的一番擦拭,無不煥然一新,光可鑒人,而且光澤持久,可保持一周以上。更絕的是,憑著高深的職業素養,與人擦肩而過時,便能知道對方穿何種鞋;從鞋的磨損部位和程度,他可以說出這人的健康和生活習慣。他的精湛技藝,打動了首爾一家名叫“東方明珠”的四星級飯店,他們將金太賢請到飯店,為飯店的顧客擦鞋。
令人驚訝的是,自從金太賢來到“東方明珠”之後,演藝界的各路明星一到首爾便非“東方明珠”不住;一向苛刻挑剔的明星們對此情有獨鍾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享受一下該店擦鞋的“五星級服務”。當他們穿著煥然一新的皮鞋翩然而去時,他們的心裏深深地記下了金太賢的名字。
金太賢爐火純青的技術、一絲不苟的精神和非凡的技藝,為他贏得了眾多顧客的青睞。他的老主顧不隻來自首爾、釜山,甚至還有外國人。在他簡樸的工作室內,堆滿了發往各地的速寄紙箱。如今的金太賢早已成為“東方明珠”的一塊金字招牌。
金太賢的努力,為他自己創造出一份輝煌的業績。事實上,隻要我們用心去做,哪一件小事不能成就大業呢?
從以上的事例可以說明做好小事的重要性。小事不僅是成大事所必須做好的環節,而且從中也體現出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和方法。所以,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抓緊學好的必修課。
生命中的大事都是由小事堆積而成,沒有小事的積累,也就成就不了大事。人們隻有了解到這一點,才會開始關注那些以往認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培養做事一絲不苟的美德,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士。
不必糾纏於無聊的小事
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想做大事成大業,就不要總是對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耿耿於懷,為了這些無聊的小事而壞了大事就太不值得了。
“人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而做的。”人們基於對環境的認識和探索,進而找到了自己的目標,為了目標又引發了動機,即欲望,這種欲望越強,目標就靠我們越近,就像弓拉得越滿,箭就會射得越遠一樣的道理。
本侯根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高爾夫選手之一。他並沒有其他選手那麼好的身體素質,但他在堅毅、決心特別是追求成功的強烈欲望方麵略勝他人一籌。
本侯根選擇了這個職業。在他玩高爾夫球的巔峰時期,不幸遭遇了一場致命的意外。在一個有霧的早晨,他跟太太維拉麗開車在公路上,當車拐彎時,突然看到一輛卡車的車燈在閃爍。本侯根想停車,可根本來不及,他本能地把身體擋在太太麵前來保護她。這反而救了他,因為方向盤深深地嵌入了駕駛座。然而他受傷也很重,過了好幾天才脫離險境。醫生們認為他的高爾夫生涯從此結束了,甚至斷定他能站起來走路已經很幸運了,但意外並未將本侯根的意誌擊潰。當他傷勢稍有好轉時,就萌發了出人頭地的夢想。他不停地練習,並增強臂力。無論到哪裏工作,都保留高爾夫俱樂部會員的資格。起初他站著還搖搖擺擺,再次回到球場時,也隻能在高爾夫球場的邊緣蹣跚而行。後來他稍微能走路,就走到高爾夫球場練習。開始隻打幾球,但是他每次都比上一次多打幾球。最後當他重新參加比賽時,名次很快地上升。理由很簡單,因為他有永做強者的欲望,他知道自己還會回到高手之列。是的,普通人跟成功者的差別就是這種強烈的成功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