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強烈的成功欲望是你成功的前提,常常使一個人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中國民間諺語說得好:“狗嘴雖小,卻想吞食天上的月亮。”強烈的欲望就是這樣一張狗嘴,隻要主人有能力有辦法使它高倍數擴張,最終吞食一個月亮,吞食一個王朝,此等奇跡都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國際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曾說過一句話: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經濟社會,一個人的欲望有多強烈,那麼他的成功指數就相應有多大。同時,那些備受世人矚目的傑出人物之所以獲得了成功,我想與他們背後的強烈欲望是有很大關係的。
小題大做隻會使人變得無聊,如果因為一件無聊的小事而花大力氣和傷腦筋,實在是既沒任何意義又不值得的。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締造完美
卡耐基曾說過:“不要害怕把精力投入似乎很不起眼的工作上,每次你完成一個小工作,它都會使你變得更強大。”所以不要小看細節,一個小小的細節也許就是決定你命運的契機。
在歐洲,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諺:因為一根鐵釘,我們失去了一塊馬蹄鐵;因為一塊馬蹄鐵,我們失去了一匹駿馬;因為一匹駿馬,我們失去了一名騎手;因為一名騎手,我們失去了一場戰爭的勝利。
為了一根鐵釘而輸掉一場戰爭,這正是疏忽了小事的惡果。
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那些成功者及偉人都是注意小事的人,注意小事,方可成功。
克裏米亞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歐洲的四大強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都被牽連了進來,而戰爭最初卻是因一把鑰匙而起。
一個小小的細節,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往往就蘊含著巨大的危機和決定你一生成敗的因素。
有位智者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不會做小事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做成什麼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小事的成就感積累起來的。可惜的是,我們平時往往忽視了它,讓那些小事擦肩而過。”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事正可於細微處見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產生做大事的氣魄。不要小看做小事,不要討厭做小事。隻要有益於工作,有益於事業,人人都應從小事做起,用小事堆砌起來的事業大廈才是堅固的,用小事堆砌起來的工作長城才是牢靠的。
那種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幹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公司、企業,它們的成功發展,正是來源於平凡工作的積累。能夠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能夠把平凡工作做得很好的人,才是能夠發揮實力的人。因此不要看輕任何一項工作,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當你認真對待了每一件事,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
有位女大學生,畢業後到一家公司上班,隻被安排做一些非常瑣碎而單調的工作,比如早上打掃衛生,中午預訂盒飯。一段時間後,女大學生便辭職不幹了。她認為,她不應該蜷縮在“廚房”裏,而應該上得“廳堂”。
可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普通的職員,即使有很好的條件,想被重用,也要受一段不短時間的煎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做出能讓別人傾聽到自己意見的資格和成績,在別人眼裏,你才能舉足輕重,不易被人忽視。
因此,從小事做起的工作,是對年輕人最好的鍛煉。
曾有一位人事部經理感歎道:“每次招聘員工,總會碰到這樣的情形:大學生與大專生、中專生相比,我們認為大學生的素質一般比後者高。可是,有的大學生自詡為天之驕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強調待遇。別說挑大梁,真正找件具體工作讓他獨立完成,卻往往拖泥帶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還瞧不起別人。大事做不來,安排他做小事,他又覺得委屈,埋怨你埋沒了他這個人才,不肯放下架子幹。我們招人是來做事的,做不成事,光要那大學生的牌子幹嘛?所以有時候,大學生、大專生、中專生相比之下,大專生、中專生反而更實際,更有用。”
現在,很多企業急需人才,而有的大學生卻被拒之於門外,不受歡迎,不被接納,對此現象,該人事部經理算是道出了其中緣由。
別人不願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別人不願意洗涮馬桶,你更要涮得明亮;別人不願意操練,你更要加強自我操練;別人不願意做準備,你更要多做準備;別人不願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
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總是被公司當作替補隊員,哪兒缺人手就被調到哪兒,自己的能力無法正常發揮。這位先生沮喪地向他的同學、現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訴苦道:“這樣值得繼續幹下去嗎?我覺得自己的專長無法發揮出來。”昔日同學很認真地告訴他:“你經常被調到不同崗位磨練,是辛苦的,但隻要你努力肯學,應該也能勝任,否則你的公司不會做這樣的調度。現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現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還是努力,那麼過不了多久,公司員工之中磨練最多的是你,能為公司貢獻才智的也是你,你應該有這種認識。”最後,同學又口授他一條成功秘訣:肯幹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輕怕重,就會失去成長的機會。受苦是成功與快樂的必經曆程。一年後,他終於成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注重觀察細微之處並發現其內在價值,這是許多大商人、藝術家、科學家以及其他偉大人物的成功之道。於細微之處見精神,這也是他們的過人之處。
當富蘭克林發現閃電現象與電的一致性時,有人譏諷他說:“這有什麼用呢?”對此,富蘭克林回答說:“小孩子有什麼用呢?但他會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大人。”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凡尼觀察到當青蛙的腿接觸不同的金屬製品時都會驟然抽動一下。沒有人想到正是這一微不足道的發現導致一項重大發明的出現。伽凡尼由此受到啟發,從而產生了發明電報的設想,電報的發明使整個大陸迅速聯係起來,由此引起電信方麵的一係列重大變革。
今天,通信技術已絕非過去所能比。但誰曾想到,造成一個時代發生如此偉大變革的發明竟然是始於一個如此簡單的“觀察”。從地下挖出來的小小石塊或化石,平凡而不起眼,但由此卻產生了一門新的科學——地質學。人們憑借地質學的知識,通過識別一塊小小的礦石而投資開礦,有多少錢財就源源不斷地從礦山中流了出來。
一切偉大的事情都是源於微小的事物,善於發現、善於思考才能成就大的事業。
生活就是由各種各樣的小事構成的,做任何大事都要從小事開始,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人能一口吃個胖子。《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想成大樹,就從腳下開始,從毫末做起,不屑於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理想再壯麗,也隻能是一個五彩斑斕的肥皂泡。想要壯誌淩雲,必須腳踏實地,專注於小事。
“做”要持之以恒,不輕言放棄
“做”要找準人生的目標
目標是做事的一個燈塔,人們所有的精力與力氣都是為它儲備的。目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成功事情的大小。正如拿破侖所說:我成功,因為我誌在成功。
用拿破侖那句“我成功,因為我誌在成功”的名言來形容韓國三星企業集團董事長李秉哲標榜的“第一主義”,可說最恰當不過了。
李秉哲是韓國的首席企業家,他所擁有的32家關係企業,包含了製糖、毛織、食品、電子、建築、造船、金融、保險、證券、報紙、旅館、百貨公司、醫院等,從消費財到生產財,幾乎網羅了各行各業;員工12萬人,為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並躋身世界大企業排名第23.
基於李秉哲的“第一主義”,他提出“事事第一”與“利潤第一”的經營口號,並且要求所有的三星企業,都必須做到“第一”。
蓋肥料工廠時,他要求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興建電子廠時,其麵積也要超過日本最大的電子廠;到日本,他要住東京最大的大倉大酒店;訂做衣服,他要求用最好的料子。
李秉哲常說:“生產品質低劣的產品,雖不犯法,但有失公德,將受社會正義的撻伐。”所以每當三星要開發新產品時,他都會先到世界各國搜集同類的高級產品,以之為學習對象。
有一次,三星投資興建新羅觀光大酒店,他指示必須是韓國首屈一指的旅館。結果,其設備輸給了幾乎與“新羅”同時落成的樂天大酒店。為了此事,他大發雷霆,把施工負責人找來痛罵一頓。他最在意的就是——不如人。
此外,“人才第一”也是李秉哲重要的經營哲學,他六親不認,唯才是用。每年的2月11日,所屬三星關係企業的負責人,將因個人業績表現,或獎或懲,或升或降,毫無人情可講;任何不稱職的企業主管,都將在這一天遭受申斥之後,並予免職。
“三星”在韓國的知名度極高,已達婦孺皆知的地步。常聽韓國人說:“三星‘是韓國商場上的大白鯊,不管什麼行業,’三星一插手,別人就甭想混了!”由此可見“三星”在韓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了。
李秉哲說:“誰不想成為第一呢?三星的第一是靠智慧、力量與機緣所造成的。”
雖說目標能夠刺激我們奮勇向上,但是,對許多人來說,擬定目標實在是不容易,原因是我們每天單是忙在日常的工作上,就已透不過氣,哪還有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的將來。但這正是問題的症結,就是因為沒有目標,每天才弄得沒頭沒腦,焦頭爛額,這隻是一個惡性循環罷了!
另外有些人不敢去承諾是因為他們不敢接受改變,與其說是安於現狀,不如坦白一點,那是沒有勇氣麵對新環境可能帶來的挫折和挑戰。這些人最終隻會是一事無成!
在人生旅途上,沒有承諾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不知往何處去。而所謂的承諾,就是你對自己未來成就的期望,確信自己能達到的一種高度。這種承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目標。目標為我們帶來期盼,刺激我們奮勇向上,當然,在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奮鬥的過程中可能遭遇挫折,但仍能精神抖擻。
美國的一份統計顯示,一個人退休以後,特別是那些獨居老人,假若沒有任何生活目標,每天隻是刻板地吃飯和睡覺,雖然生活無憂,但他們後來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七年。心理學家說:“沒有了目標,便喪失了生存的目的和方向,生存也沒有什麼意義。”
清晰的目標能協助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不至於走許多冤枉路,就好像賽跑選手一樣,他們都是朝著終點進發,目標就是第一個衝線。
更重要的是確定目標能使我們集中意誌力,並清楚地知道要怎樣做才可獲得要追求的成果。怎麼說呢?因為必須設定了有什麼樣的收獲,才能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地去實現目標。
下麵的這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位父親帶了三個兒子到沙漠獵取駱駝,結果大兒子和二兒子都空手而回,隻有小兒子獵得駱駝,讓老爸開懷。
父親問大兒子,“你在沙漠上看到什麼?”他輕描淡寫地說:“也沒什麼,隻是一片大漠和幾隻駱駝而已。”二兒子呢?他又看到什麼?他頗興奮地答道:“大哥看到的,我都看到,還有沙丘、獵人、烈日、仙人掌。我還是比大哥優秀吧!”小兒子呢?他認真地答道:“我隻看到駱駝。”所以,無論你是滿不在乎,還是興致勃勃,如果沒有清晰的目標,結果都是一樣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是白走了一趟。
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影像研究所主任喬治·布森對一部分人進行調查。他將這些人分為兩類:一是設定好目標,再製定一套行動策略去實現目標的人;另一是沒有特別設定目標的人。結果,有目標的人,平均每月賺7401美元;沒有目標的人,平均每月賺3397美元。正如所料,奮勇向前的那一組人,看來較有衝勁,對生活及工作很滿意,婚姻很和諧,身體也很好。
事實上,隨波逐流、缺乏目標的人,永遠沒機會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因此,我們一定要做個目標明確的人,生活才有意義。不幸的是,多數人對自己的願望,僅有一點模糊的概念,而隻有少數人會貫徹這模糊的概念。一般人每日上班的理由,是為了重複昨天的工作。假使這是今天去上班的惟一理由,那麼你今天的工作很可能與昨天一樣。想來真是可悲,許多人在公司5年,卻沒有5年的經驗,隻能說有5次一年的經驗。他們一再重複過去的表現,對於來年從不訂立特定的目標。
美國作家福斯迪克說得好:“蒸汽或瓦斯隻有在壓縮的狀態下,才能產生推動力;尼亞加拉瀑布也要在巨流之後才能轉化成電力。而生命惟有在專心一意、勤奮不懈的時候,才可獲得成長。”
不論是個人、家庭、公司或國家,都需要目標。目標牽涉的層麵很廣,為達到目標,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
一代偉人亞曆山大大帝的成敗也與目標這個看似簡單的詞有關。當亞曆山大帝擁有遠景,而遠景盤踞他的心中時,他便能征服世界。當他的遠景或夢想,一旦消失,卻連一隻酒瓶也征服不了。正像美國《成功》雜誌的創辦人奧裏森·馬登說的那樣:“沒有目標的生命是盲目的,成功的人生就是一個個目標組成的美妙樂章。”
“做”一定要杜絕拖延
許多人的拖遝已經成了習慣。對於這些人,要完成一項任務的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們放棄這個消極的工作模式。如果你有這個毛病,你就要重新訓練自己。用好習慣來取代拖遝的壞習慣。
有一位新聞記者將拖延時間的行為生動地喻為“追趕昨天的藝術”,這裏,可以在後麵再加半句——“逃避今天的法寶”,這就是拖延時間的作用。有些事情的確是你想做的,絕非別人要你做,然而,盡管你想做,卻總是一拖再拖。你不去做現在可以做的事情,卻下決心要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做。這樣,你便可以避免馬上采取行動,同時安慰自己說,你並沒有真正放棄決心要做的事情。這種巧妙的思維過程大致如下:“本來知道自己必須做這件事,可是真的自己做不好或者不願做。所以準備以後再做,這樣就不必說今後不做此事,因而可以心安理得。”每當你必須完成一項艱苦工作時,你都可以求助於這種站不住腳卻看似實用的邏輯。
如果你一方麵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麵又說你將做出改變,你的這種聲明沒有任何意義。你隻不過是個缺乏毅力的人,最後將一事無成。
拖延時間的行為也有輕重程度之分。你可以將事情拖延到一定時候,然後趕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這是一種常見的自欺欺人的行為。既然你是在最短的時間裏幹完工作的,那麼即使工作結果極糟,或者未能達到最佳水平,你都可以安慰自己說:“這是因為時間不夠。”其實,你的時間是很充裕的。你知道,別人比你忙、時間比你緊,可照樣能辦成事。你如果總是抱怨太忙(拖延時間的一種方式),那你就無暇做任何工作。
如果你留心觀察一下那些拖延的人,就不難從他們的話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詞語——“或許”、“希望”、“但願”——這三個小詞構成了拖延者的心理支撐係統,並成為他們不願去做某事的理由。而“但願”、“希望”無異於童話故事中的夢想,完全是浪費時間。無論你怎樣“希望”或“但願”,對你手中的事情都無濟於事,你隻不過是在為自己尋找一種借口而已。例如,經常可以聽到他們說道:
“我希望工作中遇到的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
“但願情況會稍好一些。”
“或許問題並不嚴重。”等等。
而事實上,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情況也沒有好轉。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隻要你具有一定的決心和毅力,你就可以處理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你總是將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遇到什麼問題也不願意想辦法解決,把工作就這麼拖著,那你就是在逃避現實,懷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騙自己。對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會浪費掉你的大好青春,當你回首昨日時,才發現原來除了自己的拖延的借口外,就沒剩下什麼了。這種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一定要解決,你把它放在那裏不去管它永遠不會有結果,即使你的心裏再怎麼期望也沒有用,屬於現在的事情就不要推到以後。
拖延,對於做事來說是個惡魔。拖延,會讓你喪失有利的時機,讓你即將到手的成功鴨子又飛了。拖延,對於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來維持自己運行的企業來說,貽誤商機,耽誤工作,就好比卡住了企業的咽喉,使企業再也發展不起來。
那如何才能杜絕拖延呢?
(1)盡量減少拖延,爭取時間
我們都知道,縮短科技化為生產力的時間,就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在科技被應用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人為地浪費了,如果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企業一定會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微軟就在這段時間上下功夫,創造了奇跡。
作為走在科技前沿的微軟,縮短開發與應用的時間對於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身為企業的一名員工,尤其是技術性的員工,更是要調動起全部的精力,把每一點能節省的時間節省下來,在微軟的企業中,你處處都可以看到那些跑動起來的員工,每個員工都盡力縮短自己工作的時間,正是因為這些員工的努力,微軟才能一直占據全世界榜首。
(2)不要以追求完美為借口
拖延時間的習慣,有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明顯,它也很有隱蔽性,以別的形式掩蓋自身。平時有很多人做事都力求完美,表麵看起來這應該是很好的一種習慣才對,但實際呢,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在他們不斷為完美而完美之時,時間已經悄悄溜走了。如果你珍惜時間,就要檢查一下自身是否患有“完美主義”的特殊毛病。
在具體的工作中要記住:不要等到所有情況都完美以後,才動手做,如果堅持要等到萬事俱備,就隻能永遠等下去了。對自己要寬大些,不必要求絕對完美,才能常保身心舒暢。
(3)克服拖拖拉拉的惡習
拖拉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大天性。每個人都會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付它的有效措施,但還是有一些小竅門可以借鑒。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麼會使你收益最大,你要專心致誌地把精力投入在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麵,不要讓那些“不應該做的事”占用你的時間。不理會那些瑣屑小事,然後對你自己、你的收獲以及它們在你的個人生活和事業上有什麼體現做一番自我評價。
每個人都不可能麵麵俱到,所以要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時花時間考慮自己未來的發展,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經做過的事情上,也別做浪費時間的事。抱著對自己認真負責的態度,每天排除一件這樣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時候依然獎勵自己。請你嚴格自律,對自己的拖拉行為應當毫不留情地製止,不妨在自己心中扮演一個嚴厲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克服拖拉的最佳辦法就是讓它逐漸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要實現這一點,有些事要多做,有些事要少做,有些事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你的任務是把許多方法結合起來,不斷發掘對你適用的技巧。學會高效地把事情辦好是杜絕拖延的最好辦法,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好好努力。
既然,我們都已經明白了拖延的危害以及它的表現形式,那讓我們一起來把拖延的習性打垮吧!立即行動才能追尋到你期望的成功,因此,做事一定要杜絕拖延。
做事不能優柔寡斷
優柔寡斷的人總是徘徊在取舍之間,無法定奪。這樣就會使你本該得到的東西,輕而易舉地失去了;本該舍去的東西,卻又耗費了自己許多精力。這樣的人是個性軟弱沒有生氣的人。他們最終將一事無成。
一位擔任著名公司要職的李曉女士,一直以來她工作很投入,很賣力,成績突出,因此深受上級的賞識,不斷地被提拔並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李曉就麵臨著許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沒有經曆過的,但她不畏懼,非常努力地工作著。她什麼事都親力親為,惟恐事情辦不好。
即使這樣,有些需要即刻做出處理的問題在她案頭仍然堆積成山,這倒並不是因為她辦事效率低,而是有些問題她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時間,等事態更明朗一些再做決定。
所以,許多需要解決的十萬火急的問題就在她的案頭沉澱下來,老板和同事看待她的工作時,眼中都有了異色。大家對她的評價,也逐漸由讚揚、欣賞轉為了辦事拖遝,優柔寡斷。李曉為此受到困擾和痛苦,夜不能寐,煩躁不安,工作效率也開始下降,無疑,這種情況更加重了她的擔心和恐懼,慢慢地當麵對未決問題時,她更加感到難以自控。
令李曉覺得心理不平衡的是,她辦事的出發點是想再等等看,觀察事情有何變化再做決定,沒想到,大家的評價竟是“優柔寡斷”。
李曉承認她從不擔心會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時候她會擔心沒有把事情做得更好。
一旦發覺自己某方麵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盡人意,則焦慮不安,猶豫不決,久而久之,前怕狼後怕虎的狀態出現了,用完了創業初期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事業走下坡路的苗頭出現,焦慮症狀產生了,一連串的生理、心理疾病就不免產生了。
李曉想讓事態變得更明朗時才做決策,以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是這個道理,而她在等待與拖延中極有可能白白錯過機會。何況,公司的工作有一定流程與安排,她的這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確會產生危機。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就是患有優柔寡斷這種性格疾病的典型例子。他實際的精神能力和他的理想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有些人隻看見事物一麵就很容易做出決定,也很容易分辨出該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但哈姆雷特看見了事物的所有方麵。他的頭腦裏充斥了各種各樣的觀念、恐懼和臆測,他的性格變得優柔寡斷、拖泥帶水。他無法斷定自己看到的鬼魂是否真的就是父親的冤魂,也無法斷定自己的決定是好是壞,是吉是凶,因而他一遍遍地問自己:“是活著還是死去?”
牆頭草般左右不定的人,無論他在其他方麵有多強大,在生命的競賽中,他總是容易被那些堅持自己的意誌且永不動搖的人擠到一邊,因為後者明白自己想要做什麼並立刻著手去做。甚至可以這樣說,連最睿智的頭腦都要讓位於果敢的判斷力。畢竟,站在河的此岸猶豫不決的人,是永遠不會登陸彼岸的。
林肯總統在安特塔姆戰役剛剛結束後就對國會說:“宣布解放奴隸法的時刻已經到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他認為,公眾的情感將會支持這一法令,並且他還對著上帝發誓,自己一定會采納這一政策。他莊嚴地宣誓,如果李將軍被趕出賓夕法尼亞州的話,他將以解放奴隸來表彰這一勝利。
果斷的性格的確讓人受惠無窮。也許一開始,你的決斷不免有錯誤,但是你從中得到的經驗和益處,足以補償你因錯誤而蒙受的損失。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你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的自信,會贏得他人的信任。拿破侖在緊急情況下總是立即抓住自己認為最明智的做法,而犧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計劃和目標,因為他從不允許其他的計劃和目標來不斷地擾亂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勇敢決斷的力量。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選擇最明智的做法和計劃,而放棄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動方案。
莎士比亞說:“我記得,當愷撒說‘做這個’時,就意味著事情已經做了。”喬治·艾略特則這樣判斷一個人:“等到事情有了確定的結果才肯做事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就大事。”
其實,凡世間眾人皆有猶豫,但並非所有情況都會在同時發生,它甚至根本就不會發生,因為猶豫是來自自己的想象,隻要有堅強的意誌力便能將之克服。若能了解這些,接下來的就隻有如何去克服問題。如果你能再達成下列幾種心理建設,則剩下來的問題也將煙消雲散。
每當麵臨一個新的機會,在斟酌得失之間,猶豫便會在你的內心裏悄然出現,阻撓你致勝的決心。這雖然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變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將慢慢累積擴大,當它爬滿你的心,且進而侵蝕你的骨髓時,就難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著維持現狀的觀念,即應早日醫治,阻止病菌繼續蔓延,並從而將殘留在體內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頭來後悔不已!
消除猶豫的方法,隻有從正麵迎擊,別無他法。因為猶豫一旦被姑息,便會常留在你的身邊,把機會從你身旁逼走。因此,為能獲得機會,就必須先消除猶豫。完成這個步驟,接下來忙不完的工作會迎麵而來,多得使你不得不從中選擇機會,會讓你沒有時間去考慮害怕的問題。
請牢記,對自己絕不可放縱,你應正視自己的問題,從正麵去嚐試解決。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廣眾前發表意見,就應在大庭廣眾前與人交談;如果你為了加薪問題想找上司談判,但因心生膽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無法獲得解決,建議你不妨一鼓作氣走到上司麵前,開門見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結果一定比你想象的還好。
如果你現在心裏有尚未完成而需要完成的事,切勿遲疑,趕快開始行動吧!
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就是在浪費做事的機會,成功就會與你擦肩而過。因此,做事一定不能優柔寡斷。
“做”要以毅力做支撐
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做事虎頭蛇尾,有始無終,在開始做事時充滿了熱忱,但因缺乏堅忍與毅力,不待做完便由於害怕困難而半途而廢。擁有堅強的毅力是成功者的特質之一。隻有以毅力做支撐,你的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拿破侖出身於窮困的科西嘉沒落貴族家庭,他父親送他進了一個貴族學校。他的同學都很富有,大肆諷刺他的窮苦。拿破侖非常憤怒,卻一籌莫展,就這樣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這些嘲笑、侮辱、輕視,都使他下了更大的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隻心裏暗暗計劃,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梁,去使自己達到富有、名譽的地位。
在他16歲當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個打擊,那就是他父親的去世。在那以後,他不得不從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來幫助母親。當他接受第一次軍事征召時,必須步行到遙遠的發隆斯去加入部隊。
等他到了部隊裏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沒有資格得到以前的那個職位,同時,他的貧困也使他失掉了後來爭取到的職位。於是,他改變方針,用埋首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裏借書讀,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獲。
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是為自己將來的理想做準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是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範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幹下去。
通過幾年的用功,他從讀書方麵所摘抄下來的記錄,經後來印刷出來的就有1萬多頁。他想象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布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數學的能力獲得了提高,這使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
他的長官看見拿破侖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複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他獲得了新的機會,拿破侖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過他的人、輕視過他的人,現在都改為尊重他了,甚至還希望能成為他的朋友,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難道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異改變嗎?抑或是因為他不停地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他確實是聰明,他也確實是肯下功夫,不過還是有一種力量比知識或聰明來得更重要,那就是用堅忍的毅力直麵眼前的困難。如果你決心要戰勝困難,那你就要心甘情願地不斷幹下去,以達到你的目的。
可以說,堅強的毅力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鑰匙,試問諸事百業,有哪一種可以不經努力而獲成功呢?
毅力的強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前途。毅力是應付辦事困難的工具,毅力強,則你的智力、能力即使較差,也能克服困難,而使你踏上成功之途。古人曾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又說:“勉強而行之。”無非是表示毅力堅強,就能達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境界。毅力堅強就是至誠,能至誠必能不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征是毅力堅強的第一結果,博厚是毅力堅強的第二結果,高明是毅力堅強的第三結果。征是成功的第一步,博厚是第二步,高明是第三步,總而言之,有毅力總會成功的。成功可分三步,也就是說毅力的強度可分三等。你希望能得到多少成功,就看你有多少毅力。毅力是從哪裏產生力量的呢?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對於困難的演化,《中庸》分析得十分清楚:“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形、著、明、動、變、化是困難演變的六步演化,也就是向你保證:隻要花一分毅力,就能得到一分成果,絕不是最後的毅力才有成果,以前的毅力卻是無用的。
滕田田是日本麥當勞的巨頭,一手創造了麥當勞在日本的奇跡。據報道,他手下的麥當勞分店在日本星羅棋布,年營業總額已突破40億美元大關。
那滕田田是怎樣成功的呢?
這其中毅力起了關鍵的作用。
滕田田1965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後第6年,也就是他31歲那年,聞名全球的麥當勞開始進軍日本。滕田田想抓住這個先機。
但根據麥當勞總部要求,要抓這個先機,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有75萬美元的現款;二是必須有一家中等規模以上銀行的信用支持,條件非常苛刻。可當時,滕田田總共才打工5年,存款不足5萬美元,怎麼辦?
滕田田不甘心失去這個機會,向親友四處借錢,但花了5個月,隻借到4萬美元。無奈中他鼓足勇氣跨進日本住友銀行總裁辦公室的大門,希望以自己的誠摯,爭取得到幫助。
但他說完後,得到的回答卻是:“你先回去,讓我考慮考慮。”根據一般慣例,滕田田知道這是婉言拒絕。
滕田田對這樣的結果早有準備,他並投有因此氣餒。他決定以自己的誠心,再做最後的爭取。於是他懇切地對總裁說:“先生,您可否讓我告訴您我那5萬美元存款的來曆?”
“可以。”總裁欣然表示同意。
“那是我6年時間按月存款的結果。”於是滕田田開始敘述,“這6年裏,我每月堅持存下1/3的工資和獎金,雷打不動,從未間斷。6年裏,我無數次麵對過度緊張或手癢難忍的尷尬局麵,我都咬緊牙關,硬挺了過來。有時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額外用錢,我也照存不誤,甚至不惜厚著臉皮四處借貸,以保證每月的存款。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必須這樣做。因為在跨出大學門檻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願,要以10年為期,存夠10萬美元,然後自己創業,出人頭地。現在機會來了,我一定要提早開創事業……”
滕田田一口氣講了十多分鍾,語氣情真意切,使總裁大為動容。聽完後,那總裁立即問膝田田那銀行的詳細地址,並說:“好吧,年輕人,我下午就會給你答複。”
送走滕田田後,總裁立刻開車找到那家銀行,櫃台小姐聽完來意後,興奮地說:“哦,是問滕田田先生哪!他可是我接觸過的最有毅力、最有禮貌的一個年輕人。6年來,他真正做到了風雨無阻,準時來我這裏存錢。老實說,對這麼嚴謹、這麼有恒心的人,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到這樣的介紹,總裁能不動容嗎!他認為,這實在太難能可貴了。於是,他決定無條件地支持滕田田在日本創建嶄新的麥當勞事業。
以上事例無不說明毅力是成功做事的支撐。做任何事,隻要有毅力的支撐,自然就會勝人一籌。
“做”要堅持到底
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因為真正能夠做到的,終究是少數人。任何成績的取得、事業的成功都緣於人們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探索追求;淺嚐輒止,一曝十寒,朝三暮四,心猿意馬,隻能望著成功的彼岸慨歎,最後隻能是兩手空空。勝者的做事方式就是堅持到底。
在奔向成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挫折,會麵臨著許多意想不到的挑戰。這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成功學家們考察了那些具有傑出的個人品質並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得出了下麵的結論:能夠把一件事堅持做下去,是所有成功者共同擁有的積極心態。
一家著名企業招聘推銷員時,公司人事經理隻粗略地看了一下應聘人員的自薦材料,便推說“電梯壞了”,於是帶著十幾個應聘者從1樓走上32樓的辦公室。結果大多數人不是呆在1樓等電梯修好,就是走了一半就放棄了。望著堅持到最後的幾位應聘者,人事經理宣布:你們被聘用了——其他人則全部被淘汰。許多事情看起來敗局已定,但是,隻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並付出巨大的努力,往往就會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往往是一個取得成功的人士的必經之路。著名的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就是一位認準了目標絕不輕言放棄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有著超人的意誌和毅力。曼德拉出身於滕希人王族。他的父親是滕希人大酋長的首席顧問,按照他父親和大酋長的意願,是要把他培養成酋長。
在他22歲時,他認識到自己要被培養為酋長,而他卻已下定決心決不做統治壓迫人民的事。他逃跑了,他以此來拒絕將來擔任酋長,他夢想成為一名律師。對他的政治態度影響極深的是他在約翰內斯堡的日子,在這個城市裏,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鮮明對照。白人生活在寬闊的市郊,到處是繁榮興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土著人卻被限製在許多“郊區土著人鄉鎮”和城市貧民窟裏,這裏居住擁擠,條件極差,還不斷地受到警察的搜查。
黑人嚴峻的生活環境和被曼德拉稱為“瘋狂的政策”的種族隔離,使曼德拉開始了一生為黑人解放而進行的鬥爭。曼德拉參與“青年聯盟”,領導全國蔑視種族運動,組織黑人進行對白人的鬥爭。1952年,曼德拉因領導全國蔑視種族隔離製度而被捕入獄;獲釋後,他繼續堅持鬥爭。他多次被捕。1962年,他以莫須有的“叛國罪”被判為終生監禁,麵對監禁,他說:“在監獄中受煎熬與監獄外相比算不了什麼。我們的人民正在監獄外受難,但是光受難還不夠,我們必須鬥爭。”他沒有妥協,沒有退縮,在獄中堅持鬥爭。他拒絕南非當局提出的釋放條件:隻要放棄鬥爭就給他自由,他說:“我的自由同南非人的自由在一起。”
曼德拉,曾被南非當局監禁28年,但他對理想的追求矢誌不移。他以非凡的經曆,傳奇的色彩,頑強的意誌,超人的魅力,成為南非黑人民族解放的象征,為全世界所矚目和尊敬。
世上沒有什麼事可以輕易地成功,因此,當遇到困難時,不要輕言放棄,不要轉頭走開,再加把勁吧,堅持到底,成功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