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在“做”的過程中尋找和把握機遇(2 / 3)

第二天,校長把劉穎帶到教室門口。他拍拍劉穎的肩:“對你,我們是比較滿意的,這是最後一關了。記住,要沉著。”

劉穎望一眼教室,裏麵坐滿了比她小不了幾歲的學生,見來了新老師,都停下正在幹的事,齊刷刷地一下子把目光聚到劉穎身上。

血往上湧,劉穎的心,亂跳起來。她知道自己不是個大方的女孩,但為那次試講,劉穎確實已經付出了足夠的心血,所以以為有備而來,心就不會再跳、手就不會再抖。

走上講台,劉穎的鼻尖上已開始滲出細密的汗珠。坐在第一排的女班長一聲洪亮的“起立”讓她幾乎一下子亂了方寸忘了開場白。人是容易囿於習慣的,對自己扮慣了的角色,如果有一天突然發生轉變或者倒置,總會有或多或少的不適應。

劉穎慌忙揮手叫他們坐下。可想劉穎的神情一定很慌亂很窘迫,因為劉穎分明聽見幾個男孩子的竊笑聲。一刹那間充斥她腦中的是有關形象問題、試講結果問題以及被淘汰掉後她再怎麼辦的問題,昨天還背得滾瓜爛熟的教案一下子找不到半點頭緒。

搜腸刮肚好幾十秒鍾,劉穎乃然找不到太多的話說,試著講了幾句,連自己都知道前言不搭後語。

劉穎心想自己完了,已開始打退堂鼓了,與其在講台上出盡“洋相”,還不如趁早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去。

“同學們,其實我多想陪你們走一程,可我太糟糕,我不能誤了你們……”說完這句話,劉穎無奈而抱歉地望了一眼坐在後排正為她捏一把汗的校長,就想快快的逃出去,逃出那種如渾身被針刺痛般的難受與尷尬。“老師,你等等!”是坐在第一排的那個剪短發的、戴眼鏡的女班長。“老師,再來一次,好嗎?”“我……我不行”。“試一試,老師,你能行的,再來一次,好嗎?”後麵幾個女孩子也附和起來。“再來一次,好嗎?”

然後,教室裏一下子歸於一片靜寂,後排那幾個等著看“好戲”的男孩子也正襟危坐起來。校長推推眼鏡,笑望著劉穎,微微頷首。

40多顆天真無邪的心,40多雙真誠的眼睛在那個時候彙成一股暖流和一個堅定的信念流向她、湧向她,突然間她覺得有好多好多的話要對他們說,有好多好多的故事要講給他們聽。想她不能離開那三尺講台,否則她也許會一生都再也找不著那麼好的機會。

她在講桌前站定,接下來的課,她如數家珍般講得無比流暢。

麵對求知若渴而又善良真誠的學生,原本並沒有什麼好怕的呀!

後來,那個剪短發戴眼鏡的女孩成了劉穎最得意的學生,也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她對劉穎說:老師,當初我為競選班長三次登台“現醜”,第一次一句話都沒敢說,第二次臉紅心跳,第三次我換來了最熱烈的掌聲,每次上台前我都要勸自己:“再來一次,好嗎?”

有些很簡單很樸實的話卻能讓人受益終生。

我們在歲月中穿行,難免遇到困難和挫折,但同時也會有許多機會擺在我們的麵前,我們隻有在抓住機會的同時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才能成為一個成功者,所以,在關鍵時刻,要鼓勵自己,給自己再試一次的機會。

主動開啟機遇的大門

生活中,一些軟弱和猶豫不決的人總是找借口說沒有機會,他們總是喊:機會!請給我機會。其實,一個人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機會。學校裏的每一堂課是一次機會;每一個工作是一次機會;每一次商業買賣是一次機會,這些都是展示你優雅與禮貌、才能與智慧、果斷與勇氣的機會,隻不過你沒有主動抓住它們而已。

優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並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你的奴仆。將它變為有利的條件,而你需要做的事情隻有一件:行動起來。

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也許會給你一些正麵的啟迪。

2003年的一個夏天,一個女孩帶著北京某高校法律係畢業證到一家律師事務所應聘律師。令她失望的是,該律師事務所要求十分嚴格,既要求有名牌大學的畢業證,又要求有律師資格證,這兩點對於楊紅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可還有一條:必須有3年以上的律師工作經驗。女孩並沒有氣餒,一再要求主考官讓她參加筆試,主考官不得不同意了。女孩不但順利通過了筆試,並且成績名列前茅。首席律師對她進行了複試。

首席律師對這個女孩十分欣賞,因為她的筆試成績最好。可是,當他知道女孩隻在某法院實習過一個月時,該律師顯得十分失望。最後,他讓女孩回去,並說如果錄取會打電話通知女孩。

出乎意料的,女孩從口袋裏掏出3塊錢雙手捧給了麵前的首席律師,請他無論錄用與否都給她打電話。該律師奇怪了:“你是不是知道我不會給你打電話?”女孩說:“你說如果錄取就打電話給我,也就是我很有可能不被錄取,我想知道是由於什麼原因使我這次失敗了,下次我會不再犯這樣的錯誤。”“那這3塊錢……”女孩微笑了:“給沒有被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於律師事務所的正常開支,所以由我付電話費。”

這時,從外麵走進來一位中年男子,首席律師見了這人馬上打了個招呼:“李總。”

李總點了點頭,並微笑著對女孩說:“這3塊錢我先替你保管著,我現在就通知你,你被錄用了。”

這裏說的是一個機遇的故事,女孩子用3塊錢敲開了機遇的大門,得到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女孩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在律師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故事同樣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機遇的確是可遇不可求的,當上天真的賜給人們一次次機遇的時候,很多人總是看了看,並沒有伸手盡力地去抓住它,結果機遇就這樣在這些人的眼皮底下溜走了。當他們知道機遇溜走的一刹那,許多人又哀歎命運之神太不公平,總不賜予機會給他。

善於把握機會的人,是不會輕易放過每一個機會的,他們總是主動向機遇進攻。有一個朋友,是這樣講述他的求職經曆的。3月的一天,這位朋友揣著招聘廣告,來到一棟大樓前,排在長長的隊伍裏,渴望能進到這棟大樓裏上班。然而,一個工作人員的初審,就把他給淘汰了。因為“高中文憑不能參加麵試”。他感到很遺憾,但並不灰心、氣餒,還在附近轉悠著,企盼機遇能向他湧來。

透過柵欄,他看見一個中年男人,一直背著手,站在旁邊觀看招工的情景。看樣子他是一個高層管理人員。他沒有放棄這次機會,不顧一切地向那個中年人招手。那個人愣了愣,還是走過來,胸前的卡片表明他是營銷部經理。這位朋友將自己的情況向他和盤托出,並表示盡管自己的文憑低,但確信自己能做好這份工作。營銷部經理笑了笑說:等那些大學生麵試完了,你可以進來試試。

懷著一線希望,他站在一旁耐心等候。快中午了,肚子有點餓,左顧右盼,附近沒有一家餐館,也沒有食品店。許多人也在那裏喊餓,還有人在嘀咕:要是有人賣盒飯多好哇!聽了這話,他自告奮勇地說:“誰要盒飯,我幫你們去買。”帶著幾十個人的錢,他來到一家餐館,定了60盒快餐,很快被搶購一空。看了他的舉動,營銷部經理決定破格錄用他。

這種積極主動的舉動讓他贏得了成功的機會。所以,在人生的曆程中,不要等待機遇的突然降臨,而應該主動去爭取,這樣你可能會發現許多機遇是伸手可及的。

能否創造機會,是強者與弱者的最大區別

夏賓說過:“優秀的人不會等待機會的到來,而是尋找並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征服機會,讓機會成為服務於他的奴仆。”

美國運輸業巨頭、著名企業家科尼裏斯·範德比爾特在汽船行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所在。他認定自己要在汽船航海方麵發展事業。他的這一決定讓家人和朋友都十分震驚。他竟然放棄了原本已經蒸蒸日上的事業,到當時最早的一艘汽船上去當船長,而年薪僅為1000美元。利文斯敦和富爾頓當時已經取得了用汽船在紐約水麵上航行的專有權,但範德比爾特認為,這項法令不符合美國憲法的精神。他一再要求取消這個法令,並最終獲得了成功。不久以後,他擁有了一艘自己的汽船。

在當時,政府為往來歐洲的郵件要付出大筆的補貼,然而,範德比爾特卻提出他願意免費送郵件並承諾更好的服務。他的這一要求很快就被接受了。靠著這種方式,他很快就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客運與貨運體係。後來,他預見到,在美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鐵路運輸將會大有可為。於是,他積極地投身到鐵路事業中去,為後來建立四通八達的範德比爾特鐵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伊麗莎白·弗雷夫人是一名貴格派教徒。她認為自己的“機會”是去關心英格蘭女子監獄的狀況。在英國,一直到1813年的時候,經常都會有三四百名衣衫襤褸、幾近半裸的女囚們,被一起囚禁在倫敦紐蓋特監獄的同一個牢房裏等待判決。牢房裏沒有床,也沒有任何的床上用品,不同年齡段的女囚們都睡在牢房的地板上,上麵隻鋪著一點肮髒的破布片。沒有人會想到要去關心一下她們的狀況,連當局也幾乎很少顧及她們的死活。

弗雷夫人拜訪了紐蓋特監獄,讓這群鬼哭狼嚎般吵鬧不休的人平靜了下來,她告訴眾人,自己希望為這些年輕的以及年紀尚小的女孩子們建一所學校,並要求她們自己推舉一名女校長。這群人一下子驚呆了,等緩過神來後,她們興奮地推舉一名女囚做她們的校長。3個月後,經常被人們稱為“瘋狂的野獸”的這群女囚已經在獄中變得本分而又溫和了。

這項監獄改革很快就被推廣到其他的監獄中去,最終引起了政府當局的高度重視,並對這一項改革進行了相應的立法。而整個英國也出現了大批熱衷於弗雷夫人這項工作的女士,她們自告奮勇地為女囚們提供衣物,並承擔教育女囚的工作。80年過去了,弗雷夫人的這個計劃與設想已經完全被整個文明社會所接納。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本身就意味著上帝賦予了你奮鬥進取的特權,你要利用這個機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去追求成功,那麼這個機會所能給予你的東西要遠遠大於它本身。

有頭腦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尋找出機會,而粗心大意的人卻輕易地讓機會從眼前飛走了。有的人在其有生之年處處都在尋找機會。他們就像辛勞的蜜蜂一樣,從每一朵花中汲取瓊漿。對於有心人而言,每一個他們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場景,都是一個機會,都會在他們的知識寶庫裏增添一些有用的知識,都會給他們的個人能力注入新的能量。年輕的菲利普·阿穆爾是當時“四十九人大篷車隊”的一個成員。他把自己所有的家當放在了一輛牧場大篷車上,由一匹騾子拉著,毅然決然地跟隨車隊穿越“美國大沙漠”。他非常辛勤地工作著,將礦上定時發的所有薪水一點點地積攢起來。這些積蓄為他日後能夠獨立開創向往已久的事業積累了資金。6年後,他用這筆錢在威斯康星的密爾沃基開始經營糧食與商品批發生意。在9年時間裏,他賺了50萬美元。

南北戰爭期間,當格蘭特將軍發出“打到裏士滿去”的命令後,阿穆爾意識到,一個寶貴的機會到來了。1864年的一個早晨,他敲開了事業合夥人普蘭克頓的門說:“我要坐下一班火車去紐約,去把我們所有的豬肉都傾銷出去。格蘭特和謝爾曼的軍隊已經扼住了叛軍的喉嚨,勝利已經在眼前了。戰爭很快就會結束,那時豬肉會跌到12美元一桶。”此時正是斷然做出決定的好機會,而他看準了這個時機。

到了紐約後,他以每桶50美元的價格將豬肉大量拋售出去,人們蜂擁搶購。華爾街上精明的投機商們對這個西部年輕人的瘋狂舉動大加恥笑。他們勸告阿穆爾說,豬肉價格會漲到60美元一桶,因為戰爭還遠遠沒有接近尾聲。阿穆爾對此不加理會,照舊拋售豬肉。格蘭特帶領的軍隊步步進逼,南方軍隊節節敗退。於是,裏士滿很快就被攻陷了。果然,豬肉的價格猛跌到12美元一桶,而阿穆爾先生卻淨賺了200萬美元。

這些都是成功人士主動出擊創造並抓住機遇的典型範例。讀到這裏,您是否也該籌劃一下自己的追“機”行動了呢?

創造機遇,需要過人的洞察力和預見力

我們都知道機遇不能等待而是要靠自己去創造。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創造機遇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準則可循,但過人的洞察力和預見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平時要留心周圍的小事,培養敏銳的洞察力。牛頓不放過蘋果落地、伽利略不忽視吊燈擺動、瓦特研究燒開水後的壺蓋跳動……這些在別人看來似乎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他們卻因此而有所發明或發現,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有些事使人感到驚奇,引起多數人的注意;有些事則平淡無奇,許多人漠然視之,但這並不排除它可能包含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有敏銳觀察力的人,就要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事物的不同尋常之處。19世紀的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正是從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端茶時,茶杯會在碟子裏滑動和傾斜,有時茶杯裏的水也會灑出一些,但當茶水稍灑出一點弄濕了茶碟時,會突然變得不易在碟上滑動了。他對此做了進一步研究,做了許多相類似的實驗,結果求得一種求算摩擦的方法——傾斜法,他因此獲得了意外驚喜。

富爾頓10歲時,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去劃船釣魚。富爾頓坐在船舷上,他的兩隻腳不在意地在水裏來回踢著。不知什麼時候,船纜鬆了扣,小船漂走了。富爾頓沒有忽視這種生活中的小事,他發現自己的兩隻腳起了船槳的作用。富爾頓長大以後,經過刻苦的學習和研究,終於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輪船。

《致富時代》雜誌上,曾刊登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自稱“隻要能賺錢的生意,都做”的年輕人小陳,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人說,市民缺乏便宜的塑料袋盛垃圾。想到“這個塑料袋的生意,說不定我就能做”。於是他立即就進行了市場調查,通過認真預測,認為有利可圖,於是著手行動,很快把價廉物美的塑料袋推向市場。結果,靠那條別人看來一文不值的“垃圾袋裝”的信息,兩星期內,姓陳的小夥子賺了4萬塊。

有一句格言說得好:“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如果她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要迎接她時,她就會從大門裏走進來,然後從窗子裏飛出去。”

想一想,塵世間有無數的工作在等人去做;而人類的本質是那麼的特殊,哪怕是一句歡快的話語或是些許的幫助,都會讓別人看到希望或是為他們的成功掃清了道路;每個人的內心都包含了誠實的品質、熱切的願望和堅忍的品格,這些都讓人們有成就自己的可能;人們的前方還有無數偉人的足跡在引導著、激勵著人們不斷前行;而且,每一個新的時刻都給人們帶來許多未知的機遇。一個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人是不會等待機會從天而降的,而是積極努力地創造機會。就像那個牧羊的孩子弗格森用一串串的珠子來計算天上的星星一樣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喬治·史蒂芬森在肮髒的煤礦馬車旁用粉筆來算數學定律一樣去創造機會,就像拿破侖在近百種“不可能的情況下為自己創造出了成功一樣去創造機會”。要像戰爭或和平時期所有的偉大領導者一樣,去創造出非常的機遇,直至達到成功。

機遇總是光臨肯做和善做的人

既要肯做,又要獨具慧眼,適時抓住機遇

生活當中,隻要你善於觀察;你的周圍到處都存在著對你有利的機遇;隻要你肯努力去做,肯伸出自己的手,永遠都會有輝煌的事業等待你去開創;隻要你目光敏銳,機遇隨時會光顧屬於你的天地。

或許我們都見過一個裝滿水的大盆不斷往外溢水的情景,然而卻沒有多少人動腦筋,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想一想,人浸在水中的身體的體積正好等於溢出的水的體積。而阿基米德卻觀察到這一現象,運用這一個方法可以迅速計算出任何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所以他的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目光敏銳,還能身體力行去做,所以才得到了機遇的偏愛。

同樣,每個人也都明白,一個垂懸的重物會非常有規律地來回擺動,直到最後受空氣阻力慢慢地停下來,但是,從來沒有人想到過這一現象是否具有其他的現實意義,更沒有人想到過在生活中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其他什麼地方。而伽利略在少年時偶然間注意到,在比薩大教堂上方掛著的一隻燈在不停地左右擺動,而且來回擺動的幅度極具規律性,他由此而得出了著名的鍾擺定律。直到他被投入監獄時,監獄的鐵門依然阻擋不了他研究與創造的熱情。他利用獄中的稻草稈做實驗,最終發明了具有相同直徑的實心管與空心管的相對強度。

有一天,霍桑帶著一個來自塞勒的朋友與朗費羅共進晚餐。飯後,他的朋友說:“我一直都試圖說服霍桑寫一部有關阿卡迪亞傳說的小說,故事是這樣的:在阿卡迪亞人逃離時,一個女孩子與她的戀人被衝散了,她終生都在等待、尋找她的戀人,等到她已老態龍鍾,終於找到了她的戀人,卻發現他已經在醫院裏去世了……”

聽了這個故事後,朗費羅感到很奇怪,為什麼霍桑沒有想到以此為素材寫一部小說。他轉向霍桑,問道:“如果你不打算以此為素材構思一部小說的話,你能不能讓我借用這個故事來寫一首詩呢?”霍桑很爽快地答應了,並許諾說,在朗費羅以此為題材寫成詩之前,他絕不會用這個故事的原形來寫散文。朗費羅抓住了這個機會,創作出了舉世聞名的《伊凡吉琳》。

機遇,人們往往把它看成是一種幸運,可這種幸運,絕不同於中獎,誰都可以拿著獎券去兌換現金或者獎品。更不同於地上拾東西,不費吹灰之力,唾手可得。它就相當於一次考試,檢驗你是否已經有足夠資格擁有它,並充分利用它進行創造,而要考的主要科目就是你的觀察能力,你的眼光是否敏銳,你是不是肯努力去做。隻要你達到了這個標準,你隨時會遇到這位“幸運之神”。敏銳地發現人們沒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視的某個領域中的空白、冷門或者是薄弱環節,需要有慧眼,需要後來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需要的是對已知的不滿足和未知的強烈好奇。

“做”要抓住萬分之一可能的機遇

能否抓住機遇甚至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所建樹,抓住每一次好的機遇,哪怕那種機遇隻有萬分之一。

機遇是一個美麗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悠然降臨在你身邊,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將翩然而去。

不管你怎樣扼腕歎息,她卻從此杳無音訊,不再複返了。

美國有一句俗諺:“通往失敗的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遇。坐等幸運從前門進來的人,往往忽略了從後窗進入的機遇。”

美國百貨業巨子約翰·甘布士就是一個善於抓住機遇的人。他的經驗之談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哪怕隻有萬分之一可能的機遇。”

有不少聰明人對此是不屑一顧的,其理由是:希望微小的機會,實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去追求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倒不如買一張獎券碰碰運氣。隻有傻瓜才會相信萬分之一的機會。

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有一次,甘布士要乘火車去紐約,但事先沒有訂妥車票,這時恰值聖誕節前夕,到紐約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車票很難買到。

甘布士打電話去火車站詢問:是否還可以買到車票?

車站的答複是:全部車票都已售光。不過,假如不怕麻煩的話,可以帶好行李到車站碰碰運氣,看是否有人臨時退票。

車站反複強調了一句話——這種機會或許隻有萬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趕到車站去,就如同已經買到了車票一樣。

夫人問道:“約翰,要是你到了車站買不到車票怎麼辦呢?”他不以為然地答道:“那沒有關係,我就好比拿著行李去散了一趟步。”

甘布士到了車站,等了許久,退票的人仍然沒有出現,乘客川流不息地向月台湧去了。

但甘布士沒有像別人那樣急於往回走,而是耐心地等待著。

大約距開車時間還有5分鍾的時候,一個女人匆忙地趕來退票,因為她的女兒病得很嚴重,她被迫改坐其他的車次。

甘布士買下那張車票,搭上了去紐約的火車。

到了紐約,他在酒店裏洗過澡,躺在床上給他太太打了一個長途電話。

在電話裏,他輕輕地說:“親愛的,我抓住那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了,因為我相信一個不怕吃虧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美國經濟蕭條時,不少工廠和商店紛紛倒閉,被迫低價拋售堆積如山的存貨,價錢低到1美金可以買到100雙襪子。

那時,約翰·甘布士還是一家織造廠的小技師。他馬上把自己積蓄的錢用於收購低價貨物,人們見到他這股傻勁,都公然嘲笑他是個蠢才!

約翰·甘布士對別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舊收購各工廠和商店拋售的貨物,並租了很大的貨場來貯貨。他妻子勸他說,不要把這些別人廉價拋售的東西購入,因為他們積蓄下來的錢數有限,而且是準備用作子女教育費的。如果此舉血本無歸,那麼後果便不堪設想。

對於妻子憂心忡忡的勸告,甘布士笑過後對她說:“3個月後,我們就可以靠這些廉價貨物發大財。”甘布士的話真的能實現嗎?過了10天後,那些工廠低價拋售也找不到買主了,便把所有存貨用車運走燒掉,以此穩定市場上的物價。

太太看到別人已經在焚燒貨物,不由得焦急萬分,抱怨起甘布士,對於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發。

終於,美國政府采取了緊急行動,穩定了物價,並且大力支持廠商複業。

這時,因焚燒的貨物過多,存貨欠缺,物價一天天飛漲。

約翰·甘布士馬上把自己庫存的大量貨物拋售出去,大大賺了一把。

在他決定拋售貨物時,他妻子又勸告他暫時不忙把貨物出售,因為物價還在一天一天飛漲。

他平靜地說:“是拋售的時候了,再拖延一段時間,就會後悔莫及。”果然,甘布士的貨剛剛售完,物價便跌了下來,他的妻子對他的遠見欽佩不已。

後來,甘布士用這筆賺來的錢,開設了5家百貨商店,業務也十分繁忙。

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舉足輕重的商業巨子,他在一封給青年人的公開信中誠懇地說道:

“親愛的朋友,我認為你們應該重視那萬分之一的機會,因為它將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說,這種做法是傻子行徑,比買獎券的希望還渺茫。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開獎券是由別人主持,絲毫不由你主觀努力;但這種萬分之一的機會,卻完全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不過同時也得注意,要想把握這萬分之一的機會,必須具備一些必須的條件:

①目光長遠。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隻見樹葉,就忽略了整片森林。

②必須鍥而不舍地追求。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信心是難以成功的。

假如這些條件你都具備了,那麼有一天你將成為你想成為的人——隻要你去付諸行動。

看準時機並把握它,將它變成現實的財富,才是做好事情的明智選擇。

你不理機會,它也不理你

機會總是在一些不為人注意的時刻降臨,因此你必須睜大雙眼,隨時做好準備,如果你不主動伸出手去抓住它,就一定會與它失之交臂。

一位探險家在森林中看見一位老農正坐在樹樁上抽煙鬥,於是他上前打招呼說:“您好,您在這兒幹什麼呢?”

這位老農回答:“有一次我正在砍樹,但就在這時風雨大作,刮倒了許多參天大樹,這省了我不少力氣。”

“您真幸運!”

“您可說對了,還有一次,暴風雨中的閃電把我準備要焚燒的幹草給點著了。”

“真是奇跡!現在您準備做什麼?”

“我正等待發生一場地震把土豆從地裏翻出來。”

如果你失業,不要希望工作會自動上門,不要期待別人打電話請你去上班,或期待把你解聘的公司會請你回去上班,天下沒有這麼好的事情。

有位年輕人,想發財想得發瘋。一天,他聽說附近深山裏有位白發老人,若有緣與他相見,則有求必應,肯定不會空手而歸。

於是,那年輕人便連夜收拾行李,趕上山去。

他在那兒苦等了五天,終於見到了那個傳說中的老人,他向老者求賜。

老人便告訴他說:“每天清晨,太陽東升時,你到海邊的沙灘上尋找一粒‘心願石’。其他石頭是冷的,而那顆‘心願石’卻與眾不同,握在手裏,你會感到很溫暖而且會發光。一旦你尋到那顆‘心願石’後,你所祈願的東西就可以實現了!”

每天清晨,那青年人便在海灘上撿石頭,發覺不溫暖又不發光的,他便丟下海去。日複一日,月複一月,那青年在沙灘上尋找了大半年,卻始終也沒找到溫暖發光的“心願石”。

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樣,在沙灘開始撿石頭。一發覺不是“心願石”,他便丟下海去。一粒、二粒、三粒……

突然,“哇……”

青年人大哭起來,因為他突然意識到:剛才他習慣性地扔出去的那塊石頭是“溫暖”的。

當機會到來時,如果你麻木不仁就會和它失之交臂。

機遇隻給肯做和善做的人

機遇存在於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隻有肯做和善做的人才能發現它,並利用它為自己服務,從而讓自己心想事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肯做固然好,但“做”還要講究策略,隻有做到既肯做,又善於去做才能實現我們的目的。否則可能不但不成功還會“費力不討好”,看下麵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