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和小薑差不多同時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幹起。可上任不久,小楊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小薑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
終於有一天,小薑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並把自己憋了一肚子的話一股腦地講了出來。
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夥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缺什麼呢?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說清楚了他也不服,看來……他忽然有了個主意。
“小薑,”總經理說,“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小薑很快從集市回來了,說,剛才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賣。
“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
小薑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
“價格多少?”小薑再次跑到集上。
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籲籲的小薑說:“請休息一會兒吧,你可以看看小楊是怎麼做的。”
總經理叫來小楊說:“小楊,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麼賣的。”
小楊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並帶回幾個讓經理看。小楊還說,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不貴,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小薑,說:“請他進來。”這時小薑早已羞愧得無地自容,他終於明白自己為什麼不被提拔了。
有許多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並不是僅僅因為他比別人聰明或條件優越,而是他們都是既肯做又善做的人。
當一個機遇真切地來臨,人人都蜂擁而上去搶時,有人卻獨辟蹊徑,找到了另外的機會。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聽了垂涎三尺,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於是很快掀起一股淘金熱。
這個消息也引起了亞當斯的極大興趣。他也準備去加州碰碰運氣。他曆盡千辛萬苦趕到了加州,便一頭鑽進山穀,投入了淘金的行列。
在很短的時間裏,亞當斯真的賺了一筆錢,然而他卻沒有找到一兩金子,隻是賣了不少涼水。
原來,山穀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尋找金礦的人最感痛苦的就是沒有水喝。很多人一麵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要是有一壺涼水,老子給他一塊金幣。誰要是讓我痛飲一頓,老子給兩塊金幣也幹。”
這些話隻不過是找金礦的人一時的發牢騷,卻沒有人注意。說完之後,人們又埋頭找金礦去了。在這一片“渴望”聲中,亞當斯那具有企業家素質的頭腦第一個開始轉動。這些抱怨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小小的但卻是非常有用的信息。他想,如果把水賣給這些人喝,也許比挖金子能更快地賺錢。
於是,他毅然放棄了找礦,把手頭的鐵鍬掉了個方向,由挖掘黃金變為挖水渠。他把河水引進水池,經過細沙過濾,變成清涼可口的涼水。然後,他把水裝在桶裏、壺裏,賣給找金礦的人們。
當時不少人都嘲笑他:“我們千辛萬苦來到加州,就是為了挖金子,發大財,如果幹這麼一種蠅頭小利的生意,在哪兒不能幹?何必背井離鄉跑到加州來?”
對於這些挖苦,亞當斯根本不介意,繼續賣他的飲用水。結果,在很短的時間裏,他就靠賣水賺了600美元。這在當時可不算小數目。
當許多人因找不到金礦而忍饑挨餓、流落他鄉時,亞當斯已經成了一個小小的富翁了。
上麵提到的小楊和亞當斯都是很積極努力去做事的人,同時他們又肯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把事情做到完美,這才是我們應借鑒的地方。
“珠寶大王”鄭裕彤也是這一類人。他生於1925年8月26日,原籍廣東省順德縣,少年時代在澳門度過,後遷居香港。15歲時,他到周大福珠寶行當學徒,因勤奮、好學、能幹,深得老板賞識、信賴,並委以重任。
當時在香港有一則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鄭裕彤在“周大福”當學徒時,有段時間經常外出,甚至上班遲到。有人告訴老板,說他不安心工作。老板批評他,他說,我是出去觀察別的珠寶行做生意的訣竅去了。老板好奇地讓他談談,他果真一五一十地列舉了別人的長處,並對照指出了本店的短處。老板聽了很高興,不僅獎賞重用了他,還招他為乘龍快婿。
在那一段時間裏,他的確是經常跑到同業的商行細心觀察,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與老板的女兒結婚後,他開始介入“周大福”的經營。50年代中期,他已掌管起周大福珠寶行的全部賬目,並負責黃金交易及鑽石珠寶生意。在“周大福”工作了10年後,嶽父及另一位股東將股份賣給了他。1960年,他邀請兄弟、同事合作成立了周大福有限公司,當年盈利達500萬元港幣。此後,他向地產、酒店、建築、鋼鐵、保險、旅遊、金融等業發展,事業突飛猛進。再如傳奇人物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被迫輟學,隻身來到台灣南部的一家米店學徒。雖然他年齡不大,卻不滿足於當學徒,因此除了幹他應幹的雜活外,他始終悄悄地觀察老板怎樣經營米店,學習做生意的本領。他當學徒隻幹了一年,第二年即請父親幫他借了200元台幣,在家鄉開了一家小米店。王永慶的事業就從此開始了。善於把握機遇方能達到理想的生存境界領先一步,把握機遇生活中,那些“隨大流”的通常都是平庸者,隻有擁有敏銳眼光,大膽走在人前的人才能抓住機遇,獲得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社會背景、家庭關係和機遇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消極思想和消極的自我意識,給他們帶來的後果是自卑,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沒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因而也就不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究竟什麼能使一個人成功?你或許會說,你的人生不取決於自己,而是被自己不能選擇也不能控製的處境和力量等機遇所影響。其實,機遇到底從何而來?它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積極的自我意識為核心的信念和成功心理中帶來的。
倫敦市的托尼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盲從別人,不在意別人的嘲諷,能夠在瞬息萬變中發現並把握住機遇,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1932年,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英國經濟大恐慌的局麵也似乎好轉了一點,但在這個時候來開設一家新公司,的確有些不合適宜,尤其開設家具公司,更是顯得荒謬。因為在這段時間裏,許多家庭為了節省日用開支,都實施“合並”政策了,不是做父母的搬來跟子女一起住,就是子女搬去跟父母一起住,如此一來,家具市場的銷路當然大為減少。
麵對這樣的一種市場現狀,任何人也不曾想到要開設家具公司,但是,倫敦市的一個普通木匠托尼卻想到了。他曾經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在反複調查和研究市場以及衡量自己的利弊之後,托尼認為,此時經營家具業並非有賠無賺,因此他最終還是決定要開一家新的家具公司。
在他籌劃開新公司的期間,很多朋友都認為他發瘋了。經濟狀況如此蕭條,人人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誰還有心思去添置家具呢?這時候開家具公司,不是明擺著不識時務嗎?一向對托尼懷有堅定信心的妻子瑪麗也產生了懷疑。
托尼誠懇地說:我從不欺騙你,親愛的,就市麵上的行情來說,開家具店的確不合適宜。不過我考慮過了,別人不能做,但我可以做,並且可以把它做好。
“說出來道理很簡單,因為我自己會木匠手藝,而且,我的手藝已經獲得很多老顧客的讚賞和信任。因此,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可以由我自己來,用不著請師傅甚至也不必雇夥計,我自己苦一點就行了。這一點你認為有沒有道理?”
“道理是有,但是光有人會做也不成,還要有人買才行,是不是?”
“那是當然,不過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我想銷路不會有太大問題。”
托尼還對妻子瑪麗陳述了他這樣做的兩個理由:
一是在開始時不求多做,但要做最高檔的產品。經濟形勢固然蕭條不堪,但有些殷實的商人和皇親貴族家庭,並沒有完全失去購買力,相反他們的消費實力依然很強,隻要做的家具能中他們的心意,他們照樣舍得出大價錢來購買。二是在家具式樣的設計和製作方麵,托尼頗有信心,他相信,隻要他多用點心思,以他這麼多年製作和管理家具的經驗,設計出來的式樣,一定可以得到那些消費者的喜愛。
瑪麗聽了他的分析,也不禁信心大增,她很欣慰地說:“我聽了別人的議論,心裏真有點替你擔心,現在經你這麼一分析,我也覺得的確可以這樣做,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我的真正目的是為將來著想,如果現在不設法把生意做起來,等到市麵恢複了以後再做,可就要被同行甩在後麵了。”
“你的考慮的確很周到,眼光也的確敏銳而且深遠。”妻子瑪麗讚同了他的意見。但由於經濟情況混亂,沒有人願意投資,托尼很難籌集到資金。於是,妻子背著丈夫把結婚項鏈典當了,才勉強開業。
限於資金缺乏,托尼新開的家具店雖不起眼,設備簡陋,名聲卻很快地傳開了。原因是托尼在倫敦木廠工作時,已經建立了很好的聲譽,不管是家具零售商、還是材料供應商,都對他非常信任,所以生意開始不久,就已經遠近知名了。
這樣,經過幾年的努力,托尼度過難關,迎來了世界經濟的全麵複蘇並占領了市場的先機,隨著家具需求猛增,最終成為了一個大企業家。
不讓機遇悄悄溜掉
每個人的成功故事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刻一旦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機遇就會失之交臂,再也不會重新出現。
馬薩諸塞州的州長安德魯在1861年3月3日給林肯的信中寫道:“我們接到你們的宣言後,就馬上開戰,盡我們的所能,全力以赴。我們相信這樣做是美國和美國人民的意願,我們完全廢棄了所有的繁文縟節。”1861年4月15日那天是星期一,他在上午從華盛頓的軍隊那邊收到電報,而第二個星期天上午9點鍾他就做了這樣的記錄:“所有要求從馬薩諸塞出動的兵力已經駐紮在華盛頓與門羅要塞附近,或者正在去往保衛首都的路上。”
安德魯州長說:“我的第一個問題是采取什麼行動,如果這個問題得到明確回答,第二個問題就是下一步該幹什麼。”
英國社會改革家喬治·羅斯金說:“從根本上說,人生的整個青年階段,是一個人個性成型、深思熟慮和希望受到指引的階段。青年階段無時無刻不受到命運的擺布——某個時刻一旦過去,指定的工作就永遠無法完成,或者說如果沒有趁熱打鐵,某種任務也許永遠都無法完工。”
拿破侖非常重視“黃金時間”,他知道,每場戰役都有“關鍵時刻”,把握住這一時機意味著戰爭的勝利,稍有猶豫就會導致災難性的結局。拿破侖說,之所以能打敗奧地利軍隊是因為奧地利人不懂得5分鍾的價值。據說,在滑鐵盧企圖擊敗拿破侖的戰役中,那個性命攸關的上午,他自己和格魯希因為晚了5分鍾而慘遭失敗。布呂歇爾按時到達,而格魯希晚了一點兒。就因為這一小段時間,拿破侖就被送到了聖赫勒拿島上,從而使成千上萬人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有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幾乎可以成為很多人的格言警句,那就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永遠都不會有時間去做。
化公為私的非洲協會想派旅行家利亞德到非洲去,人們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出發。他回答說:“明天早上。”當有人問約翰·傑維斯(即後來著名的溫莎公爵),他的船什麼時候可以加入戰鬥,他回答說:“現在。”科林·坎貝爾被任命為駐印軍隊的總指揮,在被問及什麼時候可以派部隊出發時,他毫不遲疑地說:“明天。”
與其費盡心思地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務千方百計地拖到明天,還不如用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而任務拖得越後就越難以完成,做事的態度就越是勉強。在心情愉快或熱情高漲時可以完成的工作,被推遲幾天或幾個星期後,就會變成苦不堪言的負擔。在收到信件時沒有馬上回複,以後再揀起來回信就不那麼容易了。許多大公司都有這樣的製度:所有信件都必須當天回複。
當機立斷常常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無趣。拖延則通常意味著逃避,其結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種一樣,如果沒有在適當的季節行動,以後就沒有合適的時機了。無論夏天有多長,也無法使春天被耽擱的事情得以完成。某顆星的運轉即使僅僅晚了一秒,它也會使整個宇宙陷入混亂,後果不可收拾。
“沒有任何時刻像現在這樣重要,”愛爾蘭女作家瑪麗·埃奇沃斯說,“不僅如此,沒有現在這一刻,任何時間都不會存在。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現在這一刻發揮著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趁著熱情高昂的時候采取果斷的行動,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實現這些願望的機遇了。所有的希望都會消磨,都會淹沒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忙碌中,或者會在懶散消沉中流逝。”
拖延會毀掉最寶貴的機遇,而當機立斷卻能把機遇化為巨大的財富,如果你不想最終一事無成,那麼就要時刻提醒自己:行動,馬上行動!
立即主動抓住機會
機會是成功的跳板。聰明的人不是讓“好心人”送來機會,而是主動抓住機會,從機會中打撈自己想要的“黃金”。
提起卡西歐(CASIO),中國的許多消費者恐怕都知道它是日本一家大電子公司的產品牌號,卡西歐正是被日本人稱為計算機之王的中尾四兄弟所創辦的計算機公司的產品。
計算機有限公司創業之初是一個隻有十幾名員工、50萬日元資金的小型企業。中尾四兄弟抱著“開發即經營”的思想,從1947年決定研究電子計算機,曆經失敗的磨難,到1955年才終於完成了“直列程式核對回路”計算機的設計。1956年中尾計算機有限公司才正式宣告成立,1957年12月舉行了“卡西歐14-3型”計算機的發表會,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件產品。不久,“卡西歐14-A型”以它的獨特的表示方式,較快的演算速度,簡單合理的操作程序、自動累計功能等特點,贏得了顧客,中尾四兄弟的創業之路從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4-A型”誕生後,他們又先後開發出“14-B型”和“301型”計算機投放市場,取得了比較好的經營效果。這時中尾公司遇到了最強勁有力的競爭對手——聲寶公司。1964年由聲寶公司推出的台式電子計算機,一鳴驚人,震驚世界,產品極為暢銷,所向無敵,中尾公司的銷售額急劇下降,庫存日益增多。恰在這時,他與他的總代理內由洋行在如何改進銷售上發生分歧,導致最後的分道揚鑣。
麵對種種困難,中尾四兄弟沒有屈服、氣餒,他們在尋找對付聲寶的秘密武器。最後,他們選擇了繼續開發新產品,並積蓄自己的力量,以此來對付聲寶的競爭思路。他們專門成立了電子技術研究部,1965年“卡西歐8l型”、“卡西歐電晶體計算機001型”先後問世,通過試銷,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試銷的成功,增強了中尾公司上下的信心,鼓足了與聲寶公司較量的勇氣。
中尾公司始終沒有放鬆新產品的開發。1964年7月,他們按照國際商用規格開發新產品“卡西歐101型”計算機,使他們悄悄地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而後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在英國、法國、意大利、西德、瑞士、澳大利亞成立了經銷處。在瑞士專門成立了中尾公司駐歐洲辦事處,世界上有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卡西歐計算機。
誰笑在最後誰就是勝利者,經過十餘年的激烈競爭,到1975年,中尾公司以高質量、低價格為手段,打敗了日本的數十家計算機公司。然而,市場經濟時而風平浪靜,時而波濤洶湧。1977年,第二次競爭浪潮再次席卷中尾公司,營業額和利潤呈直線下降趨勢。中尾兄弟沒有改變自己的競爭思路,隨即開發出“迷你卡門”微型計算機,並以物美價廉取勝,短短三個月就售出30萬台。中尾公司在競爭中又占有了優勢地位。但他們並沒有停止,不斷開發出新產品銷往各大洲,到1984年,中尾公司已擁有員工2500多人,資金達1000多億日元,年銷售額近2000億日元,真正成為世界電子企業的“巨人”。
隻要提到手機市場,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想到摩托羅拉,保羅·高爾文就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創始人和締造者。成功後的高爾文,常有人向他討教成功的秘訣,每當這時,高爾文就總會講起自己小時候賣爆米花的故事。高爾文出生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戶平民家庭。10歲那年,高爾文在一個名叫哈佛的小鎮上念書。
哈佛鎮當時是個鐵路交叉點,火車一般都要停留在這兒加煤加水,於是,許多孩子便趁機到火車上賣爆米花,一個個獲利頗豐。
高爾文感到在車站賣爆米花是個不錯的買賣,於是,上課之餘,他也加入了賣爆米花的行列。為了爭奪顧客,孩子們常常會爆發一些“戰事”。但每當“戰火”燒到高爾文身邊時,他總是能很快與對方和解,他常常告誡對方:“我們這樣搞下去,誰也做不成生意了。”除了到火車上叫賣,高爾文還想了許多辦法來增加銷量。他搞了一個爆米花攤床,用車推到火車站或馬路上叫賣。還往爆米花裏摻入奶油和鹽,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1910年,哈佛鎮下了場大雪,幾列滿載乘客的火車被大雪封在了這裏。高爾文就趕製了許多三明治拿到車上去賣。三明治做得並不太好,但饑餓的乘客們仍搶著購買。高爾文沒有趁機敲竹杠。事後,高爾文一算賬,驚喜地發現,公平的獲利仍讓他發了一筆小財。
夏天到來後,高爾文又搞了一種新產品,他設計了一個半圓形的箱子,用吊帶挎在肩上,在箱子中部的小空間裏放上半加侖冰淇淋,箱邊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後拿到火車上去賣。這種新鮮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歡迎,生意非常火爆。
在火車上做買賣很快成了一個大熱門,不但鎮上的孩子們紛紛加入競爭行列,而且鐵路沿線其他村鎮的孩子也紛紛效仿。高爾文隱隱感到這種混亂局麵不會維持太久,便在賺了一筆錢後果斷退出了競爭。不出所料,不久之後,車站就貼出通告,禁止一切人進入車站和火車上做買賣。
賣爆米花的經曆,培養了保羅·高爾文對市場動態敏銳的把握能力,也成了他日後經營生涯中賴以製勝的法寶。在以後的歲月中,每當某些產品或銷售進行不下去時,高爾文就會向他的同事們講述這個“賣爆米花的故事”。
機遇既要抓牢,也要懂得適時放棄
抓牢與放棄有時也並不矛盾,比如發現機遇就要馬上抓牢,但如果一段時間後,這個機遇已無法提供給你更多的價值,那麼就要適時放棄,空出“手”來,再去捕捉更好的機遇。
機遇其實是無處不在的,關鍵看你有沒有敢於冒險的精神和勇敢的魄力,墨守成規,守株待兔隻能使你與機遇失之交臂。
在德國的一家報紙上有這樣一則廣告:“有一輛寶馬車,八成新,需要賣一馬克。”凡是看到這則消息的人都在暗笑,怎麼會有這種事,絕對是商家的圈套。但偏偏有一位青年,按照廣告上邊的地址,找到了售車的主人。
女主人笑道:“你肯定是美國人,而不是德國人。”小夥子很是奇怪,心想:“她怎麼會知道我是美國人?”女主人接著說:“德國人太刻板,嚴謹,而美國人則喜歡追求刺激,富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
原來,這位女主人的丈夫在遺囑中說,財產分配時要給他情人一輛寶馬跑車,八成新。於是乎,女主人出於嫉恨就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將寶馬車變成現金送給那位“第三者”。
因此,這位敢於嚐試的小夥子,用一元錢便買到了一輛寶馬車。
“抓住”暗示你追求目標時抓住每一次機遇,永不放棄。不過,“輕輕放手”這一麵,卻暗示你不應該抓得太久,當時機一到,應該放棄時就放手,而且要放得無比優雅。
我們撫養小孩都想在他們年輕時牢牢抓住他們,辛勤工作去保護他們,讓他們嚐試各種經曆,護衛他們的安全及榮譽,竭盡所能讓他們朝最佳的目標前進。可是,有時候你需要“放手”,給他們自由,默默退到一旁,讓他們去過自己的生活。但放手不表示不再愛他。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在各式各樣的競爭中,你不懂得放手則很難有更好的機遇。有時候境況會變遷。改變是不可避免的。或許我們贏了也可能輸了這場比賽。或許這場遊戲我們玩太久了,或許這個行業超越了我們,也可能是我們超越了以前的興趣,這便是該放手的時候了。如果我們做得優雅,保持平衡,我們或許可以得到新的機遇,從經驗中成長。就像鬆開一個握緊的拳頭,我們會感到自在而有活力。
機遇相當,就看你如何把握
俗語道:時間就是金錢,而實踐證明,機會也是金錢。機會把握得越快、越準,賺錢的機會就越多。誰能對得到的信息反應得最為敏捷,並迅速采取行動,誰就可能成為贏家。
美國《婦女家庭》雜誌的編輯愛德華·包克,從小就沉浸在一種想法中:他立誌有一天要創辦一種雜誌。
由於他樹立了這個明確的目標,所以特別留心每個機會。
有一回,他看見一個人打開一包紙煙時,從中抽出一張紙條,隨即把它扔了。包克拾起這張紙條,見那上麵印著一個著名女演員的照片,下麵有一行字,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
包克把照片翻過來,發現它的背麵竟然是空白的。
包克立即感到這是個機會。
他推斷:如果把印有照片的紙片充分利用起來,在它的背麵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傳,價值就可大大提高。
於是,他走到印刷這種紙煙附件的平板畫公司,向經理說明了他的想法。
這位經理立即說道:“如果你給我寫100位美國名人小傳,每篇100字,我將每篇付給你10美元。請你給我送來一些名人的名單,包括總統、將帥、演員、作家等等。”
這就是包克最早的寫作任務。他寫小傳的需要量與日俱增,以至他得請人幫忙。於是他聘請了他的弟弟,付給他每篇5美元的稿費。不久,包克又請了5名新聞記者幫忙。就這樣,包克成了著名的編輯!一個偶然的機會,有時就是這樣,促使一個人的願望成為現實。
機會看來很巧,甚至有點神奇,這不過是它千姿百態的偽裝和偶然性所施放的煙霧,然而並不是虛幻莫測,不可思議的,一旦揭開它的神秘外衣,就不難發現,任何機會的出現,總是有原因、有條件的。
首先應該肯定,機會是長期奮鬥的結果,並不是憑空無緣無故產生的,也不是像有的人說的“碰運氣”得來的。
機會的表現形式是偶然的、意外的,這是我們應該承認的客觀事實。但是,如果我們隻看到它的偶然性,那還隻是表麵的、片麵的認識,因為任何偶然性的背後無不隱藏著必然性、規律性的東西。
必然性一定要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因而機會也就是表現必然性的一種形式。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碰到各式各樣的偶然性的機會,但是,假如沒有平時對知識的積累、辛勤持久的思索,那麼,機會即使降臨了,也無從知曉,知曉了也不會捕捉利用,所以,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性的機會上。
如果把人的命運比作一個圓弧軌跡,那麼偶然性(意外性)的機會就是這個圓弧的外切點;這個圓弧擴得越大,它的外切點就越多。
所以一個人的智能視野越大,碰到的偶然的機會就越多,利用偶然的機會進行創造發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人們熟悉的英國著名科學家麥克斯韋,他的數學才能也是被偶然發現的。
一次是在幼年時期,他的父親叫他靜物寫生,他麵對插滿金菊的花瓶,畫下來的卻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菊花畫成大大小小的圓圈,葉子是奇奇怪怪的三角形。
他父母由此發現他對數學的興趣,特別高興,從小就教他文學和數學,為他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另一次是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霍普金斯在一個極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他。
有一天,這位教授到圖書館去借一本高深的數學專著。這本書一般人是讀不懂的,豈料,書竟被一個不知名的學生麥克斯韋借走了。
霍普金斯立刻找到麥克斯韋,通過了解,發現他是一個人才,於是將他招收為自己的研究生,為他後來成為經典電磁理論的創始人開辟了通路。
機會可以誘發出人們“潛在”的才能。在人們的生活中,一個人的知識和才能是很難被別人完全發現或承認的,有時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但是由於偶然的機會,很可能把某些潛在的才能發掘出來。
例如,蘇聯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一個偶然發現的天才》一文中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次在排練一場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怎麼辦呢?
斯坦尼隻好把在劇團負責服裝、布景一類雜活的姐姐叫來擔任這個角色。
排練時,斯坦尼時而表現出對他姐姐的不滿和煩躁,時而突然停止排練,並大聲說:“現在正在排練的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不能把角色的感情變成自己的感情,整台戲就不能往下排了!”
這時,全場寂然,受了委屈的姐姐突然抬起頭來,將拘謹、羞怯一掃而光,出人意料的成功了。
斯坦尼自豪地說,就這樣偶然地發現了一個新的大藝術家。
“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這句話雖然略嫌誇張,但卻再一次向我們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思想是行動的開端,敢於想象的人才有機會獲得成功。下篇做“好。”
找到最好的做事途徑才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