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內經》四季養生(16)(2 / 2)

人的性生活,作為一種生命活動,一種自然界中的現象,當然不能例外。那麼究竟如何根據季節的變化,對性生活進行不同的調節呢?

嚴冬降臨、冰封雪飄、陽氣潛藏、萬物潛匿。這種季節應節製性生活。如果恣情縱欲,勢必導致體內的精氣過多地外泄,機體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引發各種疾病,而且會失去明春的良好開端。如《內經》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包涵了嚴冬節製房事的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冬季性生活的調諧,是四季調諧的關鍵,切不要等閑視之。

在這裏順便提一下,在養生、季節和性生活三者之間的關係中,如果某個季節性調節失當,不僅有損於該季節相應的髒器——春應肝,夏應心,秋應肺,冬應腎;而且還會牽連其他髒器,並且給下一個季節的機體健康帶來各種不利的影響。這一點,每一個欲求養生之道的人,尤當知曉。

五、冬季房事過頻如何進補

(一)以睡補神

在興奮和歡愉中一定要注意休息,當發現身體有疲勞的征兆時,不妨學會忙裏偷閑,適當休息,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為補神的最佳方法之一。

(二)以食補氣

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雞、魚、肉、蛋可以彌補勞累對氣血的耗損;維生素E能調節人的性腺功能,微量元素鋅是夫妻生活的調節劑,多食綠色蔬菜、動物肝腦、植物油、青豆等食物可以補充它們的不足。

(三)以藥補精

新婚燕爾,房事過頻,往往會導致新郎暫時性的腎精虧損,出現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遺精、早泄等症狀。一般說來,在婚前一個月可適當服用一些六味地黃丸、補腎強精片;婚後蜜月期可服人參養榮丸。此外,枸杞燉豬腰湯、海參燉黑芝麻湯等食品也是良好的食療補腎方。

冬季飲食養生

冬天滋補,使人體與“冬藏”之氣相適應,符合冬藏時令。冬藏是為了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萬物複蘇、生機蓬勃提供充沛的物質基礎。人體與自然界相應,也呈現陽氣不足(相對不足)、精血內藏、生理功能趨於潛藏沉靜的狀態。冬氣又內應於腎,《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藏精,冬天尤應固攝於內,以備春天生命活動亢奮之需。精,是生命的基礎,是人體的根本,是維持生命活動和正常代謝必不可少的物質,也是髒腑組織器官功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基礎。冬天不攝養精血,既損傷腎的生理功能,又不能滿足春天生理功能活躍的物質需要。因此,古今醫家、養生家,都把保精、養精、藏精放在首位。精藏於腎,腎通於冬氣,養精多擇於冬時,故冬令滋補更有重要的意義。

一、飲食滋補

1.飲食譜廣,營養豐富

“冬令進補,春天打虎”。冬令滋補是為了使機體能攝取足夠的養料和熱量,以更好地抵禦寒冷。維護人體的陰氣,養精蓄銳,成為來年春季防病的物質基礎。偏於陽虛的人,食補以羊肉、狗肉為主。羊肉,含蛋白質,脂肪,鉀、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1、B2等,能補陽養血,陽虛體質尤宜。海參、魚翅也是很好的冬令補品。海參含21%蛋白質,還有膠質、鈣質、碘質,入口極易消化,尤其適合體弱兒童和老人食用,故稱之為“童叟補劑”。魚翅含83%蛋白質,還有磷、鈣、碘及少量脂肪,營養價值極高,但不易消化,老人腸胃虛弱和病後均不宜服食,同時也不可多服久服。還有紅棗、桂圓等物也是很好的冬令補品,因為這些食物有溫補強壯的作用,但陽虛內熱之人慎服。偏於陰血不足的人,食補應以鴨肉、魚肉為主。此外,鱉、龜、木耳等適宜陰虛者進補。冬季進補有益食品,還要注意辨證施補,慎防妄補。飲食不宜吃得過飽,以少吃多餐為佳,避免傷及脾胃。飲食譜要廣,不能偏嗜偏食,有葷有素才能滿足人體多種營養需求。《素問·藏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還要注意烹調時候的五味調和。五味即酸、苦、甘、辛、鹹。五味調和,能夠滋養五髒六腑、氣血精骨,從而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