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散熱,心髒出血量要增加50%~70%,從而使血液流向在高溫條件下比平時多3~5倍血流量的皮下血管網中,這會使腦供血與胃腸供血不足,從而出現頭昏、腹脹、食欲不振等現象。因而,夏季應把心髒視為重點保護對象。
具體保健法如下:
一、練養心功
我國古代養生大家曆來注重心的保健,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心髒保健方法。下麵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對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頗有療效的養心功法。
具體功法如下:
①雙手攥拳
身體端坐,兩臂自然放於兩股之間,調勻呼吸。然後兩手握拳,用力緊握。吸氣時放鬆,呼氣時緊握,可連續做6次。這種方法具有調節氣血的作用,隨呼吸而用力,對於調氣息及血液循環有好處。用力握拳時可以起到按摩掌心勞宮穴的作用,具有養心的功效。
②上舉托物
端坐如前,以左手按於右腕上,兩手同時舉過頭頂,調勻呼吸。呼氣時,雙手用力上舉,如托重物,吸氣時放鬆,如此做10~15次。左右手交換,以右手按於左腕,再做一遍,動作如前。這節動作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活動上肢肌肉關節。
③手足爭力
端坐如前,雙手十指交叉相握,右腿屈膝,踏於兩手掌中,手腳稍稍用力相爭,然後放鬆,換左腿,交替做6次。可寬胸理氣,活血祛邪。
④閉目吞津
端坐,兩臂自然下垂,置於股上,雙目微閉,調勻呼吸,口微閉,如此靜坐片刻,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連吞3次,再叩齒10~15次。閉目吞津能養心安神,健脾固齒。
⑤練六字訣裏的“嗬字功”
這種方法自成體係,可與前麵所說的方法一起練習,也可以單獨練習。
預備功:頭頂如懸,雙目凝神,舌舐上齶,沉肩垂肘,含胸拔背,鬆腰坐胯,雙膝微屈,雙腳分開,周身放鬆,大腦入靜。順其自然,千萬注意不要太用力。
念“嗬”字治心病:念“嗬”字時,兩臂隨吸氣抬起,呼氣時兩臂由胸前向下按,隨手勢之導引直入心經,沿心經運行,使中指與小指間都有熱脹之感。念“嗬”字之口型為口半張,腮用力,舌抵下齶,舌邊頂齒。連作六次。本功法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症,有一定療效。
二、防止惡劣情緒
如果長期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憂鬱,恐懼悲傷,驚恐激昂,注意力高度集中,經常處於應激狀態,就易誘發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黃帝內經》有“喜傷心”的說法。現代醫學認為,情緒波動,使大腦皮層的抑製和興奮過程發生紊亂,會使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平時不要經常大笑,以免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增高,全身血管收縮,也會誘發高血壓、腦出血、心絞痛、心肌梗塞,嚴重心律失常或發生猝死,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諸如新婚猝死。
因而平素一定要防止情緒大起大落,應寬容大度,性格開朗、樂觀,安神定態。這樣有利於休養心髒,預防疾病發生。
三、避免藥物危害
許多藥物及化學品可損害心肌,甚至有些治療心髒病的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誘發或加重了心髒病。最常用的青黴素可使菜些過敏性體質發生過敏性休克。
如治療血吸蟲病的銻劑,治療阿米巴痢疾的依米丁,治療瘧疾的奎寧等,對心肌有直接損害。
治療砷、金中毒的二硫基丙醇,治療有機磷中毒的阿托品類藥物,抗心絞痛藥硝酸甘油等可引起竇性心動過速,治療心絞痛與心動過速的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氨酰心安等,抗心律失常有異搏停、心律平等,可引起心動過緩。
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氨茶堿等也會導致心律失常。所以在使用藥物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醫囑服用。
四、重視生活環境
如果長期居住在陰暗潮濕的環境,或居住擁擠,起居無節,或在冬春季節氣候無常時,常發生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造成咽炎、扁桃體炎等,會導致風在氣候寒冷多變時,常加重或誘發一些周圍血管病,如雷諾氏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手足發紺症等。
長期在高溫下工作,機體新陳代謝增加,心髒負擔加重,容易患心髒病。
長期在高原居住,血氧飽和度降低,組織供氧不足,紅細胞增高,缺氧引起肺血管痙攣,肺動脈高壓,右心擴大、衰竭或心律失常,導致慢性肺心病。
五、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內經》說:“心之合脈也,……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又說,“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告誡了飲食不可過鹹,否則會給心髒帶來不利影響。養心飲食保健的基本要求是:提倡清淡飲食,不宜太鹹、太甜,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一般食鹽量每天在10克左右為宜。蛋白質的攝入量,以每天每公斤體重1~1.2克為宜,占供熱量的15%。若每天每公斤體重少於0.7克,可發生營養不良性水腫、貧血及貧血性心髒病。
每種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這些物質都可以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維生素C與維生素B6可降低血液膽固醇,對血管有營養和修補作用。維生素E及蘑菇中的微量元素硒是良好的抗氧化劑,可加速過氧化物的分解,預防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