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內經》五髒養生(7)(2 / 3)

(4)摩喉

這種方法可以利咽喉,間接養肺,具有化痰的功效。方法是上身端直,坐立都可以,仰頭把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搓,直至胸部。雙手交替按搓20次為一遍。可連續做2~3遍。注意按搓時,拇指與其它四指分開,虎口對準咽喉部,自頦下向下按搓,可適當用力。

(5)按天突

就是用手拇指按壓天突穴10~15次,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6)除了以上5種成套功法外,也可以常練“六字訣”裏的“咽”字功。

在“六字訣”呼吸法中,有“秋咽定知金肺潤”之說。秋季,練“咽”字功可以養肺,並治肺髒諸病。

具體方法是:擇空氣清新的地方,坐、立都可以,調勻呼吸後,兩唇緩緩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對,舌尖微出,由齒縫向外發音。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領氣上升,兩臂循肺經的道路由中位提起,向左右展開,如鳥之張翼,自己感覺到大氣行於脈絡中,就像小蟲的爬行,由腹而胸,由“肺係”橫行出來,向下,沿上臂內側,行於肘窩,漸入於寸口、魚際穴中,直到拇指內側尖端之少商穴內。呼氣盡而氣到指尖。當呼氣盡時,即閉口用鼻吸氣,橫膈膜受到外氣之逼迫下降,則小腹因之隆起,休息片刻,自然呼吸一次,再念“咽”字。口型及兩臂之功作如上次,連續6次為一遍。

(7)宜練吐音導引法裏的“肺髒病功”

所謂吐音導引法是專對某一髒腑發生病變後,運用吐音、意念、姿勢等進行導引,直接作用了患病髒腑,進行攻伐補瀉的方法。其方法簡便易行,而且效果非常好。

具體功法如下。

正坐法: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踏實地,上身正直。散盤法:又分自然坐法(兩腿自然交叉盤坐),和將左足跟輕輕地貼在“會陰穴”,右足跟貼在左足“衝陽穴”兩種坐法。手平胸附在“膻中穴”,雙目垂簾。運用意識與吐納導引:吸氣時默念“商”音,呼氣時念“喝”音,體會音符波動,意守病灶或全肺。收功導引:練功後還原姿勢,用兩拳反捶背脊的第三、四、五椎,左右交互反捶,同時叩齒各3~5次,可去肺髒胸膻中的疾病,對肺結核、肺氣腫、支氣管炎、哮喘等有一定療效。

魄所居之的肝髒保健

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

——《素問·六節髒象論》

肝是罷極之本,為魄所居之處,其榮華表現在爪甲,其充養的組織在筋,可以生養血氣,其味酸,其色蒼青,為陽中之少陽,與春氣相通。

肝主疏泄,肝藏血,肝髒調暢全身氣機,是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又是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重要器官,故亦被稱為重要的“生命器官”。現代醫學認為,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和腺體,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樞紐。還有解毒和調節水與激素平衡的作用。

養肝一個最重要的時期是春季。春季,萬物萌生,生機勃勃。人的新陳代謝也日趨旺盛,血液循環,營養供給都相應增加,肝髒是貯藏和調節血量的髒器,所以,春季是肝髒機能活動旺盛的季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春應在肝”的道理。因此,春天的養生原則就是要注意肝髒的保養,如果肝髒機能正常,就可以適應春季的變化而健康無病;反之,肝髒機能失常,適應不了春季的氣候變化,就會出現由於肝髒失調而引起的一些病症,如頭暈、頭痛、高血壓、胸肋脹滿、情緒急躁、疲勞倦怠、肝區疼痛、不想吃飯等等。

一、肝髒病自我檢查

肝髒是負責身體代謝的中心器官,具有很強的代償能力。肝髒有50萬~100萬個肝小葉,每一個肝小葉約有50萬個肝細胞,平時大約隻有l/5發揮功用,其餘4/5作為非常時期下的後備力量。因此,即使有4/5的肝髒組織遭到破壞,其他1/5沒有破壞的情況下,仍可進行正常運作。事實上動手術切除4/5的肝髒,也能維持生命。所以有時候肝髒發生損害後也不會產生明顯的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是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了。那麼患者如何自己進行肝病方麵的自測,以便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及時就診治療呢?一般地說,出現下列幾方麵情形尤其是有好幾種症狀同時出現,經過營養或休養後,症狀依然沒有消除,便可懷疑是患有肝髒病的可能,要及時進行診治。

(1)無明顯誘因而突然感到神疲力乏、精神倦怠、兩膝酸軟等或全身倦怠感日趨嚴重。

(2)食欲不振,有惡心感覺。

(3)持續性低熱,或並發惡寒。

(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5)酒量突然減少。

(6)臉色晦暗失去光澤。

(7)鞏膜、皮膚發黃,或覺搔癢。

(8)小便黃如濃茶色。

(9)便秘,便色灰白。

(10)有上腹部悶痛。

(11)掌表麵,特別是大、小魚際部分和指端掌麵的皮膚充血性發紅;全身皮膚尤其是前胸位置出現蜘蛛痣(表麵可見散發性的四周有腳(紅絲)的紅點,用一帶尖的物體輕輕按壓紅點中心時,四周的紅絲可消失,停止按壓後紅絲又複出)。

(12)右側頸部靜脈怒張或腹壁上青筋暴露明顯。

(13)皮膚黑斑增加。

(14)四肢麻痹,口臭。

(15)下肢明顯水腫,甚至全身浮腫,小便短小又排除腎髒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