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內經》五髒養生(9)(2 / 3)

(2)對人群進行廣泛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種,有效地控製乙型肝炎表麵抗原的攜帶狀態,杜絕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必須的條件,也是控製丁型肝炎發生的切實可行的辦法。但對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聯合感染者無效。

(3)防止乙型病毒攜帶者與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聯合感染者之間任何方式的密切接觸,切斷丁型肝炎的傳播逢徑。也可防止丁型肝炎的發生。

6.怎樣預防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經糞或口途徑傳播的消化道傳染病。由於戊型肝炎患者在潛伏期時即有傳染性,這樣就難以做到早發現及早隔離;加之目前尚無特異性免疫製劑可供預防。因此戊型肝炎的預防同其它消化道傳染病一樣,應采取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的綜合性預防措施。

具體辦法可參考甲型肝炎的預防。

關於戊型肝炎的被動免疫預防,目前有人用戊型肝炎人恢複期血清製備免疫球蛋白注射,可否具有預防效果,目前也無定論。

由於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克隆已獲成功,這將為疫苗預防提供了基礎,可望戊型肝炎疫苗能夠早日問世,以便采取主動免疫方法預防戊型肝炎。

7.怎樣預防乙型病毒肝炎

由於血液、唾液及精液等均是乙型病毒肝炎的傳染途徑,因此乙型肝炎遠比甲型肝炎還難預防。

首先必須注意的問題就是輸血,根據統計,過去因接受輸血而感染乙型病毒肝炎的人數相當多,但是現在情況已見改善,因為現在捐血的人必須先經過HBs抗原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則不能捐血,這種限製使得因輸血而感染乙型病毒肝炎的機率大幅下降。

至於因輸血而引起的非甲非乙型病毒肝炎或尚未發現的第三、第四病毒肝炎,由於未獲定論,所以現在仍然先法預防。

除了輸血外,血液感染的主要途徑尚有剃須刀及牙刷的任意借用,因為破損的皮膚及口腔均是病毒侵入的管道,稍有不慎就會遭到感染。

其次要小心的就是唾液感染,最顯著的感染方式就是接吻。

“如此說來,即使是情侶、夫妻之間也不可任意接吻嘍?”不錯,這種說法完全正確,尤其是帶有病的人,更應避免與他人接吻。

另外,與人同抽一根香煙也是唾液感染的常見方式,隻要煙嘴附著些微帶有病毒的唾液,那麼這根香煙就會成為感染的來源,所以同抽一根香煙也是十分危險的行為。

除了接吻,與人同抽一根香煙之外,諸如杯子、調羹、筷子等等的交換使用,也是相當危險的唾液感染途徑,最好能夠避免。

最後要談到的就是精液(性交)所引起的感染。

論及性交引起的傳染疾病,一般人均會聯想到梅毒、淋病或是AIDS,其中尤以AIDS最令人心驚膽跳,事實上,乙型病毒肝炎也是一種易由性交感染的可怕疾病。

因性交而引起的乙型病毒肝炎病例正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在於社會風氣的開放以及出國觀光的人數增多,尤其是男人,每到國外觀光之時多半喜歡尋花問柳,所以帶回來的病例不在少數。

患肝炎的病人對飲食有兩個誤區:一是追求高營養,攝入過多的糖和蛋白質,會加重肝髒的負擔,有可能會誘發肝炎後脂肪肝;還有的則怕營養,認為有營養的食物會生濕熱,一點油膩的食物也不敢吃,這樣也不好,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脂肪過低則不能滿足病人機體的需要,還會造成肝髒營養不良,一樣對人體有影響。對肝病患者發病早期宜給易消化、適合患者口味的清淡飲食,但應注意含有適量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並補充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等。疾病後期,食欲好轉後,應給予較多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適量脂肪的飲食,不強調高糖低脂飲食。

甲型肝炎預後良好,大多數患者於3個月內恢複健康。戊型肝炎病死率一般為1%~2%,最高達12%。妊娠後期合並戊型肝炎病死率為10%~20%,最高達39%。

8.什麼是慢性肝炎

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麵抗原(HBsAg)攜帶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現肝炎症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者可以診斷為慢性肝炎。發病日期不明或雖無肝炎病史,但影像學、腹腔鏡或肝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符合慢性肝炎改變,或根據症狀、體征、化驗綜合分析亦可作出相應診斷。

(1)輕度(相當於原慢性遷延性肝炎或輕型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情較輕,症狀不明顯或雖有症狀、體征,但生化指標僅1~2項輕度異常者。

(2)中度(相當於原中型慢性活動性肝炎):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於輕度和重度之間者。

(3)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症狀,如乏力、納差、腹脹、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麵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腫大而排除其他原因且無門脈高壓征者。實驗室檢查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或穀草轉氨酶(AsT)反複或持續升高,白蛋白減低或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除前述條件外,凡白蛋白≤32克/升(g/L),膽紅素大於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為60%~40%,膽堿酯酶(CHE)<2500單位/升(U/L),4項檢測中有一項達上述程度者即可診斷為重度慢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