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內經》五髒養生(9)(3 / 3)

(4)中醫治療:中醫辨證論治可按濕熱中阻、肝鬱脾虛、瘀血阻絡、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等治療。

如何預防慢性肝炎有以下幾點:

(1)及時治療急性肝炎,防止轉為肝炎慢性病變:及時治愈急性肝炎,避免由急性肝炎演變為慢性肝炎。

(2)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狀態:慢性肝炎由於病程較長,加上社會中有部分人對此存有一定偏見,因此患者的心理活動比較複雜,對本病康複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慢性肝炎患者要戰勝疾病首先要戰勝自己。

①樹立信心,戰勝恐懼心理:肝炎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由於目前對乙肝病毒尚無徹底清除的有效方法,社會部分存在“恐乙肝”現象,加上有些媒體廣告的不負責宣傳,使患者容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害怕病情加重,發展為不治之症,害怕對家人造成傳染,害怕對社會造成危害等等,這種心理會影響到對本病的治療。

②樂觀向上,克服抑鬱、焦慮心理:青年患者或事業有成,或剛剛工作,由於病程的拖延,使信念和意誌受到打擊和挫傷,無法擺正自己的位置,有自卑感,很易出現焦慮,煩躁情緒,對疾病的康複不利,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相信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類總有戰勝肝炎病毒的一天。

③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生活規律: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生活規律能提高治療效果,因為急躁、焦慮、緊張心理可使血中兒茶酚胺濃度升高,引起血壓升高、胃腸痙攣。而心情憂鬱、顧慮重重會並發神經衰弱,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膜炎甚至肝昏迷等。因此,病人可選擇適當的文娛活動,如聽音樂、看雜誌、養花、散步、練太極拳等等。

(3)注意休息:患慢性肝炎的病人切忌劇烈的運動,運動量過大,體力大量消耗,肝髒負荷明顯增加,可以使肝功能受到損害,不利於疾病的恢複。所以要注意合理的休息和適量的活動。適當活動可增加胃腸蠕動,利於消化吸收。而適當的活動,合理的休息,可減少體力消耗,降低肝髒負荷,防止肝功能受損和促進肝細胞恢複。

(4)合適的飲食調理:肝炎患者對蛋白質分解代謝加強,合成代謝則減弱。若攝入蛋白質不足,可引起血漿蛋白下降,尤其是白蛋白的下降可引起水腫。如果化驗檢查無血氮增高,每日每千克體質應供給蛋白質2~3克;如果血氮增高,則應限製蛋白質的攝入量,以防肝昏迷的發生。

10.怎樣預防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在肝壞死前,常有一些征兆。若黃疸加深(皮膚鞏膜由桔黃色變金黃色,尿色變深黃菜油色。大便顏色變淺或灰白色)並發熱,與大量肝細胞壞死有關。

(1)預防出血

有出血先兆者,若血壓下降,說明有活動性出血;如嘔吐物中帶血或呈咖啡色,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如大便發黑,無光澤,量少質硬,為少量出血;呈柏油狀稀薄量多,則是消化道大出血。當病人出現頭暈、乏力、脈細,表示出血量在400毫升以上,應當每30分鍾測血壓、脈搏一次。如果收縮壓低於10.6千帕且脈壓變小,提示出血量在1500毫升以上。應及時采取措施控製出血。

血壓升高,劇烈頭痛,眼壓高,視力模糊,提示腦水腫肝性腦病發生,應立即給予脫水劑。

若病人發燒,血象持續升高,應考慮感染存在,要高度警惕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膽道、腹膜、腸道、泌尿道等感染,可考慮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

(2)預防肝昏迷

肝壞死可由於肝循環障礙,促進肝細胞壞死和影響肝細胞再生或血氨的升高等而導致肝昏迷,這是重症肝炎最主要的直接死亡原因。

在進入肝昏迷前患者有一個波動性的意識障礙、性格改變、行為異常期。此期患者表現的時間不一,大多數患者先有逐漸加重的睡眠障礙,表現為夜間興奮、多夢,白天萎靡、嗜睡;有的患者精神抑鬱,表情淡漠,對問話答非所問或不回答,拒絕治療;有的患者平時少言,突然變得多語。患者興奮和抑鬱常交替出現,常被誤認為是鬧情緒或病情好轉;有的患者在病房內來回走動,出現尿失禁或隨地大小便;有的似精神病患者,語無倫次,有的記憶力減退,健忘,反應遲鈍,不會做簡單的數學運算,書寫能力喪失;有的表現肌無力,手發抖,持物不穩,端碗不平。對患者的這些異常表現可視為肝昏迷的早期症象,多在近日內進入肝昏迷,應立即采取綜合性搶救措施,控製病情發展。

(3)預防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