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理想篇(2)(2 / 3)

成功的真諦是你做了別人不能做到的,跟在別人身後拾到的成功隻是一點點成績,標誌著你有點作為,真正的成功卻需要自己去開創出來。名言

真理是生活,你不應當從你的頭腦裏去尋找。

——羅曼·羅蘭

被我們貶為愚蠢的行為,雖然不是普通社會中一種富有活力的品質;但卻是自然界所喜愛的一種用來保持行為穩定的觀點堅定的源泉。

——沃爾特·白哲特

名人軼事

美國第三屆總統托馬斯·傑斐遜,他自始至終把自己看做是平民中的一員。在擔任總統時,每天下午,他都要獨自騎馬到華盛頓郊區去訪查,與人們進行廣泛接觸。

一天,傑斐遜碰到一個康涅狄格州人。此人見傑斐遜騎著高頭大馬,衣著平常,以為他是一個馬販子,便與他聊了起來。說著說著,扯到了新上任的總統。對方說:“傑斐遜花錢大手大腳。他的每個指頭都戴著戒指。如果把他的衣服賣了,換回來的錢可買回一個種植園外加兩隻手表。”

傑斐遜聽了哈哈大笑:“總統平時穿的衣服還沒有你漂亮哩!如果你不相信,我陪你去見見他。”

當他倆騎馬來到白宮門前時,仆人趕忙向傑斐遜打招呼:

“總統先生!”

那個同行的人一下驚得目瞪口呆。

名言

縱然我們可以藉他人的知識而增進見聞,但是,智慧者須倚靠自己的智慧,倒是必然的事。

——蒙田

智慧的藝術就是懂得該寬容什麼的藝術。

——威廉·詹姆斯

名人軼事

貝多芬逝世後,恰魯比尼成為了歐洲新的音樂巨子。

有一次,一位時髦派音樂家帶來了一套樂譜見他,偽稱那樂曲是大音樂家曼哈所寫。但恰魯比尼仔細審視一遍後,斷然說道:“這絕不是曼哈寫的,實在是太壞了!”

那位來訪者又說:“那麼,如果告訴你這是我寫的,你會相信嗎?”

恰魯比尼笑笑說道:“不可能,你還不能寫得這樣好呢!”

名言

一個人的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並且以真理為地軸而轉動,那這人的生活可真是地上的天堂了。

——培根

懷疑論者斷言自己一無所知——即使在足以駁倒他們的觀點麵前也如此;同時卻又以為他們的知識比周圍整個世界都更豐富。

——托馬斯·布朗

無知就是無知,誰也沒有權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東西。

——弗洛伊德

名人軼事

蕭伯納有一次穿了鄉下人服裝到某旅館,被一群紳士淑女在大廳裏看到了,他們想戲弄一下他。蕭伯納對他們說:“女士們,先生們,請允許我祝願你們愉快和健康。在這前進的時代裏,難道你們不可以變得更有教養、更聰明些嗎?你們僅從我的衣著看我,不免看錯了人,因為同樣的原因,我還以為你們是紳士淑女,看來,我們都錯了。”

名言

才能是長期努力的報酬。

——福樓拜

所謂天才,不過是最大的毅力而已。

——布豐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

——華羅庚

名人軼事

華羅庚從小就喜歡數學這門學問。念中學時,他做數學題喜歡自己探索多種解題方法,這樣,他的作業本上寫了又塗,塗了又寫,一道題當好幾道題做。但是由於家庭經濟困難,他初中畢業就輟學去經營了一家小雜貨鋪。

他18歲那年不幸得了傷寒,雖然他逃出了死神的魔掌,但左腿從此僵硬彎曲,不能伸直,走路要拄拐杖。然而他身殘誌堅,仍然廢寢忘食地埋頭鑽研數學。

終於,他的一篇論文被任熊慶教授看重,就把他調到清華大學,但他的學曆隻有初中畢業,隻好在清華做起收發文件、管理圖書的雜活。他白天認真工作,其餘時間,別人去休息、娛樂,他卻埋頭在一大摞一大摞的數學書刊裏,猛攻數學堡壘。隻用一年半的時間就學完了大學數學專業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英語和法語。正是在他自己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毅力之下,華羅庚取得了輝煌的成功。國際數學界曾以他的姓,把一條數學定律命名為“華氏定律”。

名言

一個人最大的弱點,是自以為最聰明。

——牛頓

一個聰明人的問題之中已包含著一半答案。

——所羅門·伊本·加比洛爾

名人軼事

林肯非常討厭那些前來白宮嘮嘮叨叨、要求一官半職的人。一天,林肯身體不適,但有一個家夥賴在林肯身邊,準備坐下來死纏。正好,這時總統的醫生走進房裏,林肯一麵向醫生使眼色暗示,一麵向他伸出雙手,問道:“醫生,我手上的斑點到底是什麼東西,我全身都有。我看它們是會傳染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