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
人們在自覺的、有目的的生產勞動與社會活動的基礎上,也逐漸獲得了從事自覺的、有目的的審美的活動,即從事審美創造與發展的能力。
——波斯彼洛夫
每一個有良好願望的人的責任,就是要盡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裏做堅定的努力,使純粹人性的教義,成為一種有生命的力量。如果他們在這方麵,作了一番忠誠的努力,而沒有被他同時代的人踐踏在腳下,那麼,他可以認為他自己和他個人處的社會都是幸福的了。
——愛因斯坦
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樣。
——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社會,隻有當他把真理公之於眾時,才會強而有力。
——左拉
文盲現象是最不可容忍的社會病症之一,是最可恥的,或者說得正確些,最使人不快的一種社會現象。
——加裏寧
社會就是書,事實就是教材。
——盧梭
美德與過惡,道德上的善與惡,都是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行為;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時代,為公益作出最大犧牲的人,都是人們稱為最道德的人。
——伏爾泰
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現。好的品性不僅是社會的良心,而且是國家的原動力;因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統治。
——史邁爾
良心是守護個人為自我保存所啟發的社會秩序的保護神。
——毛姆
集體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氣的社會環境,是最有利於培訓好的社會公民的。
——培根
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蘇格拉底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愛因斯坦
品行是一種很複雜的成果,不僅是意識的成果,而且也是知識、力量、習慣、技能、適應、健康以及最重要的社會經驗的成果。
——馬卡連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裏的第一種特權。
——拉法格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
——池田大作名言的解讀與啟示
名言
人類喜歡陪伴,哪怕陪伴他的僅僅是一支小小的正在燃燒的蠟燭。
——利希滕伯格
社會偏見屢見不鮮,它長得如此碩壯,即使是它的受害者也很快就把它看做理所當然的事情。
——馬塞爾·埃梅
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韋伯斯特
名人軼事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的標準像是美國著名畫家斯圖亞特早年畫的,這幅畫像幾乎掛在美國的千家萬戶。斯圖亞特一生中畫過許許多多華盛頓的肖像,其中最令他滿意的是在一塊畫布上隻畫了華盛頓的一個頭部的作品。有人挑剔地指出為什麼不畫全衣服。斯圖亞特回答道:“人的價值不在衣著上。”
真是精辟。
名言
囊空如洗的正直之士注定會忍饑挨餓。
——佚名
金錢總讓人開懷大笑。
——約翰·塞爾登
有些人希望靠財富被人尊重,但它隻會更加暴露他們的空虛和愚蠢。
——佚名
名人軼事
世界名著《神曲》的作者、偉大的意大利詩人但丁被恩格斯尊為“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處於新舊時代交替時期的但丁並不超然,他被深深地卷入政治鬥爭中,曾在他的保護人坎·格朗德的宮廷裏住過一段時間,不過他們的關係也並不真正融洽。宮廷裏還有另外一位官員,狂妄無知,卻獲得了大量的金錢。
一天,這位官員對但丁說:“這到底是為什麼?像我這樣無知愚笨,卻這麼得寵而富有,而你學識淵博,聰明非凡,卻窮得像乞丐。”但丁回答說:“原因很簡單:你找到了一位與你類似的君主。要是我也找到一位像我這樣的君主時,就會和你一樣富有了。”
名言
不管人的努力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有善良的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歌德
那些自以為不需要他人的人會變得不通情理。
——沃維納爾
名人軼事
1971年,周恩來會見來華比賽的美國乒乓球隊。隊員科恩是個有名的嬉皮士,他向周總理請教道:“我很想知道周總理怎樣看待今天美國青年中的嬉皮士?”
周恩來專注地傾聽著科恩的提問,坦誠地說:“首先,我對此了解的並不多,所以,我隻能談一些並不深入的意見。今天,世界上的青年對現狀不滿,正在尋找真理。在他們的思想發生變化的過程中,並在這種變化形成之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物,這些變化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形式都不能稱為是最後的。在尋求真理的時候,人總是要經曆各種各樣的事情,這也是被允許的。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曾嚐試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因此,我們是理解青年人想法的人。”
周恩來又對科恩說:“比如說長發吧,我也曾見過留長發的日本青年。不過,他們和你大概不屬於同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