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2章 棘闈(2 / 2)

在轅門外,就是一個麵積很大的廣場了,在廣場兩側,也各有一個高大壯麗的五楹牌坊,一個牌坊朝西一麵寫著“騰蛟”,朝東一麵寫著“明經取士”,另外一個牌坊朝東一麵寫著“起鳳”,朝西一麵寫著“為國求才”。

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就在兩個牌坊之間的廣場集合。各省的提督學政也都來了,他們將代表著各省舉人,前往掣簽,以便決定進入貢院的順序。

要知道全國一共四五千名舉人,各省的舉人進入貢院大門之後,還要搜身,搜完身之後,才能進入號間,這中間的過程都是要消耗時間的。

就算每一個舉人搜身隻需幾分鍾,四五千舉人加在一起,那就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時間段了。現在可還是天寒地凍的時節,在貢院外麵枯站著,挨著凍,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受得了的。那省的舉人如果能夠搶先一步進入貢院,無疑可以多休息一會兒,少受點凍。

提學大人隋文昌站在貢院門外,他的隨員高挑著一個燈籠,燈籠上寫著“豫州”兩字,這是告訴豫州籍的舉人到他這裏來集合。

等到豫州籍舉人集合完畢的時候,隋文昌麵沉似水,不苟言笑,戟指著貢院外的那由荊棘堆積成的內外兩道牆,說道:“看到沒有?那就是貢院有名的兩道棘牆了,禮闈也就是春闈,之所以還有一個別稱,叫做棘闈,就是因為這兩道棘牆的緣故。

科舉自前朝始,到如今已經四千餘年了,各位先輩為了能夠公平取士,想了很多的方法,這棘牆就是其中之一。本官知道在禮闈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舉人心存僥幸,弄些夾帶在身。意圖蒙混過關。

本官身為豫州行省的提督學政,在這裏,要提醒一下各位,身正心正才是做人為官的根本。如果你們連‘公平’二字都不能體味,就算是當了官,也不是個好官。

人在做,天在看。今年禮闈的總監官乃是禦林軍胡大將軍,他為人剛正不安,不畏權貴,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蒙混過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該怎麼辦,就不用本官再說了吧?”

隋文昌說這番話的意思,豫州籍的舉人們都非常明白,就是讓他們當中搞了夾帶的人在進入貢院之前,把夾帶丟掉。免得進了貢院後,讓禦林軍搜出來,不光自己丟人現眼,就連他隋文昌都麵上無光。

還沒等舉人們做出決斷,一名隨員走了過來,“大人,掣簽官請你過去抽簽。”

“本官這就過去。”隋文昌又看了看聚攏在燈籠下的二百多名豫州籍舉人,“各位好好思量一下吧。”

秦之初沒有準備任何的夾帶,一方麵他明白這裏麵的嚴重性,另外一方麵,他也沒有打小抄的習慣。他從童生一路走到現在,全都是憑的自己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