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4章 春困秋乏(1 / 2)

所謂號房,也就是一個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的狹小空間罷了。與其說它是一個讓人考試的地方,還不如說是一個囚禁人的牢籠。在禮闈進行的九天時間裏,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這裏,哪怕是著了火,有被活活燒死的危險,那也是不準離開的。

在前朝,貢院就發生過多起火災,大部分都是因為考生夜裏不小心碰倒了蠟燭,因為處理不及時而引發火災。最慘的一次,活活燒死了數十名舉人。到了大周王朝初創時,太祖皇帝專門撥款對貢院進行了修繕,改原來的木質結構為磚石結構,最大限度地避免火災的發生和蔓延。

秦之初一邊打掃著號房,一邊朝著兩邊張望,他進來的算是比較早的,前後兩邊的號房都還沒有人,跟他同時進入貢院的豫州籍舉人早就被打散了,分到了其他的考巷。

他還沒有打掃完號房,前後兩邊的號房就迎來了它們的主人,前麵那個號房是個三十多的男子,星目朗眉,十分的瀟灑。後麵那個號房的主人竟然是個胡人,雖說穿著大周朝的儒衫,卻無論如何也藏不住他的高鼻梁和褐色的眼球。

大周王朝境內有一部分胡人定居,在境外也有一些屬國,這些胡人以及來自屬國的臣民也以參加大周王朝的科舉為榮,一旦能夠金榜題名,對他們來講,同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在貢院之內,特別是在東西文場中,所有的舉人考生都是不準交頭接耳的,禦林軍士兵就在不遠處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誰要是敢說話,馬上以作弊論處,施以鞭刑,枷首示眾,革除功名,跟搜出夾帶的舉人一模一樣的處理方式。

兩位鄰居都衝著秦之初友善地點了點頭,便把考箱放到各自的號房,也抓緊時間打掃了起來。三人打掃完之後,時間還早,貢院外還有不少舉人沒有入場,秦之初便坐在號房裏,盤腿打坐起來,他的兩位鄰居一個閉目養神,一個興奮地東張西望,要不是忌憚外麵的禦林軍士兵,說不定他早就竄出去了。

負責監視這條考巷的禦林軍士兵頗感興趣地看著秦之初他們幾個,他還是頭一次見到有考生竟然在這時候學和尚道士打坐。

臨近中午的時候,貢院的人拎著籮筐,沿著考巷叫賣起來,兜售饅頭、米飯什麼的,比外麵貴了好幾倍。你不買就得餓著,一天兩天還沒關係,一連九天不吃飯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貢院做的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很是肥了一批官吏。

秦之初賣了半株蛇涎草,換回來五千兩銀子,在吃喝上麵可不願虧待自己,他買了一份熱騰騰的飯菜吃了起來。那位胡人舉人比秦之初還闊氣,要了一個豬肘子,一隻燒雞,一碗米飯,捧著豬肘子就啃了起來。那位三十多歲的男子僅僅要了兩個饅頭,連十幾文錢一份的燉白菜都沒要。

午飯後,所有的舉人全都進入到了貢院之中,明遠樓上傳來低沉的鍾聲,東西文場之間,青石板鋪就的通道上,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一隊盔明甲亮的禦林軍士兵護送著發卷官給所有的舉人考生發放禮闈第一場的試卷。

試卷裝在一個紙筒子裏麵,外有蠟封,還貼有禮部的封條。封條或者蠟封有破損,不但舉人可以要求更換試卷,總監官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